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物质只存在固态、液态、气态
C .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就是紫外线
D .宇宙中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我们将之看作参照物
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光在真空中2s 内传播的距离大约是 86.010m
B .全新的初三物理课本宽约18 dm
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
D .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 Hz~2 000 Hz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到地球的
B .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为90°
C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D .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红外线发生了反射
4.如图,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一块平面镜,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 .右侧底部适当垫高
B .左侧底部适当垫高
C .水平向右适当移动
D .水平向左适当移动 5.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将变为( )
A .150°
B .120°
C .90°
D .60°
6.如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α角为( )
A .10°
B .20°
C .70°
D .无法确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 .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 .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8.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光的色散
B.钢笔移位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
9.某班的学习共同体在一起研讨所学过的知识。

其中合理的是()
A.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
B.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
D.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
10.2020年6月21日下午14:36,合肥地区上空出现了日环食现象,如图所示。

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
B.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
C.筷子弯“折”
D.雨后彩虹
11.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阳光下的影子
B.小狗照镜子
C.海市蜃楼
D.光污染
1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块红色透明玻璃片甲和一块绿色透明玻璃片乙部分重叠,然后在正下方放置一张白色纸板。

将太阳光竖直照射到玻璃片上。

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所呈现的颜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A.区域Ⅰ为红色B.区域Ⅱ为白色
C.区域Ⅱ为黑色D.区域Ⅲ为绿色
二、填空题
13.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___________光。

若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___________色。

14.如图所示,高明文化中心大楼在平静的水面能形成清晰美丽的“倒影”,水中的“倒影”与大楼的对应点到水面的距离______;在一楼图书馆的自修室我们要保持安静,为了避免影响他人,墙壁上张贴着“请保持安静”的警示语,这是在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在音乐培训室,小丽在不同的乐器上演奏同一个音,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不同。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1=∠3,其中折射角为∠______(1/2/3),分界面为______(MN/PQ),分界面的______方为空气。

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_。

16.如图所示为汽车的后视镜。

为了扩大视野范围,汽车的后视镜都采用___________(选填“凸面镜”、“凹面镜”或“平面镜”);在雨雪天气后视镜的表面极易产生水雾而影响驾驶,为了消除水雾的影响,有的汽车后视镜具有加热功能,用加热的方法消除水雾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现在汽车中普遍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的汽车发出的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

17.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5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____m,当
他远离镜面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身高1.65 m的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小丽到像的距离是______m,若她以0.5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的方向行走了2s后,则此时她与像的距离是______m。

19.“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的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说的纳米、光年都是______单位。

(选填“距离”、“时间”)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_____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选填“镜面”、“漫”)
20.在一些少儿读物里面常有匡衡“凿壁偷光”故事的配图,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你认为哪一幅配图更合理?请对三幅配图做简要分析说明。

更合理的是______图;
其中图甲______;
图乙______;
图丙_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矿井中。

(1)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小明学习了声学知识后,于是也想探究一下矿井的深度。

在井口旁向井底大喊一声,经过0.5s后,听到从井底反射回来的回声,则井的深度约为多少米?
22.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这是因为月光照在地面上发生_________反射,月光照在水面上发生
_________反射的缘故.请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中作图证明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_____)
2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光污染
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还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形成了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面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大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________
(2)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________
(3)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地方还运用了凹面镜,写出一个例子即可: ________
24.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通过实验收集到的实验证据:当入射角为45°时,折射角为30°。

但粗心的小罗没有及时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请你在图中标出折射光线及折射角________;由图示可知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是___;若光线从玻璃的另一面再次射出时,小邓测得其折射角也为45°,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_________。

