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社会学学科论之二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依对观察对象控制性强弱或观察提纲的详细程度,可分为结构性观察与非 结构性观察;
• 依是否具有连贯性,可分为连续性观察和非连续观察;
• 依观察地点和组织条件,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等。 观察的一般要求:①养成观察习惯,形成观察的灵敏性;集中精力勤奋、全 面、多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相结合。②制定好观察提纲。观察提纲因只供 观察者使用,应力求简便,只需列出观察内容、起止时间、观察地点和观察 对象即可。为使用方便还可以制成观察表或卡片。③按计划(提纲)实行观 察,作好详细记录,最后整理、分析、概括观察结果,作出结论。
(一)“社会化过程”研究对象观
一些早期的教育社会学家将社会化过程看成教育社 会学的研究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佩恩:“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
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学科。”布朗:“教育 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由此 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
涂尔干虽然未言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个体 社会化的过程,但他却对教育下过如此的定义:“教育 是年长的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 施加的影响。”并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在于 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 (二) 以教育领域为基干分类
学校教育社会学、家庭教育社会学、社会教育社会学三大分支研究 领域,每一领域又可分为若干亚领域。如学校教育社会学又可分为:教师 社会学、学生、课程、教学、学校组织等社会学。
• (三) 以教育的社会性为基干分类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其精髓在于他的明显的“社
会性”。这种社会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受制于社会、形成自身“小社会”、
• 控制组与实验组。
• 类型: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8
访
问
法
• 定义:指调查者通过有目的的谈话以收集
研究资料的方法。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3
个案法
• 定义:将某一个具体的单位作为案例,对 他的若干现象、特征、过程做全面的、深 入的、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摸清楚其来龙 去脉。
• 步骤:一、获取全面详细的资料;二、分 析诊断;三进行治疗。
• 意在个别解剖,而不在解决个别与一般的 关系,不宜推论。
河南师大教科院
二、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
教 育 社 会 学 的 姓 “教” 又 姓 “社”。
姓“教”指的是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必须是教育现象或者教育问 题。防止两种倾向:
(一)泛化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社会学=一般社会学或社 会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如社会化过程说。
(二)窄化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将教育社会学实际上降格为其 分支的研究领域。如社会化过程说、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教 育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后现代、解释学、现象学的背景下,定性研究的兴起:质的研究、 叙事研究、行动研究
英国学者R。金: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没有什么可以说是 教育社会学的最佳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美国学 者特罗:研究方法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有对于某一特定研究课题适 合与否之别。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5
观察法
• 概念: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 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 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 ③导致新的发现。
• 观察的类型:
• 依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7
实
验法
• 概念 :实验是一种在尽可能严密控制的条件下 研究事物发生变化的因果关系的科学方法。一般 来说是用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在实 验过程中,人们引入一个变量——“自变量”, 来看他对另一个变量——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 自变量是指会对一个或更多因变量发生影响的变 量。因变量是指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自变量所引 起而发生变化的变量。
析交互行为的内在结构和意义联系。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8
3、 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
并不是教育社会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只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显 得更加突出,因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本来就存在演绎性模式与解释 性模式的两大人为对立的模式,前者大多运用量化资料与数据来说明 关系与结构,后者则几乎全用案例来展示过程。故定量研究与定性研 究也逐步演化为人为的对立分析手段。
