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一:聚焦“三农”,关注民生
一、中国古代的三农问题
二、中国近代土地制度
1.鸦片战争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中国近代前期重要的土地政策
(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2)孙中山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但不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说明资产阶级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新三民主义中“民生”的主要原则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是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蓝图。
(3)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展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建国初的土地改革: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起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我国农村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四、世界史上的农业问题(土地制度)1.英国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使得农民与土地分离,失去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或流入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同时,圈地运动也使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17、18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2.俄国1861年改革
“二一九法令”宣布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分地。
但土地的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付清赎金本息后才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
这使得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俄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改革很不彻底,农民很大程度上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
另外,支付高额的赎金,使得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体现出了掠夺性。
改革后的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体现了很大的欺骗性。
3.日本明治维新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这使得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越来越多,耕种方法也不断得到改进。
4.苏俄、苏联的农业政策
①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过多,而付给农民的纸币又大幅度贬值,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新经济政策实行征收固定的粮食税,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恢复发展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农业、轻工业落后,人民必须的消费品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太多,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赫鲁晓夫改革: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量的自留地和牲畜,垦荒,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这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局部调整。
⑤勃列日涅夫改革:农业方面,扩大农场、农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这使得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国民收入有所增加。
5.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政策
为摆脱危机,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苏俄和苏联的土地和农业政策
热点二: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
一、中国不同时期和谐社会的理念
1.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观
(1)古代和谐思想:
①儒家“民本”思想: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宽刑薄税。
②墨子主张“兼爱”,反对不义战争,主张任人唯贤。
③统治者的“民本”思想:西汉初年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唐太宗“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
(2)古代各家各派勾画的和谐社会模式:
①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代表中国古代理想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②道家:倡导“小国寡民”,主张“无为”。
③墨家:以爱无差别为梦想,倡导“兼爱、非攻和尚贤”。
2.中国近现代的和谐社会观
(1)和谐社会模式(或设想):
①太平天国的理想社会。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平均地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④中国共产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中国现代制度、政策的和谐: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确立。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⑤“一国两制”。
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⑦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共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和谐社会观
1.西方世界的和谐思想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
(2)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
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3)启蒙思想:集中力量批判封建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
(4)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的一些天才设想,虽然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一种空想,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借鉴。
2.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制度
(1)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
(2)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
热点三:深化改革
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3.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5.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7.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8.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1998年11月,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在全国得到进一步普及,这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重大进展。
热点四:大国崛起
一、西班牙、葡萄牙的崛起
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
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
二、荷兰的崛起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荷兰成为17世纪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由于国土面积等因素,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
三、英国的崛起
17世纪后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
结果,英国取代荷兰成为“日不落帝国”。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18世纪,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
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成为殖民大帝国。
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四、法国的崛起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但是,欧洲各君主国武力干涉造成长期社会动荡。
这时,拿破仑一世用征服欧洲的方式再次将法国推向巅峰。
然而,武力扩张并不能长久维持大国地位。
直到二战之后,法国才在戴高乐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带领下,恢复了往日的光荣。
五、德国的崛起
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
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六、日本的崛起
1868年,明治维新正式开始。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同时写进《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天皇制埋下了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隐患。
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
七、俄国的崛起
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
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逐渐复苏。
斯大林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一跃成为工业强国。
八、美国的崛起
1776年,北美13个英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进入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
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富兰克林·罗斯福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九、中国的和平崛起
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迅速崛起。
热点五:文化强国战略(文化自信)
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看,文化自信指明了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实践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文化自信的提出,正好为我们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指出了实践方向。
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
纸的发明为当时欧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
4、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为他们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
二、思想哲学的强国价值
1、《老子》思辩哲学应用于现代哲学、《孙子》应用于商战、“四书五经”对中国周边国家朝鲜、日本等影响很大。
2、儒家强调自我修持的哲理;道家重视天地之道的自然。
这两者都是中国文化自身的创造力,同时强调勤奋、独立自主、与世协调的能力。
3、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
4、从宋到明,中国文化凝聚为宋代的理学、明代的心学。
这些发展都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活力。
5、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
6、《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斋志异》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文坛。
7、启蒙运动中,伏尔泰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论、道德伦理、人性观念、社会法则等加以综合研究,建构了一套对西方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新的社会学说。
三、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主张
1、一战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传统文化。
2、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实行科教兴国。
热点六:重要的社会转型与中国的战略机遇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春秋战国: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兴起;
(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4)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2.明末清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
(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
(2)经济领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4.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1)对内改革: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公众号:高中历史教研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
(2)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二、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14~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
(1)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3)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4)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这一时期,中国处在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进步,中西方的差距由此开始显现。
2.17~18世纪: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政治领域:继荷兰之后,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2)经济领域: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3)思想领域: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
(4)对外关系: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5)科学方面突飞猛进: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
(1)政治领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
(2)经济领域: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3)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看,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1)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从经济工业化的角度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
(3)从利用能源的角度看,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4)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5)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看,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6)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看,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
5.20世纪末: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
三、中国历史上错失的“战略机遇期”
1.十五、十六世纪第一次错失
进入十五、十六世纪以后,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已经发展到一个历史转折关头:第一次全球化高潮涌动,世界历史开始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性发展,原有的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没落,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及政治制度呼之欲出。
此时的中国仍满足于汉唐辉煌和农业经济、儒家礼教、科举制度,对新的世界大潮却视而不见,不思变革。
其结果是,中国失去率先实现经济政治转型,发展近代科技和大工业的先机。
2.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二次错失
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借助近代科技、工业革命而强盛起来的欧美国家大规模东侵,企图把全世界纳入其殖民统治范围,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同时成为欧美侵略对象。
此时,中日都处于封建社会末世。
面对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和民族危亡,日本采取变革措施——“明治维新”,使其迅速成长为东亚强国。
中国清王朝面对世界大潮,实行的是“中体西用”,不愿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3.辛亥革命——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第一次在中国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并开启了民智。
虽然中国这场并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迟到了300年,但如果发展顺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第三个战略机遇期。
事与愿违的是,辛亥革命虽然革命成功,革命成果却被窃夺。
其结果是,中国不但未能抓住辛亥革命成功带来的战略机遇,反而陷入新的混乱,国无宁日。
4.“文化大革命”部分错失第四个战略机遇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东亚日本、韩、新、马、泰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等所谓“四小龙”、“四小虎”,形成所谓发展“雁阵”,经济迅速崛起。
此时的中国,在经历过几个五年计划,战胜了三年困难时期后,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起飞条件。
但是,此时中国判断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甚至是日益临近,
对国内阶级斗争的严峻性也进行了不适当的估计,建国后20年间积累的国力被错用。
其结果是,中国部分错失了第四个战略机遇期,反而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热点七:乱象丛生的亚太局势
一、与中国相关的史实
1.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2.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以盟军名义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转而扶植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4.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5.1953年,朝鲜战争停火以后,美国舰队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6.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7.越南战争(1961~1973年)简称越战,为越南共和国(南越)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
8.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9.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0.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11.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二、世界史
1.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瓦解。
2.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总体趋向缓和,美国的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3.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和谐世界,并以此为目标,推行和谐外交。
4.国际格局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热点八:工业化与环境问题
一、欧美国家的工业化与环境问题
1.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欧美国家完成了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