25.(1)每年一到夏季,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时有发生,对水深度的错误判断是引发溺水事故的原因之一.如图所示,小刚由于错误判断水深险些酿成悲剧,他及时上了岸,在岸边产生了两个疑问,请你帮他解释这两个疑问.
①看起来水不深啊!________ 理由:________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②刚上岸怎么这么冷啊!________
(2)在农村,因为电压不稳定,经常会发生电灯泡烧坏的现象.如图中三幅漫画生动描述了一位同学的一次经历,针对下列三幅漫画,请你看图回答:
①有一只灯泡不亮的原因:________ .
②灯泡后来为什么又亮了:________ .
③这个灯泡为什么更亮了:________ .
④灯泡发光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 .
26.在公园里有一小朋友喜欢的游戏﹣﹣﹣捞鱼,每小时10元钱,可有很多小朋友一个小时一条也没有捞到,很受打击,针对这种情况小红想用学过的知识帮小朋友找到原因。

(如图是模拟池塘中的鱼的图片)
(1)请画出小朋友看到金鱼的像的光路图。

(2)根据光路图可知小朋友捞不到鱼的一个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捞?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A.一切发声体在振动是正确的,因为振动产生声音,故A选项正确;
B.物质不仅仅存在固态、液态、气态,还有固液共存态等,故B选项错误;
C.人眼看不见的光线除了紫外线还有红外线,故C选项错误;
D.静止是相对的,宇宙中不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2.A
解析:A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那么在2s内传播的距离
s=ct=3×108m/s×2s=6.0×108m
故A符合题意;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正常温度约为37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6℃,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解析:D
A.由于大气层不均匀,故太阳光是沿直线到达地球的是不正确的,故A选项错误;B.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反射角为零,故B选项错误;
C.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故C选项错误;
D.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红外线发生了反射,是正确的,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4.A
解析:A
A.将平面镜右侧底部适当垫高,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下移,可以射中墙上的目标,故A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左侧底部适当垫高,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上移,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
CD.将平面镜水平向右或向左适当移动,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也不变,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不变,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解析:C
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
︒︒=︒
90-3060
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即此时入射角为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4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
454590
︒+︒=︒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解析:B
根据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N垂直,如图所示:由图知,两块平面镜相交成70°角,则∠CAB=90°-70°=20°,所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的夹角α=∠CAB=20°。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D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验钞机,根据红外线的热效应,可以制成红外线夜视仪,故A错误;
B.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均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不是红、黄、蓝,故C错误;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以此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D
A.光的色散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且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钢笔移位是由于光在玻璃中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是平面镜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解析:C
A.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像与物大小相同,水中的“树”和岸上的树大小应该相同。

故A错误;
B.看到池水“变”浅,是池底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所看到的池底的虚像,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因此看起来池水变浅。

故B 错误;
C.利用三棱镜可以将不同颜色的色光分离开,用来研究光的色散。

故C正确;
D.紫外线可以灭菌,但不可以用来遥控,遥控应用的是红外线。

故D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A
日环食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
A.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透过放大镜观察物体利用了透镜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
解析:A
A.阳光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小狗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光污染大部分是城市中的玻璃幕墙对光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解析:B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那么Ⅰ区为红色,绿色玻璃只能透过绿光,那么Ⅲ区为绿色,同种强度的红光和绿光混合在一起是黑色,所以Ⅱ区为黑色,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红黑
解析:红黑
[1]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正是这朵花将红光反射到观察者眼中的缘故。

[2]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蓝色的玻璃只让蓝光透过,当透过蓝玻璃看这朵花时,由于花反射的红光不能透过蓝玻璃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因而会看到这朵花呈黑色。

14.相等声源处音色
解析:相等声源处音色
[1]高明文化中心大楼在平静的水面能形成清晰美丽的“倒影”,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水中的“倒影”与大楼的对应点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2]减小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在人耳处控制噪声;为了避免影响他人,墙壁上张贴着“请保持安静”的警示语,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3]在音乐培训室,小丽在不同的乐器上演奏同一个音,由于乐器的结构大不相同,所以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会不同。

15.MN下大
解析:MN下大
[1][2][3][4]根据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1=∠3可判断分界面为MN;光由空气
中射入到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分居法线两侧,可知分界面的下方为空气,CO为入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2为折射角;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与折射角变小,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大。