育,”“良好的教育应该奉行怎样的规范与 行动指南。”
新兴的教育社会学主张事实判断,摒弃价值判断,大
力倡导所谓的“社会学精神”。 包括几层含义:1)、就研
究的输入而言,不应确立价值前提或者价值预设。进入研
究对象系统的一切,均是“社会事实”。2)、就研究的“
输出”而言,研究的结果不是作出“好”或者“不好”的
9
一、 分 析 资 料 的 方 法
定量分析:1、定义:是用来分析研究那些能用数字来度量的变 量的,通过对事物量的规定性的测量与分析,来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 2、评价:从量的方面来测度事物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 有人认为任何一们科学,愈是运用精确的测量,这种科学的发展愈迅 速。所以,在一般的研究中应尽可能运用这种方法。但是人文社会科 学与自然科学不同,除了事实的存在之外,还有大量的意义性存在,
作用于社会。三大方面形成了研究的三大领域。日本的新崛通也认为教育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三大类:一是教育的社会特性或“作为社会子系统
的教育。”二是教育的社会规定性或“从社会到教育”,社会的各种因素
对课程与人的形成的影响。三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或“从教育到社会”也
就河是南师教大育教科对院社会的延续、统一与罗鸿发雁展20所06-产4 生影响。
受一以贯之的共享规则支配的产物,而是始终伴随着行为者互相对于对
方行为之意义的解释与界定,社会交互行为过程本质上是行为者的解释
过程。因此演绎性的说明对于社会交互行为无能为力,只有通过“记实
性解释”才能展示社会交互行为的过程,并且导出特点的型式、规则与
类型,其基本途径是原原本本地详细记录交互行为的过程并以此为据剖
罗鸿雁 2006-4
14
典 型法
• 定义:就是在对所研究的对象的全貌有了 一个基本的了解的基础上,根据研究任务 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其中一个 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板
进行周密、系统、深入的调查。
• 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典型
• 充分搜集和占有材料。
• 可以采取参观、、访问、座谈、蹲点等方 式与办法。
• 3、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作为“整体”的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台湾学者林清江认为“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交互关系 的学科。”
大陆厉以贤“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 教育与社会之间基本关系,他们之间的作用与影响和他们之间的一致性 与河南矛师盾大教性科。院”这种基本关系具罗体鸿来雁 说200可6-4以分为四个方面:教育制度与2 社 会制度的关系、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6
问 卷法
• 定义:这是一种经过周密设计而形成的一 套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而收集资料的 一种方法。可以结合结构式的访问而进行, 也可以用邮寄的办法进行。
• 问卷的设计:围绕研究的主题与研究假设; 避免产生歧义。
• 类型:开放式 封闭式
• 优点:突破空间的局限
• 缺点:回收率难以保证
河南师大教科院罗鸿雁20064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并不是教育社会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只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显得更加突出因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本来就存在演绎性模式与解释性模式的两大人为对立的模式前者大多运用量化资料与数据来说明关系与结构后者则几乎全用案例来展示过程
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理论综述
• 研究方法是指搜集 资料、得出结论的 研究方式、技术或 工具它是在任何一 个领域中的行为方 式,用来达到某种 目的的手段的总和。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6
一、 教 育 社 会 学 的 方 法 论 1、 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
传统的教育社会学奉行的是价值判断,
,追问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是良好的教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
(二)“相互关系”研究对象观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 1、 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苏联的著名社会学家费里波夫:“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教育制度与 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问题。”
• 2、 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苏联1984年《应用社会学辞典》:“教育社会学是研究与其他社会 过程具有广泛联系教育过程的规则、规律性和趋势的专门的社会学理论。 它一方面要研究各种社会条件与因素对教育过程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 要研究教育过程对其他社会过程(劳动过程、日常生活过程、交际过程 等)的影响。”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0
二、 收 集 资 料 的 方 法
1、 普查法 2、 抽样法 3、个案法 4、典型法 5、观察法 6、访问法 7、问卷法 8、实验法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1
普查法
• 概念:也叫全面调查法。是要对调查对象 的总体的全部单位逐一不漏进行调查,以 收集某一教育现象在某一时点上全面情况 的资料。
“价值裁决”,而是“是怎样”、“会怎样”的状况结论
。3)、就研究的过程而言,研究人员应该秉承实事求是的
研究态度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7
一、 教 育 社 会 学 的 方 法 论
2、 演绎性的模式还是解释性的模式
演绎性的模式:有一条社会学预设:即任何社会学交互 行为都要受到一定的规则支配。这些规则通过共有符号
