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湘阴结婚礼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岳阳湘阴结婚礼俗
湖南人结婚明堂(礼数、禁忌)很多,那是约定俗成的,如云南的过桥米线一样,一套一套的。
春季期间,回家参加朋友的婚礼,确是挺复杂的。
湖南人婚俗,按过程来讲:有说媒、相亲、换庚、定庚、过门、拜堂、闹房、回门等成套仪式。
大部分婚俗是相同的,在此不细说,专挑特殊点介绍一下。
媒人不可少:媒人的地位与作用,无论过去与现在,一样重要。
即使是自由恋爱,是没有媒人介绍的。
只要是在农村家里结婚,这个手续是不能减的。
自由恋爱了,准备谈婚论嫁了,家里老人还得给你找一个媒人上门提亲,否则不合礼数、会被邻里看不起。
然后办定婚饭,邀请双方父母、重要亲戚参加。
直到结婚,媒人都自始至终参与,只是事情少了很多。
如果是通过媒人介绍的话,那媒人的地位与作用就很重要了。
双方家庭的相互了解、沟通、矛盾化解等都有得通过媒人来传达。
媒人最重要的时刻就是结婚前一天男方家的晚饭,那是专为媒人准备的,媒人坐上座,男方家的重要亲戚都要来敬酒,这顿饭叫“陪媒”。
吃完饭还得有专人陪媒人打牌等。
因为结婚这天媒人就不重要的,叫“媳妇娶进门,媒人丢过河”之说。
“外婆送亲,多余一礼”:农村吃结婚饭的时间,男女双方是不一样的。
女方家是办早饭,男方家是办午饭。
如果你是女方的亲戚朋友,得一早去。
当然如果是远客、年长的、辈份高的亲戚,都是提前一天到达。
送亲的人选是相当严格的,也有具体安排。
表哥表弟主要挑嫁妆。
至少要有八个人以上,如果表哥表弟少嘛,也可请自己的好朋友来挑,一路挑着嫁妆浩浩荡荡,很是有面子。
细究为什么要表哥表弟挑嫁妆,原来是男方家要给红包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送亲的人还有父母、哥哥妹妹、叔叔等,以前是母亲不送亲的,有“只是嫁女,不是嫁母亲”之嫌,到如今,习惯改了些,母亲可一并送亲,但父亲与母亲用餐时,不得同坐一屋,更不得同座。
爷爷辈的,就不参与送亲了,外婆就更不可能了,隔得太远了。
到现在,外婆还是“懵懂”的代名词。
如果你有说不清楚的,别人会说“怎么跟那外婆一样罗!”。
如果你多此一举,别人会说“那是外婆送亲嘞!”
出嫁必哭:女儿要出嫁那天,早餐后,收拾打扮停当,要摆香案,鞭子(鞭炮)蜡烛钱纸香,油麻(芝麻)豆子姜,一样不能少,鱼肉酒水及水果等供品一应俱全,面对列祖列宗牌位下跪叩三个响头,向列祖列宗告别,从此后就不是这个家的了,到嫁到别家去了。
即所谓“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随即得大声哭出来,以表孝心与感恩。
也是的,如果出嫁很远,多年不能回家看一次的话,想想伤心时刻,想想这个生她养她的家,不哭也是不可能的了。
礼钱:送礼是个难事。
首先得确定你与结婚者或其家庭的关系,确定礼钱,还得随时打听其办婚宴的档次以决定礼钱。
每个参加婚礼的人到达时,有专门的迎宾,放鞭炮迎接,握手让座,上茶上烟。
少坤,引导到收礼台,写礼簿。
送礼者得拿出现金来,让礼簿先生写名字,登记礼钱。
送了多少,周围有很多人看呢!还是城里人好,一个红包,一百二百随你,送多送少别人不知道!写礼簿时,主家得送你一包烟,一个红包。
如果是芙蓉王,你至少得二百元,如果是金白沙,你至少得一百元,如果不送烟,看五十也可。
主家返回的红包一般是十块钱。
吃完饭后,主家还送你一包瓜子花生及糖,还含饮料一盒。
如果是生日宴,改为长寿面一盒。
如果你一时没钱送礼,还可以佘帐的,先写礼簿,注明佘帐,一年之内还上也是可以的。
当然还有很多的礼数与习俗。
如:酒席上碗的摆法、上座的位置、公公避喜啦。
等等。
有些礼数值得延续与尊重,有的礼数也纯粹是热闹,还有些习俗应该摒弃!
婚礼过程,喜庆是最重要的,贴对联、挂红绸,包括搭的帐篷也是红色。
只要是红色即可,不论是什么红色,没人去关心。
下图中搭的帐篷,是红绸缎布,但上面的字是没人关心的,细心的人一看便知是从哪里捡来的,是用横幅拼凑而成的,什么“热烈欢迎上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啦。
想想,城里人不要的许多东东,农村还真用得着。
[后记]写这个标题,仅仅局限于湖南湘阴,即使在湘阴也不尽相同。
街上(不叫城里)与围子里(水环绕的地方,用大堤垒土围起来,又叫垸)、乡里(没水系的地方,有小山包)也不尽相同。
这里只说围子里的结婚习俗。
湖南历来是礼仪之邦,礼数很多,稍不注意,就会违反礼仪与禁忌、没有礼数,进而会说不懂事。
多一些了解,也会多一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