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普高).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普高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基础知识(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殷红(yīn) ))
B 婀娜 (nà) 瞥见 (piē) ))C. 义愤填膺(yīng)
D.绯红(fi) 扼杀(è) 莅临 (lì) 游目骋怀(chě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寂 B. 斑斓 叱咤风云
C.D.慷概
3.恰当的一组是()
A.我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B.“看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
”
C.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粱等等……
D.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B.
C.
D.每次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位解放战争时期扛过枪、打过仗的老战士总会显得非常激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巴金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文思敏捷,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B. C.D.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商务、交流、购物等方面的很大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不少信息的真实性却越来越怀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题。
、1998年5月提出的“第四媒体”的概念,指的是()A.多媒体B.计算机?C.印刷报纸D.电子报纸、对于第二段所强调的意思,概括恰当的一项是()A.第四媒体比传统媒体更能满足个性要求。
B.第四媒体是21世纪起主导作用的传媒。
C.因特网传统媒体最主要的优点。
D.因特网将全面影响21世纪的人类生活。
、“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A.“第四媒体”概念的提出,只是一时的潮流而已。
B.在美国的各种传媒中,“第四媒体”的地位下降了。
C.因特网的使用者有限,传统媒体仍是信息传播主渠道。
D.因特网没有“信息无限”和“时效更快”的优势。
、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第四媒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
B.10到20年内第四媒体的影响力一定会超过传统媒体。
C.一些小报停止电子版的原因是,“受众”数目不足。
D. 有的专家则认为第四媒体首先要做的,是为争取到生存所需的关键数目的受众而努力。
三、第Ⅱ卷(非选择题,共分)默写。
(1) 漫江碧透,____________。
(2)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____________。
(6)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8)白露横江,____________。
(9)鲁迅评价《史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鉴赏(共8分)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在《归园田居》? ,? ”,并深得趣。
③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共15分)
20.、作(50分)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
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
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请以“改变”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鉴赏(共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共15分)
100
200
八、写作(50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1000
高一普高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二、三选择题
1、D (A.yīn--yān wǒng—wěng B.nà-nuó zhàn-chàn C.sì-yì pāo-pōu)......”重复)
4、C (翻云覆雨:比喻玩弄权术,反复无常。
用在此不当)
5、D (A.改为“晚年的巴金” B.缺主语,删除“使”C.两面与一面对应不周)
6、D 此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注意看第一段,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紧接着第二句讲到《人民日报》办电子版,其他的网站新闻味越来越浓。
第二段中“这是一张个性化的电子报纸”
7、A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第二段共有两句话,两层意思,重点不在以“因特网”为话题的第一句,而在以“第四媒体”为话题的第二句;第一句讲因特网的优势,第二句则讲由这一优势所带来的“第四媒体”的特点;第二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强调它的特点,即个性化。
B项的内容跟第一段的“可能超过传统媒体”不吻合。
C项的内容跟第二段的第一句有矛盾,第一句讲因特网的优势,这一优势即是对传统媒体而言,也是传统媒体所缺乏的东西。
D项的意思在原文中没有。
8、C 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注意“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这一句话的前后语境。
第三段的第一句话可以看作这段的中心句,第三、四句和第二句是属同一性质的例子,第五句则是对这三个例子的概括:“因特网在现在的传播中并不占较大的比例”。
因此C项是对的。
A项将“第四媒体”的概念的提出与第三段的“多数公司只因为这是一个潮流才不得不坚持”扯在一起,是错误的。
B项与第一段的“第四媒体正在崛起”相矛盾。
D项与第二段的第一句相矛盾。
六、现代文阅读。
16、依次是“盎然””酣然”“依然”(填对一个1分)
17、夏意正浓或生意盎然。
(3分)
18、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3分)蜡烛--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燃烧自己,却能照亮每个角落[.。
.来
种子--我们的身体是娇小的,推开泥土,却能装点整个春天。
阳光--我们的颜色是透明的,冲出乌云,却能折射缤纷彩虹。
树根--我们的外表是丑陋的,抓住大地,却能撑起苍天大树。
21、略。
八、22、略。
高考学习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高考学习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