• 优点:资料最接近真实的情况,用以分析 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最可靠
• 缺点:耗时、耗人力、物力、财力,一般 为公共机构调查所用,个人少用。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2
抽 样法
• 概念:也叫选样法。就是按一定的方式从被研究的对象的总体中选 取一部分做样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将这一部分调查研究的结 果推论到总体上去,从而得出总的结论。
• 分类:(一)非机率抽样;(二)机率抽样
• 非机率抽样(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
• 机率抽样
• 定义:按照概率原理,采取一定的办法进行抽样。
• 分类:1、简单机率抽样:用抽签、掷骰子等方式完全凭机会率从总 体中取得样本。2、分层机率抽样:先按某种特征和标志把总体的全 部单位划分成一定层次的类别,然后,再按机率原则从每一层次中 抽取一定的单位作为样本。层次分明、同质性强的。3、整群机率抽 样。把整体分成若干个群,以群为单位进行抽样。层次模糊,异质 性强。4、系统机率抽样。把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按顺序依次排列开 来,有规律地分段抽取一部分单位为样本。
姓“社”指的是教育社会学必须具有社会学的意味。他关注的是 教育具有社会学意味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或者说他只研究教育现 象与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3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若干分支的研究领域 分类
• (一) 以社会学范畴为基干分类
如日本战后第二代教育社会学家清水义弘:与社会体制、 社会惯例、社会过程、社会变迁相一致,建立教育体制社会 • 学。、教育惯例社会学、教育过程社会学、教育变迁社会学。
4
第四节:教育社会学方法论及研究方法
一、 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 二、教育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5
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 方法论:是指研究 者认识自然与社会 的方法的理论.包 括作为研究基础与 前设观念的各种假 说和价值观。它决 定研究如何进行、 如何提出假说以及 如何证实和证伪。
,系统而被行为者认识与内化,它在社会系统中被加以制
度化,规定着对行为者的角色期待,因此社会交互行为 具有恒常的结构。为此,应当通过对这种“规则支配关 系”的演绎性说明去揭示社会交互行为的恒常结构。其 基本途径是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与系统的理论探讨。
•解释性模式:有一条完全相反的社会学预设:社会交互行为并不是
这种意义的把握是不能完全通过对数量的测定来把握的。
定性分析:用于对事物相互作用的分析之中。用准确的语词,而不 是运用数字度量的形式来描述现实.研究者常参与到被研究事物的过程 中去,对之进行“设身处地的考察”研究者力求从被研究者的身份, 而不是从局外观察者的身份来了解事物,这叫参与观察。通过这种观 察,以占有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材料,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 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全面分析和综合,从现象中找出规律性 的东西,即事物的本质部分。
• 依是否具有连贯性,可分为连续性观察和非连续观察;
• 依观察地点和组织条件,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等。 观察的一般要求:①养成观察习惯,形成观察的灵敏性;集中精力勤奋、全 面、多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相结合。②制定好观察提纲。观察提纲因只供 观察者使用,应力求简便,只需列出观察内容、起止时间、观察地点和观察 对象即可。为使用方便还可以制成观察表或卡片。③按计划(提纲)实行观 察,作好详细记录,最后整理、分析、概括观察结果,作出结论。
(一)“社会化过程”研究对象观
一些早期的教育社会学家将社会化过程看成教育社 会学的研究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佩恩:“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
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学科。”布朗:“教育 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由此 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
涂尔干虽然未言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个体 社会化的过程,但他却对教育下过如此的定义:“教育 是年长的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 施加的影响。”并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在于 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 (二) 以教育领域为基干分类
学校教育社会学、家庭教育社会学、社会教育社会学三大分支研究 领域,每一领域又可分为若干亚领域。如学校教育社会学又可分为:教师 社会学、学生、课程、教学、学校组织等社会学。
• (三) 以教育的社会性为基干分类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其精髓在于他的明显的“社
会性”。这种社会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受制于社会、形成自身“小社会”、
• 控制组与实验组。
• 类型: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8
访
问
法
• 定义:指调查者通过有目的的谈话以收集
研究资料的方法。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3
个案法
• 定义:将某一个具体的单位作为案例,对 他的若干现象、特征、过程做全面的、深 入的、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摸清楚其来龙 去脉。
• 步骤:一、获取全面详细的资料;二、分 析诊断;三进行治疗。
• 意在个别解剖,而不在解决个别与一般的 关系,不宜推论。
河南师大教科院
二、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
教 育 社 会 学 的 姓 “教” 又 姓 “社”。
