科学发展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身边的科学发展观
市教育局教研室胡国杰
先来回顾一下,三十年前,文革十年,教育百废待兴,小平同志当时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教育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在小学、中学办重点学校,小平当时视察北京景山学校,提出“三个面向”,当时各行各业缺的是高层次人才,重点中小学、重点大学在前二十年培养人才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现在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在一些发达省市面临普及,高等教育经过几年扩招,毕业生面临着难以就业的严峻局面,此时,教育的发展自然进入了由外延向内涵发展的层次,均衡教育的提出正是“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工作中的体现,由“发展是硬道理”办重点中小学、重点大学到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均衡发展,这正是我们办教育的人在近三十年中经历的,也是我工作近三十年来所经历的。

中央在此时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发展,是高瞻远瞩、目光长远的。

在教育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正以高于、快于教育的发展速度在发展。

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了不协调发展的表现,特别是教育事业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上个世纪中叶提出2000年教育经费占GDP4%,实际上只有2.45%,教育内部发展也不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质量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期望。

我们在学习《邓小平文选》时,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小平理论,
小平关于教育的三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一是小平同志在85年全教会上指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

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

”说明邓小平同志当时已意识和看到了忽视教育、不重视教育的现象。

二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平就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

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这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又一次对各级领导提出的要求,当时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在此背景下颁布,教育遇到了发展的最好时期。

国家成立了教育委员会,李鹏副总理兼教委主任。

三是小平同志在看到一些地方领导仍然对教育的基础性认识不足,没有看到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部分,着急了,再一次发出了“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经济发展速度发展好教育。

”这正是现在我们学习的“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

小平还说过“我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

”我们不难看出,德高望重、深谋远虑的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对教育、对发展的认识、思考非常深远。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三次工业化后进国家对先进国家的成功超越,也都是通过从抓教育超前和加速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功的超越英国,美国一战后将欧洲人才、世界人才,如犹太科技人才、人文人才尽收囊中,二战中原子弹、导弹、战略轰炸机、航母无一不是世界人才对美国的贡献。

二战后,日本大力发展教育,甚至将战争赔偿未付的部分全部投放到教育上(一战后中国清朝给日本的战争赔款也全投入教育),历史教材上有当时财政大臣问总理伊藤博文,赔款如何投资,伊讲:全给教育。

日本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源、企业文化上来后,经济上日本在二战后成功超越美国。

第三个超越是以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西欧的超越,也是重视教育投入、重视人力资本积累的结果。

四小龙的教育投入最高达GDP总量的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但也有人说“教育是中国最大的失败”,教育投入有其特殊性,教育投资回收周期长,成效一般要十五年以上时间才可以逐渐呈现,大众教育的成功与失败会慢慢扩散到社会上去,因此教育是“公共商品”,(如投资示范高中,学生考到一本,回铜建设的不多)私有资本、企业对教育这一“公共商品”热情不高,只有政府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国民教育责任,而现行的政治体制政府领导任期制,对教育在十五年后才看到效益,经费投入永远是财政预算紧张就不难理解,对全国普遍地无视教师法中“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的平均水平”许多做法也就知道为什么了。

如果说国家穷,财政没钱办教育,九十年代报道,陈希同的一栋楼里厕所都要镶黄金,九十年代,记者报道国
内每年公款吃喝一千亿元,现在可能更多。

不知道一千亿可建多少“希望学校”,所以说财政没钱办教育,恐怕政府官员自己都不信,因为他们最清楚钱花到哪里去了。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违背科学发展,不重视教育带来的后果,就拿目前众多失业的工人兄弟,(我们的亲戚朋友中也有)下岗是由于企业倒闭,然而这些人中许多人自身缺乏知识和技能,使得他们不仅最先下岗,同时又是最难就业的一批人,他们自小缺乏基础教育,在小学、中学没学到什么,由于没上什么学、下放等,在就业期间,社会又没有提供继续教育和更新知识的机会,如今下岗后,面临生计困难,更无法拿出钱来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如电脑知识),所以他们是基础教育短缺,教育发展滞后的受害者,而他们当年可是工人老大哥,是领导阶级,现在变成了弱势群体。

再谈一下身边的教育。

我市的教育由于历届政府的重视,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些还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如由于局领导的努力,教师工资在全省第一个,目前还是唯一一个发了生活补贴的市,此举真正体现了铜都精神由“敢为人先”的精神,这是铜陵教育发展史可以大书特书的一笔。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要以学生、教师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直接受益的是学生、家长,间接受益的是社会。

铜陵的均衡教育也是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体现,均衡教育由原来的低层次正向高层次、高目标迈进,如城乡教育统筹兼顾,“文化育人特色立校”向内涵发展无一不是实践着科学发展观。

第三,谈一下自己所从事的教研工作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

教育科研是教研室每年工作的重要部分。

十年前,教育科研在我市属起步阶段,教师中很少人搞教育科研课题,当时,教研室重点放在培植教科研基础,培养课题研究骨干,采用的是全面动员、多方培训,有申请的基本都立项,是普及阶段。

现在全市立项省市级课题有近五百多项,结题的已有一百多项,而且有些课题成果在省里评了一等奖,市里也开展了首届成果评比,在这种教科研已普及、骨干已形成的基础上,课题研究的质量、课题的实用性、成果的推广应用性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所以,目前,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着手开展解决教师教学实际问题的“小课题研究”,推广“个人课题研究”,重点是注重课题研究的质量,让教科研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增加内动力。

