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竖向增设一些钢筋作为基础顶面钢筋的支承筋,保证每层钢筋的标高,以免钢筋 网的变形太大。
⑤在绑扎承台网钢筋时,将墩身的钢筋预埋,预埋时注意接头错开,预埋件的位置 采用型钢定位架定位,确保预埋位置,经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7)冷却管及测温元件的安装 当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须设置冷却水管以降低水化热。并根据设计要求布 置测温元件 冷却管采用钢管焊接,接头采用钢接头,拐角处采用弯头。先将钢管按冷却管安装 图下料及攻丝并运至现场,钢筋绑扎完毕后,按设计位置安装,接头处先涂上油漆再拧 紧,可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堵管及通水过程中漏水。安装完毕后,进行试通水,
从砼覆盖冷却管开始抽水循环冷却,以后根据测温结果调节通水量。 (8)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 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仔细检查钢筋、模板、支架、预埋件的紧固程度保护层垫块 的位置、数量。 钢筋的布筋、立模验收合格后,进行浇筑混凝土。控制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在浇筑 过程中,每30cm一层,逐层浇筑一次性完成承台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第一层采用 从中间到四周浇筑的顺序,第二层往上采用从四周向中间浇筑的顺序。在每层混凝土浇 筑过程中,随混凝土的灌入及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为防止混凝土在水化、凝 结过程中,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致使表面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完后,及时收浆,立 即进行养护。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方式宜插入式振 捣器垂直振捣,其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 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 50~100mm。振动棒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不得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钢筋施加振动,与 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 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防止过振漏振。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泌水,应 及时排除。浇筑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9)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h内必须覆盖和洒水,直至规定养护时间。操作时不得使混 凝土受到污染和损伤。混凝土养护用水可以使用拌和水。不得用海水。 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 大于20℃。 新浇筑的混凝土与地表流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直到混凝土达 到50%以上的设计强度为止,并不得小于7 d。
基坑回填
图3-1 明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B、无支挡基坑坑壁开挖形式的选择:有垂直坑壁、斜坡和阶梯形坑壁、变坡度坑壁
几种。基坑坑壁坡度应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况确定,可参照表3-1进
行施工。
表 3-1:基坑坑壁坡度
坑壁土类
坡顶无荷载
坑壁坡度 坑顶缘有静载
坡顶无荷载
砂类土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砂类土
1∶1
边坡上有明显出水点处应设置导管排水。 ④岩石基坑开挖,必要时可以进行松动爆破结合人工开挖,但要严格控制爆破深度 和用药量,防止过量爆破引起边坡和持力层松动或超挖。 ⑤基坑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期暴 露、扰动或浸泡,并应及时检查基坑尺寸、高程、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后,应立即进 行基础施工。排水困难或具有水下开挖基坑设备,可用水下挖基方法,但应保持基坑中 的原有水位高程。 ⑥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基坑周围地层位移、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和附近建筑物的沉降 的观测,对比分析设计与现场的差异,及时修正围护设计。合理安排下一步施工工序, 确保施工和围护的安全。观测点的位置设置在坑顶周边、坡脚、坑壁中部围护结构等。 (3)基坑排水 ①集水坑排水 基坑开挖中,水流较弱,地下水位不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集水坑排水。在坑底基 础范围之外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人集水坑内,排出坑外。集水 坑宜设在上游,尺寸视渗水的情况而定。排水设备的能力宜大于总渗水量的1.5~2.0倍。 ②井点降水 井点降水法适用于粉、细砂、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 的土质基坑,在无砂的粘质土中不宜使用。井点类别的选择,宜按照土壤的渗透系数、 要求降低水位深度以及工程特点而定,见表3-2。 井管的成孔可根据土质分别用射水成孔、冲击钻机、旋转钻机及水压钻探机成孔。