姓“教”指的是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必须是教育现象或者教育问 题。防止两种倾向:
(一)泛化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社会学=一般社会学或社 会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如社会化过程说。
(二)窄化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将教育社会学实际上降格为其 分支的研究领域。如社会化过程说、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教 育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后现代、解释学、现象学的背景下,定性研究的兴起:质的研究、 叙事研究、行动研究
英国学者R。金: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没有什么可以说是 教育社会学的最佳方法,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美国学 者特罗:研究方法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有对于某一特定研究课题适 合与否之别。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5
观察法
• 概念: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 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 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 ③导致新的发现。
• 观察的类型:
• 依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7
实
验法
• 概念 :实验是一种在尽可能严密控制的条件下 研究事物发生变化的因果关系的科学方法。一般 来说是用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在实 验过程中,人们引入一个变量——“自变量”, 来看他对另一个变量——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 自变量是指会对一个或更多因变量发生影响的变 量。因变量是指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自变量所引 起而发生变化的变量。
析交互行为的内在结构和意义联系。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8
3、 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
并不是教育社会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只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显 得更加突出,因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本来就存在演绎性模式与解释 性模式的两大人为对立的模式,前者大多运用量化资料与数据来说明 关系与结构,后者则几乎全用案例来展示过程。故定量研究与定性研 究也逐步演化为人为的对立分析手段。
育,”“良好的教育应该奉行怎样的规范与 行动指南。”
新兴的教育社会学主张事实判断,摒弃价值判断,大
力倡导所谓的“社会学精神”。 包括几层含义:1)、就研
究的输入而言,不应确立价值前提或者价值预设。进入研
究对象系统的一切,均是“社会事实”。2)、就研究的“
输出”而言,研究的结果不是作出“好”或者“不好”的
9
一、 分 析 资 料 的 方 法
定量分析:1、定义:是用来分析研究那些能用数字来度量的变 量的,通过对事物量的规定性的测量与分析,来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 2、评价:从量的方面来测度事物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 有人认为任何一们科学,愈是运用精确的测量,这种科学的发展愈迅 速。所以,在一般的研究中应尽可能运用这种方法。但是人文社会科 学与自然科学不同,除了事实的存在之外,还有大量的意义性存在,
作用于社会。三大方面形成了研究的三大领域。日本的新崛通也认为教育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三大类:一是教育的社会特性或“作为社会子系统
的教育。”二是教育的社会规定性或“从社会到教育”,社会的各种因素
对课程与人的形成的影响。三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或“从教育到社会”也
就河是南师教大育教科对院社会的延续、统一与罗鸿发雁展20所06-产4 生影响。
受一以贯之的共享规则支配的产物,而是始终伴随着行为者互相对于对
方行为之意义的解释与界定,社会交互行为过程本质上是行为者的解释
过程。因此演绎性的说明对于社会交互行为无能为力,只有通过“记实
性解释”才能展示社会交互行为的过程,并且导出特点的型式、规则与
类型,其基本途径是原原本本地详细记录交互行为的过程并以此为据剖
罗鸿雁 2006-4
14
典 型法
• 定义:就是在对所研究的对象的全貌有了 一个基本的了解的基础上,根据研究任务 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其中一个 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板
进行周密、系统、深入的调查。
• 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典型
• 充分搜集和占有材料。
• 可以采取参观、、访问、座谈、蹲点等方 式与办法。
• 3、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作为“整体”的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台湾学者林清江认为“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交互关系 的学科。”
大陆厉以贤“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 教育与社会之间基本关系,他们之间的作用与影响和他们之间的一致性 与河南矛师盾大教性科。院”这种基本关系具罗体鸿来雁 说200可6-4以分为四个方面:教育制度与2 社 会制度的关系、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6
问 卷法
• 定义:这是一种经过周密设计而形成的一 套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而收集资料的 一种方法。可以结合结构式的访问而进行, 也可以用邮寄的办法进行。
• 问卷的设计:围绕研究的主题与研究假设; 避免产生歧义。
• 类型:开放式 封闭式
• 优点:突破空间的局限
• 缺点:回收率难以保证