再如,课改培训研修。

02年刚启动课改时,我们为了推进课改,教学上讲目标的三维、讲以学生为本,教学上强调双边互动、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一度时间课堂上很热闹,教师积极性很高,高中课改启动后,我们反思课改以来的得失,强调抓课堂有效教学,讲究单位时间教学效率,推进优质教学,抓习题作业的高质量,尽力减轻学生低效重复做题负担。

最近,我们在发动各校教研组长总结新课程校本教研经验,准备先征文,五月份召开新课程校本教研教师论坛,让老师们交流教研组文化的创建,利用校本教研促教师成长,促教学水平提高。

我们发现,校本教研搞得好的如三中语文教研组,优秀教师的成长已成链状带动,前期陈绍兰、周陶富两位特级教师,现在的王屹宇、杨春生、陈先德、钱军等,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华东地区
教学上都有名气的老师辈出,组长杨春生在总结时就讲到了教研文化催生了人才的成长,对外交流、与江浙沪、沿江四市轮流举办教学论坛,加速了教师的成长。

市三中地理组方平、汪根平、褚军、何书文的成长也成链状;市十中英语组李琳、唐玉珍、李爱军、商丽等优秀教师的成长也是十中英语组教研文化催生的果实,十中英语组组内比学赶帮,同时在学校支持下,走出铜陵,走向世界,开阔眼界,一批批英语教师可持续发展,也形成了链状,后继有人。

关于教研员的自身培养,我们也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继去年吴福雷下乡任教一年后,本学期,我们在全省地市教研系统率先、目前也是唯一落实了教研员兼课制度,让脱离课堂五年以上的教研员下乡任教、下校任教,到边远高中兼一个班课,有的不止一个班,熟悉教材,熟悉学生,熟悉新课程,从兼课教研员反映看,都认为此举将促进教研员业务快速发展,为教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劲。

义务教育阶段课改,铜陵走在全省前列,为铜陵教育争了光,高中课改是全省一盘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稳步进行,在高考方案明朗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教研模式,促进高中课改的全面协调发展,并且经县教体局同意,将铜陵县三所高中的课改教研、中心备课组活动纳入市内统筹进行。

又如,教育质量监控,前几年我们在这项工作上做了一些监控、问卷、访谈活动,但仍属于低层次的分数管理,现在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从分数管理向达标度管理过渡,期末考试命题以课程标
准要求为目标,在非毕业班主要考查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状况。

通过计算机软件、统计学生每学期发展状况,在毕业班利用初一考试和中考、中考和高考成绩换算成标准分后,比较各校学生阶段性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最后,就教育发展中不协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象谈点教育上的两难之处:
新课程出发点是减轻学生负担,如设置选修课课程,但实际上从各层次调研看,学生负担没有减少,新课程没有解决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关键问题,升学问题、就业问题,而学生学业负担的增加表面看是教育问题,深层次看是社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造成的。

学生为什么要争着考一中、三中,是为了考一个好的大学,为什么要考一本,考名牌,是为了好就业,而就业难主要不是教育问题,是社会提供的岗位少,是自主创业难,创业环境不够好造成的。

如果就业竞争还是这样激烈,即使高考只考一门课,学生负担也照样重,因为那一门课的考题必将既深又广,因为要选拔。

我们的教育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双休日不补课,而实际情况是将学生的休息日小学交给了良莠不齐的社会上各种培训班,中学交给了鱼龙混杂的家教市场。

我们教育为了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不准购买教辅资料,实际上家长掏钱在个体书摊上购买各种高价劣质资料,反而是既增加了经济负担,又浪费了学生时间增加了学生负担。

我们为了减轻学生记和背的负担,中考史地开卷,而学生不再记
历史事件和年代,分不清五大洲四大洋,到高中再学历史政治时再补课,反而增加了高中炒生饭。

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防止体育课程被挤占,省教育厅下决心恢复了中考体育加试,而实际情况是一部分初中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初一、初二甚至初三上学期体育课仍有被挤占现象,初三体育考试前再猛补体育课,有的学校考前每周体育加一节,下午第四节课都给体育,平时熬夜身体已很疲惫的学生下午还要在操场上超负荷长跑,这是一种摧残身体行为,违背以人为本理念的恶劣现象。

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继续学习必备的实验技能,实际情况是部分学校目光短浅,加上理化生老师惰性,理化生学生实验平时不做,专等教育局实验考试题公布后,集中时间专门练习公布的18个理化生实验,应试痕迹特别明显。

面对这些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一下子还很难禁止,只有靠疏导做工作,大多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通病,有些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解决,有些是体制机制问题,要漫长时间才能解决。

面对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我们也不是无所作为,比如在即将召开的校本教研教师论坛上,我们倡议各校都在精选作业上做文章。

学习负担重,一是升学竞争激烈造成的负担,另一种是教师布置作业多,无效、低效、重复作业负担。

校本教研可以做一件事:减负增效校本作业法。

一个教研组如果几个人将一个学期教材上的章节练习分一下任务,每位教师都就一个章节精选书上的、资料上的必做习题,然后组内老师在一起讨论补充,最后复印发给每位教师共享,学
生不必买许多资料,老师尽可能多占有资料,这样既减轻了老师备课找题的工作量,又使学生所做的题不重复,是精选出来的高质量的习题、试题,每个学科都这样做,学生的时间负担就能减轻很多。

校长要抓这件事,如果学生做的题都是经过精选高质量不重复的,就能节省学生很多有限的时间,对学生对教师都功德无量。

推广减负增效校本作业法,去年和市十二中杨校长谈后,市十二中正在实践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如果能推广这种减负增效校本作业法,也将是这次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联系在学校教育上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