16.凸面镜汽化超声波
解析:凸面镜汽化超声波
[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面镜能扩大视野,应用于汽车观后镜。

[2]用加热的方法消除水雾,是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3]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进行回声定位的。

17.不变
解析:不变
[1]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5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5m,则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
5m×2=10m
[2]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当他远离镜面时,像的大小将不会改变。

18.虚像33
解析:虚像33
[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平面镜成像中,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物像之间的距离等于小丽到平面镜的距离的2倍。

[3]她以0.5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的方向行走了2s,没有改变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她与像的距离不变。

19.距离漫
解析:距离漫
[1]纳米是比米小的长度单位,-9
1nm=10m;光年是指真空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所以纳米、光年都是长度单位,也即距离单位。

[2]光在电影幕布表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20.丙洞的位置太高光不会斜射到桌面上光线长而窄从小洞透过的光的投影应该是圆形的光线微弱呈圆形高度也合理
解析:丙洞的位置太高,光不会斜射到桌面上光线长而窄,从小洞透过的光的投影应该是圆形的光线微弱呈圆形,高度也合理
[1]更合理的是丙图。

[2][3][4]由图可知,甲图中洞的位置高,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不可能斜射到桌面上,孔太大且光线太亮,甲不合理;乙图中的光线是长而窄的,圆孔透过的光线应该是圆形的,乙不合理;丙图中光线微弱呈圆形,孔的大小合理,高度也合理,所以丙图合理。

三、解答题
21.(1);(2)85m
解:(1)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过入射点O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O B;然后作∠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ON)。

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AOB=30°+90°=120°
则反射角
∠BON=1
2
∠AOB=
1
2
×120°=60°
如图所示:
(2)声音传播到井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所以
t=1
2
×0.5s=0.25s

s
v
t
得,井的深度
s=vt=340m/s×0.25s=85m
答:(1)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2)小明学习了声学知识后,于是也想探究一下矿井的深度。

在井口旁向井底大喊一声,经过0.5s后,听到从井底反射回来的回声,则井的深度约为85米。

22.漫镜面见解析所示
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光路如下图:
23.光的反射造成火灾隐患(或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暴露生活隐私等)汽车头灯(1)[1]根据题意可知,题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有:由于玻璃幕墙的镜面反射,所以造成了光污染;凹形建筑物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即凹面镜有聚光作用。

(2)[2]由上文知,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有: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高;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玻璃幕墙形成了一种巨型聚光镜,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3)[3]运用了凹面镜的例子: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汽车头灯,手电筒、探照灯等灯具上都使用凹面镜;太阳灶也是凹面镜的应用。

24.15°可逆
【解析】
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根据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等于,首先画出法线,完成光路如下:根据图示可知,延长入射光线可知,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是:−.
若光线从玻璃的另一面再次射出时,小邓测得其折射角也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点睛】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方向改变的角度等于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5.A 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比实际入射光线升高,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上岸后感觉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灯丝断开灯丝被重新搭在一起由于灯丝变短,电阻减小,在电压一定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灯泡更亮电能转化为光能
(1)①池水看起来很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答案为A.
理由是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会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比实际入射光线升高,会看到池底变浅的虚像.
②刚上岸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所以会感觉冷.
(2)①由图可知,灯泡不亮的原因是因为灯丝断开造成的.
②摇一摇,断开的灯丝被重新搭在一起,所以灯泡又亮了.
③灯丝搭在一起,长度变短,电阻变小,根据
2
P
U
R
可知,电压一定,电阻变小,灯泡
的实际功率变大,所以灯泡更亮了.
④灯泡发光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
26.(1);(2)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所以应该到看到鱼的下方去捞。

【解析】
(1)光由金鱼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看到的是鱼的虚像B,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如图:
(2)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所以应该到看到鱼的下方去捞。

【点睛】
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