河南师大教科院罗鸿雁20064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并不是教育社会学独有的研究方法只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显得更加突出因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本来就存在演绎性模式与解释性模式的两大人为对立的模式前者大多运用量化资料与数据来说明关系与结构后者则几乎全用案例来展示过程
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理论综述
• 研究方法是指搜集 资料、得出结论的 研究方式、技术或 工具它是在任何一 个领域中的行为方 式,用来达到某种 目的的手段的总和。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6
一、 教 育 社 会 学 的 方 法 论 1、 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
传统的教育社会学奉行的是价值判断,
,追问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是良好的教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
(二)“相互关系”研究对象观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 1、 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苏联的著名社会学家费里波夫:“从广义上来说是研究教育制度与 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问题。”
• 2、 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苏联1984年《应用社会学辞典》:“教育社会学是研究与其他社会 过程具有广泛联系教育过程的规则、规律性和趋势的专门的社会学理论。 它一方面要研究各种社会条件与因素对教育过程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 要研究教育过程对其他社会过程(劳动过程、日常生活过程、交际过程 等)的影响。”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0
二、 收 集 资 料 的 方 法
1、 普查法 2、 抽样法 3、个案法 4、典型法 5、观察法 6、访问法 7、问卷法 8、实验法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1
普查法
• 概念:也叫全面调查法。是要对调查对象 的总体的全部单位逐一不漏进行调查,以 收集某一教育现象在某一时点上全面情况 的资料。
“价值裁决”,而是“是怎样”、“会怎样”的状况结论
。3)、就研究的过程而言,研究人员应该秉承实事求是的
研究态度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7
一、 教 育 社 会 学 的 方 法 论
2、 演绎性的模式还是解释性的模式
演绎性的模式:有一条社会学预设:即任何社会学交互 行为都要受到一定的规则支配。这些规则通过共有符号
• 优点:资料最接近真实的情况,用以分析 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最可靠
• 缺点:耗时、耗人力、物力、财力,一般 为公共机构调查所用,个人少用。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12
抽 样法
• 概念:也叫选样法。就是按一定的方式从被研究的对象的总体中选 取一部分做样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将这一部分调查研究的结 果推论到总体上去,从而得出总的结论。
• 分类:(一)非机率抽样;(二)机率抽样
• 非机率抽样(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
• 机率抽样
• 定义:按照概率原理,采取一定的办法进行抽样。
• 分类:1、简单机率抽样:用抽签、掷骰子等方式完全凭机会率从总 体中取得样本。2、分层机率抽样:先按某种特征和标志把总体的全 部单位划分成一定层次的类别,然后,再按机率原则从每一层次中 抽取一定的单位作为样本。层次分明、同质性强的。3、整群机率抽 样。把整体分成若干个群,以群为单位进行抽样。层次模糊,异质 性强。4、系统机率抽样。把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按顺序依次排列开 来,有规律地分段抽取一部分单位为样本。
姓“社”指的是教育社会学必须具有社会学的意味。他关注的是 教育具有社会学意味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或者说他只研究教育现 象与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3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若干分支的研究领域 分类
• (一) 以社会学范畴为基干分类
如日本战后第二代教育社会学家清水义弘:与社会体制、 社会惯例、社会过程、社会变迁相一致,建立教育体制社会 • 学。、教育惯例社会学、教育过程社会学、教育变迁社会学。
4
第四节:教育社会学方法论及研究方法
一、 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 二、教育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河南师大教科院
罗鸿雁 2006-4
5
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 方法论:是指研究 者认识自然与社会 的方法的理论.包 括作为研究基础与 前设观念的各种假 说和价值观。它决 定研究如何进行、 如何提出假说以及 如何证实和证伪。
,系统而被行为者认识与内化,它在社会系统中被加以制
度化,规定着对行为者的角色期待,因此社会交互行为 具有恒常的结构。为此,应当通过对这种“规则支配关 系”的演绎性说明去揭示社会交互行为的恒常结构。其 基本途径是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与系统的理论探讨。
•解释性模式:有一条完全相反的社会学预设:社会交互行为并不是
这种意义的把握是不能完全通过对数量的测定来把握的。
定性分析:用于对事物相互作用的分析之中。用准确的语词,而不 是运用数字度量的形式来描述现实.研究者常参与到被研究事物的过程 中去,对之进行“设身处地的考察”研究者力求从被研究者的身份, 而不是从局外观察者的身份来了解事物,这叫参与观察。通过这种观 察,以占有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材料,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 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全面分析和综合,从现象中找出规律性 的东西,即事物的本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