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编制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明确施工要点和关键部位卡控重点,对参加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 岗。
(2)外业技术准备 ①利用控制测量网通过全站仪或经纬仪定出基础的中心位置 ,以桥梁的线路中心 线为基准,放出桥梁墩台的纵横向中线。并设置控制桩与护桩。最后按测量结果划定基 坑开挖边线,确定基坑开挖范围。 ②收集施工地点外部地理环境,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 支护方案和防、排水措施。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准备好材料、劳力及机具。 2、工艺流程 明挖基础施工工艺如图 3-1 所示 3、施工工艺 (1)基坑开挖 ①基坑可采用垂直开挖、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他加固的开挖方法。基坑坑壁坡 度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影响,或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或放坡开挖工程量大,应根据 设计要求进行支护。设计无要求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支护方案。在有地面水 淹没的基坑,可修筑围堰、改河、改沟、筑坝排开地面水后再开挖基坑。 ②不支护加固基坑开挖: A、基坑尺寸应满足施工要求。当基坑为渗水的土质基底,坑底尺寸应根据排水要
喷射完成后,检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强度,其值均不得小于设计要求,锚杆的平 均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最小拔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混凝土喷射表面应平顺,钢筋 和锚杆不外露。
喷射或锚杆喷射加固基坑坑壁,按设计要求,逐层开挖、逐层加固。对于浅孔或中 孔锚杆,成孔后及时安插锚杆并注浆,注浆至孔口溢浆,并在初凝前补注两次。每层注 浆完成并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下层开挖。
1
求(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管网等)和基础模板设计所需基坑大小而定。一般基底应 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0.5~1.0m。当不设模板时,可按基础底的尺寸开挖基坑。
测设基坑平面位置、标高
排水
基坑开挖
基坑防护
基底处理
地质确认
绑扎钢筋
模板安装
混凝土拌制、输送
混凝土浇注
制作混凝土试件
与墩台身接缝处理
混凝土养护
求和基底的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打桩方法。如基坑渗水量不大,开挖深度在5m以内可
采用简便的单桩打入法。
插打顺序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自上游分两头插向下游合龙。
钢板桩挡板受力过大时,加设临时支撑。支撑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拉锚和支撑
式中的任何一种形式,以加固档板。
B、喷射及锚杆加固
当基坑受条件的限制,开挖深度大,只能垂直或大坡度开挖,在地基土质较好、渗
4
井点降水曲线至少应深于基底设计标高0.5m。井点的布置应随基坑形状与大小、土质、 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等要求而定。
井点类别
表3-2 各种井点法的适用范围
土壤渗透 降低水位 系数(m/d) 深度(m)
井点类别
土壤渗透 降低水位 系数(m/d) 深度(m)
一级轻型井点法 0.1~80
3~6
电渗井点法
②在绑扎钢筋前,先进行基础的平面位置放样,在垫层混凝土面上标出每根底层钢 筋的平面位置,准确安放钢筋。钢筋绑扎时,在钢筋的交叉点处,用扎丝交错扎结(呈 八字形)。安装钢筋时要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不得变更保护 层的厚度。基础钢筋网置于基础底面上,保护层、钢筋间距满足设计要求。
③钢筋与模板之间用水泥砂浆垫块支垫,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垫块 布置要相互错开,呈梅花形布置,且数量不少于4个/m2,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
<0.1
5~6
二级轻型井点法 0.1~80
6~9
管井井点法 20~200
3~5
喷射井点法
0.1~50
8~20
深井泵法
10~80
>15
射流泵井点法
0.1~50
<10
降水过程中做好沉降及边坡位移观测,确保水位降低区域内建筑物的安全。必要时 应采取防护措施。应加强井点降水系统的维护和检修,保证降水效果,确保基坑表面无集 水。
6
检查管路通水正常方进行下一道工序。 设计要求有测温元件的,在钢筋及冷却管安装完毕后安装,安装时将元件安装固定
在设计位置,保证位置准确、固定牢固,将导线沿钢筋引出承台顶面一定高度,用胶布 包裹导线端头,避免弄脏。同时,引出的导线要逐一编号,便于温度监测。
