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项目化学习教
学策略研究
摘要: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仅要求人具有学习的能力,还要有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而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是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有效
途径。
教师在引导学生项目探究时可以通过学科交融,整合资源,尝试开展微项
目化学习等途径促进激发学生兴趣,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问题解决能力;学科素养
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在教育领
域更加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独立创新的意识等。
为迎社会对于教育的挑战,我们尝试通过设计适合学生的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提升问题解决
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基于上述缘由,我们对项目式学习在教学中的策略进行
探索,寻求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
我们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更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高度重
视项目化学习的教育方法模式,并在日常教学中认真研究项目化相关理论知识,
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自身分项目化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标准》(2022版)中明
确提出,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
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以解决现
实问题为重点,综合应用数学与其他学科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由此可知,项目化学习应该要建立学科之间联系,形成网状结构,而不是孤
立存在。
项目化设计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重点是引导学生能对学科知识进
行深入地理解、探索和运用,能够爱学并学得有深度。
因此,项目化设计之初选
择合适的选题、确定相关学科之间的目标就相当重要。
其次,要有能够推动学生
进行持续性深入探究的驱动型问题,即“问题驱动”,项目化学习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在充满挑战的情境中通过调查、整理、合作、设计方案等方式,学生能灵活应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在此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例如,我们学校开展的项目“小小理财师”,学生会学习到货币历史、汇率,了解储蓄、经商、股票、保险等理财方式,结合社会科学知识拓宽知识面。
项目中的科学调查,数据收集整理,结果分析和决策等,都会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挑战性的、真实的情境和动机,学生可以进行有目的的数学学习。
最后项目展示阶段通过视频讲解或者制作PPT技术课件分享汇报,这都是综合了语文学科的写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
二、结合生活情境,开展微项目化学习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数学学科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生活问题,有意识地创设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并且可以主动参与项目活动,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新课标的综合与实践中明确提出项目化学习的要求,而随着项目化学习的推广和尝试,微项目练习也逐渐引起教师的关注。
微项目练习是基于项目化学习模式的一种练习方法,其核心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核心知识点,将一个完整项目拆分为多个小项目,这种练习模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项目化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在微项目练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并顺利完成项目任务。
例如,“班级墙报设计师”,可以根据整一学段设计项目学习,结合实际情境:“学校要举行班级文化评比活动,要求我们根据班级特点设计特色墙报,且每班经费预算不超过300元,那么该如何设计美观又节约成本呢?”教师可以把该项目拆分为版面测量、特色设计和采购等小项目,为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选择,保证所有学生能积极参与项目学习,普遍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在探究中生成教学目标,引导项目探究
项目化学习鼓励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在驱动性问题中激发学生探究
兴趣,提倡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教师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生
成教学目标,指向学科核心概念理解,引导项目探究。
首先,筛选有效问题,忽
略与项目无关的问题。
如在墙报版面测量中,学生回顾整理图形形状,测量工具、方法、测量要素是墙面边长,面积等信息。
其次,明确问题,利用学科知识转化
问题。
如在凸显班级特色设计方案项目中,学生可能最初问题是“设计什么图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收集与班级文化相关的图案,再聚焦“怎么排版”,让学生可以综合利用已学知识“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概念来解决“设计怎样
的版面更美观”这一问题。
最后,将各微项目内容进行整合,既要将个人探究与
团队协作相结合,也要将局部探究和全面探究相结合,最后聚焦项目主题,将整
合的内容能顺利支撑学生的行动,深化项目探究。
四、开展交流评价,提高项目化学习能力
项目化学习分享交流阶段要呈现可视化作品,可以是方案设计、材料收集、
分析报告、视频讲解、ppt展示等。
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可以搭建平台,放手
将分享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展示成果,阐述项目设计想法和过程中问题解决。
如在“班级墙报设计师”项目中,学生在项目环节要进行板面长度、面积、材料
筛选、对应价格等信息收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小组讨论作出决策等。
成果
展示时,学生不仅要分析“是什么”,还要分析“为什么”。
在分享小组成果时
对照其他小组的解决方案进行反思、规划调整,使得学习更加深入,促进思维发
展和深层次的建构,以及清晰明了地呈现项目学习过程和结果。
项目化学习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教师通过建立相对应的评价框架来对学生
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持续探究的热情,另
一方面也更加关注学生获得的关键能力的提升。
同时生生之间的有效评价更能引
起注意和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利于辩证思维、个性
潜力、创造力的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式学习是新兴的教学模式,具有实操性、动态性和持续性,对于师生都还有很多挑战,需要不断地探索、学习。
项目式学习也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本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去探究数学知识。
在教学时,老师更要结合教材,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合项目化学习的情境,实现多元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数学,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人,夏晓菲.促进深度学习的项目式学习教学策略[J]. 教育导刊,2020(04):48-54.
[2]夏雪梅.PBL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徐乙鑫.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