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城市规划概论试题-word范文模板 (2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城市规划概论试题
篇一:城市规划概论试题
谈谈你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存在问题的认识,并提出保护措施
(不少于800字)。
从现状分析,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出现许多问题,主要是:1)认识上的问题,人们普遍不能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部分城市的决策者。
2)方法策略上
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在如何协调保护和利用关系的认识上不完善,在
狭隘的地方、部门、小团体甚至个人利益的驱动下,在制订政府策略时本末倒置,导致出现了许多旅游发展过头、历史文化遗产原真性丧失、居民利益受损
等结果。
3)管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职能部门不清。
中
央部门管理和地方政府管理权限重叠,规划局、建委、文管会、房地局之间互
相责权不明,由此产生政出多门、矛盾百出等问题。
4)规划上的问题,主要表
现在传统的保护规划偏重宏观控制,缺乏操作性,缺乏和管理手段的衔接,缺
乏进一步实施的具体技术指导。
5)技术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适合各种
风格和类型的建筑的维护、修复、整治的研究和实践,出现许多画蛇添足、修
旧如新的案例,甚至出现大量假古董。
保护措施:
1)加强教育宣传,提高整个民族的保护意识。
2)加强法制建设,建立严格完整
的法律约束体系,严惩破坏法律的各种行为和个人。
法律条文中对奖惩的规定
要明确,可操作性强。
3)建立多层次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尽可能使各种
保护对象都能纳入保护体系,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监督。
4)加强技术实力,
提高保护规划技术方法,培养高素质的规划人才,加强对保护规划的研究,使
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从而得到有效的技术保证。
5)提高城市管理者对保护的
认识,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使城市管理获得更好的权利保障。
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
选择你所熟悉的城市,试分析其总布局的特点,并结合你对城市规划的理解提
出该城市的规划设想。
(可以从城乡统筹、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城市道路系统、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分析)
徐州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以两汉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和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江苏省三大都市圈的
商贸都会和特大核心城市;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双核心”格局是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的突出特点,主城区的“双核心”形态为:
旧城区———以淮海路和中山路地区为代表的城市旅游商业文化服务中心,新
城区———市级功能转移的接纳地,城市的行政中心、商务中心。
此外,主城
区还设五大组团,分别为:城东新区,主要发展规模工业、轻工业、出口加工业、仓储物流和居住;铜山新区,在自身功能继续完善的基础上,向南发展,
成为以经济技术开发、公建、生活、行政和科技文化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分区;
金山桥片区,是徐州市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发展机械、钢铁和物流等产业,同时
承担接纳老城区部分工业的功能;坝山片区,主要以居住、教育科研用地为主,乔家湖地区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九里山片区,发展对外物资集散、休闲旅游
和生态农业。
从城乡统筹方面讲:徐州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差距日趋扩大,已经成为制约徐州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瓶颈”。
坚持统筹城乡共同发展,
以更大力量推动以工带农、以城带乡,是缩小徐州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徐州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
从空间结构上讲,由于城市西部,西北部为山体,湖面及煤矿坍陷区,城市的
大型交通设施主要设置在东部,城市的发展呈现东部迅速,西部缓慢之势城市
的重心正在慢慢东移。
另外,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环境较好的地区将成为经济
发展较好的地区。
但是,铁路设施,机场,水系等与城市发展协调不够,造成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局面。
从用地布局上讲,201X-2020年,徐州市用地布局为“双心五组团”的组团式
空间结构。
其中,“双心”为老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为全市的商业、金融和
旅游中心区,规划人口96万人,用地68平方公里。
新城区为徐州市的行政、
商务中心。
承担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会议展示、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区域,规划人口20万人,用地38万平方公里。
从城市道路系统上看,道路容量不足、缺乏对公共交通的重视、交通管理力度不够,(特别是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管理)成为徐州市道路系统的主要
问题。
从生态环境上讲,随着徐州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不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产生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区域人口、
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特别是在农村,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农
业生态系统恶化、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公众环保意识差、环境法规不健全
等问题。
对城市规划的设想:把徐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融合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山
水园林城市,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在全面实现小康的
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现代化。
将徐州建成
以工程机械、电子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化工、能源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现代
制造业基地和以现代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
具体讲,必须抓好几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1)城市和工商企业要吸纳更多农民就业。
落实“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善待农民工,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做好服
务和管理工作,让城市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2)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更多农村居民变市民。
加快改革户籍制度,从国情
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方针,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随
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应该把转移农村人口作为当前城镇化的
首要目标来考虑。
要重视发展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3)财政投入要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
和保护,关键是要增加投入。