冷却管的布置应能保证各层冷却管能独立通水,且拆模不影响通水;每层要分多根 独立管道,缩短冷却路径,以使砼冷却均匀;能根据测温结果调节各管路通水量。
水量较小的情况下,可用喷射混凝土或锚杆(锚索)挂网喷射混凝土加固基坑坑壁,逐
层开挖,逐层加固。当基坑为不稳定的强风化岩质地基或淤泥质粘土时,可用锚杆挂网
喷射混凝土护坡。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0m的较完整风化基岩,可直接喷射素混凝土。
3
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值。混凝土的回弹率不应大于20%,混凝土 应用机械搅拌和专用机械喷射。喷射前应定距离埋设钢筋,作为喷射厚度的标志。当用 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时,各层锚杆或锚索要求进入稳定层的长度和间距、钢筋的直 径或钢绞线的束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采取简易钢板桩支护,基坑开挖深度不宜大于4m。在渗水量不大的情况下,可用槽
钢正反扣搭,组成挡板。也可采用H型钢、工字钢打入地基一定深度,挖土时加插横板
以挡土。钢板桩入土深度按照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挡板受力情况予以验算。
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开挖深度为5-10m时,宜用锁口钢板桩或锁口钢管桩。
钢板桩的打设:钢锤的重量不小于钢板桩重量的两倍,并设置桩帽。根据基础的要
明挖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二、适用范围 适用公路桥梁明挖基础施工
三、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
③帷幕法排水 帷幕法是在基坑边线外设置一圈隔水幕,用以隔断水源,减少渗流水量,防止流砂、 突涌、管涌、潜蚀等地下水的作用。方法有深层搅拌桩隔水墙、压力注浆、高压喷射注 浆、冻结围幕法等,采用时均应进行具体设计并符合有关规定。 (4)基坑检查 基坑开挖到设计基础底高程后,采用人工清除坑底松土,铲平凸超部分,修正边坡。 并对基底地质情况进行复核,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进行基底检验。 基坑检验合格后,应立即施工基础,尽量缩短暴露时间。 (5)模板施工 ①施工用模板采用2m×1.5m的定型钢模拼装成,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能够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项荷载。采用Φ50钢管作为 模板的横、竖加劲肋肋。模板内侧用预制的同标号混凝土垫块垫于承台钢筋与模板间, 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外侧用型钢或方木与基坑壁撑紧,保证位置准确。在模板四周用Φ 50钢管搭设脚手架,便于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
岩。
C、坑壁有不同土层时,基坑坑壁坡度可分层选用,并酌设平台;当基坑深度大于
5m时,基坑坑壁坡度可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如土的湿度有可能使坑壁不稳定而引起坍
塌时,基坑坑壁坡度应缓于该湿度下的天然坡度。当基坑有地下水时,地下水位以上部
分可以放坡开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若土质易坍塌或水位在基坑底以上较高时,应采
用加固或降地下水位等方法开挖。
D、基坑开挖,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人力或机械开挖,并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开挖
尺寸、位置,并严密注意地质情况变化,随时修正基坑尺寸和开挖坡度。
③支护加固基坑开挖:
A、挡板支护
基坑开挖较深(大于5m),坑壁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影响或放坡受到限制以及放
坡工程量大,可采取档板支护措施。
卵石、砾类土
1∶0.75
卵石、砾类土
1∶0.75
粉质土、粘质土
1∶0.33
粉质土、粘质土
1∶0.33
极软岩
1∶0.25
极软岩
1∶0.25
软质岩
1∶0
软质岩
1∶0
2
硬质岩
1∶0
硬质岩
1∶0
注:1、坑壁土类按照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划分。
2、岩石单轴极限强度<5.5、5.5~30、>30 时,分别定为极软、软质、硬质
5
②模板间的接缝处用双面胶带贴密实,不得产生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 平整光滑,并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模板上的拉杆采用螺纹钢杆并配以垫圈。
③在浇筑混凝土前以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列 各项:
A.模板的高程、位置及截面尺寸。 B.模板、支架、支撑、等结构的可靠程度。 C.预埋件的安装位置和高程。 D.脱模剂涂刷情况。 ④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内是否存在杂物,模板之间是否存在缝隙和孔洞等,否 则应及时清除模板内杂物。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6)钢筋工程 ①钢筋的下料及加工在钢筋加工场进行,然后运至施工场地内。钢筋的品种、规格 与设计图纸相符后进行制作,下料时力求准确. 钢筋在加工前必须调直,表面的铁锈、 浮皮、油污必须清除干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