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监护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监护护理
(一)概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病因未明。

病理表现主要是小肠及结肠黏膜凝固性坏死,黏膜下有弥漫性出血或坏死,重者有跨肠壁坏死,可伴有肠穿孔和腹膜炎。

主要在早产儿中出现。

通常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红细胞增多症、高渗奶喂养、缺氧、感染、口服药、过快的饮食疗法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
1.症状早出现者可在出生后2周时出现,而有部分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迟至3个月发病。

2.起病隐匿,可能在肠损害前怀疑败血症。

患儿一般情况变差。

可出现精神萎靡、拒食、呼吸暂停、心率下降。

3.首先出现的症状一般是腹胀和胃潴留,以后可以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在喂养后可进一步发展,25%患儿有明显血便。

4.病情轻重不等,可以是大便潜血阳性,严重者鲜血便、腹膜炎、肠穿孔、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休克等,甚至死亡。

5.腹膜炎患儿可见腹胀明显、腹壁发红。

6.部分患儿有出血倾向,皮肤可见出血点或瘀斑。

7.病情发展可以很快,从轻症发展到重症可以在72小时内完成。

(三)诊断
1.高危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是该病的基础条件。

2.出现腹胀、呕吐,同时精神状态变差的患儿高度怀疑。

3.患儿解果酱样或鲜血样便,可以基本确诊,但这些症状出现较晚,作为诊断依据可能耽误治疗。

4.腹部X线片见小肠胀气,可以见到液平,典型患儿可以见到肠壁增厚,甚至肠壁有积气。

5.X线片见门静脉积气是病情严重的体征。

6.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肠穿孔。

7.鉴别诊断包括感染、肠梗阻、肠扭转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腹症。

(四)治疗
1.怀疑的患儿立即按重症处理。

2.禁食可疑患儿先禁食观察,确诊患儿严格禁食,重症禁食7~10天。

腹胀呕吐消失后开始恢复喂养,最好从少量母乳开始,如症状有反复,再次禁食。

3.抗生素的应用由于感染也是坏死性小肠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上不能忽略。

4.抗休克患儿常常出现休克状态,应注意血容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5.丙种球蛋白严重感染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效果。

6.手术若病情不能控制或者出现肠穿孔,需行外科肠切除即吻合术,或先行回肠或结肠造瘘术。

(五)监护
1.生命体征大部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病理基础均较差,生命体征常常不稳定。

2.肤色特别是腹部肤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由于新生儿皮肤嫩薄,腹部颜色常常呈青灰色或颜色变黑。

3.早产儿喂食前后应密切注意胃肠道情况,如有无残余奶汁、肠蠕动情况、腹胀动态变化。

4.血常规监测。

(六)护理
1.严格按医嘱喂养,特别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要特别注意喂配方奶的渗透压。

2.协助医师观察患儿的大便情况。

3.对患儿尽量避免使用肛温表,避免过度的人工排便,以免造成
肠穿孔。

4.尿布包扎时应宽松,不要加大腹压。

5.明确诊断后要严格禁食7~10天,恢复喂食最好从白开水开始,一旦出现腹胀,继续禁食。

6.严格观察并发症,并及时报告医师。

7.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患儿要按手术后常规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