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要加大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的投入,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社
会发展;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逐
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生产直接补贴的机制。
从空间结构上讲:每个城市都应该合理地利用自身的空间资源,徐州也不例外。
在交通结构方面,城区以老城保护、云龙风景名胜区保护为主,以公共交通为
主导交通方式;老城区与主城区各片区之间建立快速公共客运系统和快速道路
系统;加强交通设施建设,采用“交通设施发展为先导”策略,促进城市新区
开发和老城改造;建设与城市布局形态相协调的道路网络;在老城区向东、东
南跨越铁路、河湖和山体的交通薄弱截面,提高现有通道道路等级,增加通道,以支持城市向东、东南发展的战略。
例外,为实现空间的利用最大化,可以充
分利用地下空间,如地下交通,地下商城等。
对用地布局的设想:
1)公共设施用地,市级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安排在徐州新区的大龙口水库东侧。
市级商业中心重点以老城区为主,老城区应结合旧城改造充实完善;在徐州新
区建设市级商贸和金融中心,新区建设应按配套要求建设;同时在城东新区、
金山桥片区、坝山片区、九里山片区各配置一处城市组团级的商业服务中心,
作为城市中心的补充。
建立健全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三级文化设施。
老城区的彭城广场周边和徐
州新区规划建设徐州文化中心。
建设三大教育产业基地;重视继续再教育与成人教育,完善义务教育设施布局。
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合理配置,充分
利用现有卫生资源,使市区从现在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改变为二级。
以满足“全民健身计划”为目标,完善市、区级体育场馆的建设。
2)住宅建设用地规划
住宅建设原则应注重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贯彻新区建设与老城区改造相结合
的方针,实行住宅小区化和小区规模化。
新区的住宅建设要确保基础设施与商业、文化、教育、卫生等生活配套设施同步建设。
3)工业与仓储用地用地规划
工业用地依托区位发展条件和优势,重点形成北部工业区、东部工业区和金山
桥工业区,其他依托局部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发展少量的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主要依托交通优势,结合工业用地布局规划,形成相对集中的仓储区。
4)绿地系统用地规划
徐州主城区绿地系统应充分利用周边山川形胜,以主城区边缘的生态用地为绿环,以组团隔离绿地构成楔形绿地,作为沟通城区绿地与外围生态环境的重要
廊道,以故黄河及其周边的奎河、丁万河、荆马河、房亭河等水系作为串联主
城区绿地的生态网络,形成以山体为骨架、河流道路为网络、单位附属绿地为
基础、公园广场为点缀,点、线、面、环相结合的城乡—体化的绿地系统。
从道路系统方面考虑:
1、根据城市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城市交通政策。
2、广泛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交通参与者特别是沿线居民、中小学生及电动车、自行车的交通法规
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对客运企业、客运车辆和客车驾驶人的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4、全面排查、整治辖区事故多发路段,消除事故黑点。
5、提高交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加强道路巡逻监控,对车辆违法行为做到见违必纠,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6、加强城市政府对交通的统一领导,建立大城市的交通委员会。
7、增加路网密度,提高交通建设决策水平。
8、疏解中心区人口,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功能。
9、落实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优化公交运行条件,使公交更加有吸引力。
10、采取交通限制措施,适应私人小汽车的需要,车和路的发展相互协调。
11、加强经济可行性研究,重点发展轨道交通。
12、广开渠道,多种形式解决资金来源。
13、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力度,提高全民交通意识。
从生态环境方面考虑:1)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
按照生态省和生态市建设要求,做好徐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评审和报批工作,组织对生态市建设规划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督导考核机制,抓好工作措施的
落实。
加大城市生态建设,完成市区小南湖景区和汉文化景区二期工程、故黄
河风光带、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一期工程、云龙湖秋韵园、7000亩荒山绿化等
一批生态建设项目。
2)持续推进重大生态建设项目落实。
积极推进区域尾水导流工程的实施。
以主城区为主线,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以排污企业为对象,加大整治力度。
建立
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强化目标考核。
继续关、停、治理污染
严重的企业,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污染物减
排任务。
继续加大水泥和造纸企业的环境监管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减轻结
构性污染。
3)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4)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使“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的思想深入人心。
加强人们特别是乡村人们的环保理念。
总之,徐州的发展应靠所有徐州人的共同力量,对徐州的规划也要集思广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繁荣,富强,文明,美丽的新徐州。
篇二:城市规划概论考试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
注: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画图题
第一篇
1. “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2. 埃及公元前2500年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是奴隶制的典型城市。
城为长方形,用墙分为两部分,墙西为贫民居住区,挤满250多个小屋;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10~到11个大院,墙东路南为中等阶层的居住区。
3. P 007 卡洪城平面图(绘)
4. 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② 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的多雨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③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低密度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城市拥有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城镇化也成为城市化,因为城市与镇均是城市型的居民点,均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其区别仅是文字使用的习惯或其规模的不同。
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5. 城镇化发展的S型曲线(绘)P 013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员又转向第三产业。
6. 春秋战国《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7. 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绘)P019
8. 邺城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分级明确。
9. 曹魏邺城平面(绘)021
10. 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这种
城市布局模式
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11. 乌尔城复原图(绘)026
