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中学生命科学(生物)教学常规实施要求(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陀区中学生命科学(生物)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

它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它以观察、实验、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使学生在获得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方法的同时,接受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初中阶段课程选择人与自然为主题,即从人体生命活动的平衡与调节到身心健康;从人类周围的生物世界到人与生存环境的协调统一。

高中阶段课程选择生命活动本质为主题,即从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方面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探索生命延续和进化的内在规律,揭示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中学生命科学课程实施中,应以“提高学生生命科学素养,关注全体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倡导科学探索,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科学、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同时还应关注生命科学的最新发展以及关注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兼顾上海大都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特点,使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更具时代气息。

为了推进我区生命科学新课程的实施,特提出以下教学常规要求:
一、中学生命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推进和深化,生命科学教师应认真落实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积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提高生命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具体要求如下: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生命科学教师应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进程,合理制定学年、学期、单元和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中学生命科学的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总体设计,具体制定目标时应注意到:
◆应提高目标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制定的目标应体现教学活动的内容、过程和结果;
◆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和认知能力,兼顾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思维发展的水平,逐步提升各阶段课堂教学的目标;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目标应有所侧重;
◆每一课时的目标既要与学期及计划相统一,又要突出重点;
◆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发展性的分层目标,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2、认真贯彻德育为核心的课程目标。

生命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有关生物学史知识自然渗
透“树根立魂”的民族精神教育,同时可以利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人与
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联系学生自身及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以此落实生命教育目标。

在落实课程的德育目标时要自然,切勿贴标签。

3、“过程与方法”是上海市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很有特色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充分理解这个目标的内涵,而不能误将生命科学的实验技能作为“过程与方法”目标,同时也不能将“过程与方法”目标误解为教学与学的过程。

生命科学学科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学生应用知识分析社会生活实际的能力;
◆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
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表达和交流实验结论的能力等;
◆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1、中学生命科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内容的内在逻辑性,注重内容主线与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切合。

2、突出教材的重点并妥善解决教材的难点,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联系实际、活泼生动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强调教学内容与人类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和社会问题。

4、中学生命科学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和季节性,应考虑到上海大都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特点,因地因时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灵活选择学习和实验材料。

(三)努力优化教学过程
1、在生命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更多地积极投入、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

2、教师在课堂内必须进行必要指导、归纳和总结,在讲解和指导时,注意语言的正确、生动和精炼。

3、教师在必要的讲授外,还应积极组织合理有效、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讨论、游戏、比赛、小品、参观等形式。

4、根据生命科学学科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机会。

在实验前,教师应积极准备并亲自实践,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在实验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提出自己的见解,还应指导学生安全使用实验器材,落实自我保护的措施。

5、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过程的整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技术的能力。

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注意与生命科学传统的直观教学结合,
如使用实物、挂图、标本、模型、录像等,使教学手段更好为教学内容服务。

(四)积极促进学生完善学习方式
1、生命科学的教学,应转变学生变单一的接收性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创造宽松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处理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分析,又善于合作、分享。

2、教师还应借助于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经历,营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开放式学习环境。

3、生命科学的教学,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如观察、实验、总结和推理等方式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生成。

(五)重视生命科学实验教学
实验是生命科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实验可引导学习新内容,有些实验是对教学内容验证和巩固,还有一些实验有助于学生的应用和创新。

教师应根据各个实验的不同目的整体设计学段的实验计划,及时准备实验材料,实验前和实验中必须进行必要的指导,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小结和检查。

在认真落实实验技能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

(六)倡导关于科学探究
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设计探究性活动,给学生提供经历和体验,以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科学探究具体包括以下方面: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结果统计(数据收集与处理)、结论分析(解释问题)、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必过分追求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可以有所侧重地训练学生的某个具体探究环节。

(七)切实改进学习评价
生命科学的学习评价提倡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工具多元化,评价结果表达多元化。

在生命科学新课程推进中,应首先努力作到以下几方面:
1、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

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开学初学业基础的测试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学生实验课表现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的表现及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等。

2、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

3、善于运用纸笔测验,检测学生知识性目标的达成。

命题具体关注以下:生命科学核心内容;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学生对生命科学原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学生的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真正理解了哪些知识等。

4、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5、从多个侧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指定实验计划的能力;实施实验计划的能力;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等。

6、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如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调查、问卷、访谈、自评和互评等途径进行。

(八)其他注意点
1、练习设计:
生命科学的学习训练,应结合学科特点,重视基础性、加强选择性,即体现教学基本要求,又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

练习要重视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能的训练。

练习要注意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

练习形式要多样性,如可以要求学生设计探究性活动、写实验分析报告和生命科学小论文,在初中阶段还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些专题板报等;(建议每周笔头作业不超过1小时)还可以安排体验性和实践性的训练,如调查、实验设计与操作、问题讨论与分析等。

总之,练习要注意控制训练总量,减轻学生负担,建议每周笔头作业不超过1小时(高三除外)。

2、试卷考查:
建议初二上学期试卷考查次数不超过2次,下学期因学业考,可适当增加,但总次数不超过3次;高中每学期书面测评次数不超过3次,高二下学期因学业考可适当增加,但总次数不超过4次为宜。

命题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突出重点,着重考查学生对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并适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基础题占80左右%,分析提高题不超过20%,不出偏题怪题。

除运用于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的考查和考试外,要逐步增加日常性评价在学期总评中的比重,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科学地核定学生的学期成绩。

3、教案书写要求:
在重视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3)教时安排
(4)教学构思及手段运用
(5)教学过程(流程简图和具体步骤)
(6)反馈教学效果的练习
(7)教学后记
4、关于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的实施:
教师要关注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对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积极作用,努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造条件实施好这些课程。

二、对生命科学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
(一)生命科学教师是提高生命科学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生命科学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

如一方面要关注生命科学的最新科技发展,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修养。

(三)生命科学教师应有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师要在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熟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要点,并有独到的体验和发现。

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写好教案或教学设计。

另外能根据课标和学生、学校实际,创新实施教材。

(四)生命科学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资料的运用恰当有效,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师应随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到发现和存在问题,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

(五)生命科学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适宜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并指导学生在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过程中,扩大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同时能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的时空。

(六)生命科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七)生命科学教师应有较宽的知识面,应能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在学科教学中能及时联系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

普陀区教育局中学教研室生物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