12. 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028
13.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联系033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
市规划大纲》,这个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
这个大纲集中地反映了当
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
大纲首先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
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
功能的正常进行。
《雅典宪章》中认为,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综合城市四项基本功能——生活、
工作、游憩和交通,其解决办法就是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分区。
《马丘比宪章》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
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14.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
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所谓“零碳城市”,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型城市,也可称“生态城市”。
当然,要做到真正的零排放是不可能的,但它作为人类环保的
一个理想和目标却是积极的、现实的。
所谓“共生城市”就是城市内部的各个节点,包括交通、建筑、能源、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在内的各个部分,相互交织构成整体,所有要素都得到良性循
环,用科学的方法发掘和利用城市各个子系统的协同性,最终实现城市、环境
和资源的综合效益。
41
15对我国城乡规划法体制的理解必须从两个维度展开:第一,从城乡规划专业
角度看,与核心法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二,从一般性法律规范角度来看,该法
律规范属于哪一类。
16.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7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创造和修复人居环境,保障和创造城
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达到城乡经济、文化
和社会协调、稳定地永续、和谐发展。
18.城市规划体制运行的意义就在于保证特定规划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实现,因此,规划目标在城市规划中居于核心地位。
19.从本质来看,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消除或抑制发展的消极影响,并增进积极影响。
20.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城乡空间中的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
”
21.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是创造更优的人居环境,但是对于良好人居环境的理解却一直处于发展演变之中。
22. 永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构成危害的发展。
永续发展包括两个概念:①“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
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②“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23.永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24.永续城市与和谐城市的关系。
永续发展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应对危机,其核心诉求是人类的生存;而和谐发展
则是在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更有意义的人类生存方式。
或者说,
和谐城市以永续性为底线,但又不满足于人类生存的底线,而是追求更高境界
的发展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能够得到满足,人类
还可以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更大的愉悦。
因此,坚守永续性城市的底线,追求和谐城市的高线,两者同样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别构成了东
西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第二篇
1.城市生态系统内容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
动和信息交换而相互作用和依存所构成的生态功能单位。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类具
有一定功能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而成。
特点:
第一,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第二,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第三,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
第四,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2.从经济产业角度看,城市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② 城市以农业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③ 城市是专业化分工网络的市场交易中心。
3.传统的、非地理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资本构成深化
② 人力资本增长
③ 技术流程
4.根据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中密集的程度和不同的比例,可以将产业分成三大类: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金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5,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
把以区外市场为中心进行生产活动的输出产业,称为“基础产业”
把以区内市场为中心进行生产的地方性产业,称为“非基础产业”
6.配第——克拉克定律
基本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
7.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的概念相对宽泛,它包含了多种经济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性经济和城镇化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地方性经济源自产业内的互动,城镇化经济源自产业间的互动。
8.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9. 户籍人口是指在当地公安派出所登记户口的人口。
流动人口一般是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一定期限(一般有半年以下,半年以上,一年以上几种说法)的人口。
暂住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在该地区暂时居住一定期限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10.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数)x1000‰
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
机械增长率=((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数)x1000‰
11.综合增长率 122
综合增长率是以预测基准年上溯多年的历史平均增长率为基础,预测规划目标年城市人口的方法。
根据人口综合年均增长率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公式书上抄)
式中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
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
人口综合年均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