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t v0乙 a2t
t 1.25s
x甲
v0甲t
1 2
a1t2
x0
1.125m
x乙
v0乙t
1 2
a2t2
9.375m
x x乙 x甲 8.25m
故 D 正确。
故选 D。
10. 两辆汽车同时同向从静止出发做单向直线运动,甲车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增大,乙车运动过程中加速
度不断减少。行驶时间 t 后速度都达到 v,则可以判定( )
A. 三艘船都向东运动 B. 甲船向东运动,其余两艘船向西运动 C. 乙船向东运动 D. 丙船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动且速度比甲、乙船的速度都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乙船上 乘客看到丙船和码头都向东运动,说明乙船是向西运动的,丙可能静止也可能向西运动, 但速度小于乙船速度;甲船上的乘客看到乙船向东运动,说明甲船是向西运动的,且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
a.安装好实验器材,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源上。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每间隔 1 个计 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 0、1、2…8 点所示。
第 8 页/共 15 页
c.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各计数点的刻度数值,分别记作 x0、x1、x2……x8。
A. 甲物体做曲线运动 B. 在 t1 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C. 在 t1 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 D. 相遇时,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位移-时间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所以甲物体做直线运动,故 A 错误;
BC.在 t1 时间内两物体 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 B 错误,C 正确;
的 的速度;丙船上的乘客看到甲船向西运动,说明丙船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向东运动,也可能向西运
动且速度比甲船的速度小,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忽略物体的大小和质量,把物体看成一个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B. 速度是描述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D. 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答案】B 【解析】
0.98
(2)请画出 v t 图线。___________
(3) 根据 v t 图线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a ___________ m / 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同组的另一同学用打算用如下方法处理数据:先利用相邻的两组数据分段求加速度:
a1
(x1 x0 T2
)
;
a2
(x2 x1) T2
因为
t0
v0乙 a2
10 s 4
2.5s
x2
1 2
a2t02
12.5m
x1 =
1 2
a1t 2
1 2
4 (2.5)2m
12.5m
x1 x2 12.5 12.5m 0 x0 经过 2.5s ,甲没追上乙,故 C 错误;
D.经过 1.25s,速度相同时,两者相距最远,即
解得 此过程中甲的位移为 乙的位移为 两者相距最远距离为
CD.根据 AB 选项分析可知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故 CD 错误。 故选 B。
x
L
L2
(1
k1 k2
)L
6.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 4kg,且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2 ,现
受到一个向左的推力 F 10N 作用,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 g 10m/s2 )( )
D.图线 斜率表示速度,相遇时,甲的斜率大于乙的斜率,则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 D 错误;
的的 故选C。
4. 矿井中的升降机从井底开始以 5m / s 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运行,某时刻一螺钉从升降机底板松脱,经过 3s 升降机底板上升至井口,此时松脱的螺钉刚好落到井底,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 / s2 ,
A. 8N,方向向左 C. 8N,方向向右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
B. 10N,方向向右 D. 2N,方向向右
f mg 0.2 40N 8N
方向向左。 故选 A。 7. 关于下列四幅图中的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第 4 页/共 15 页
A. 甲图中,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 F1
苏州市实验中学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十月调研测试卷 高一物理
时间 75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卷上)
1.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艘客船在一个码头上的情景图,其中甲船上的乘客看到乙船向东运动,乙船上 的乘客看到丙船和码头都向东运动,丙船上的乘客看到甲船向西运动,那么码头上的人看到三艘船的运动 情况是( )
h1=v0t′
t'=6s
所以螺钉运动的总时间为
t+t'=9s 故 D 错误。 故选 B。 5. 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 k1 和 k2 的轻质弹簧 a、b 串接在一起,a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 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 b 弹簧的 P 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 a 弹簧的伸长量为 L,则(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螺钉松脱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B. 矿井的深度为 45m C. 螺钉落到井底时的速度大小为10 3m / s D. 螺钉随升降机从井底出发到落回井底共用时 6s
【答案】B 【解析】 【详解】A.螺钉松脱时具有与升降机相同的向上的初速度,故螺钉脱落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故 A 错误;
C. 经过 2.5s, 甲追上乙 D. 经过 1.25s,两者相距最远,距离为 8.25m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甲质点 位移表达式为
的x
v0甲t
1 2
a1t
2
x0
将(0,-2m)、(1s,0)、(2s,6m)代入上式,解得
乙质点的位移表达式为
x0 2m , v0甲 0 , a1 4m/s2
9.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从 t 0 时刻起同时出发,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x t 图像如图甲所示。 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的, x v²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5 页/共 15 页
A. t 0 时刻,甲的速度为 2m/s, 乙的速度为 10m/s
B. 甲的加速度大小 2m/s2 ,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4m/s2
A. b 弹簧的伸长量也为 L
C.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2L 【答案】B 【解析】
B.
b
弹簧的伸长量为
k1L k2
D.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1
k2 k1
)L
第 3 页/共 15 页
【详解】AB.两个轻质弹簧串联,弹力大小相等,根据胡克定律可得
解得
F k1L k2L2
L2
k1L k2
故 A 错误,B 正确;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表记录该同学根据各计数点的刻度数值,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你
根据上表中 x5 和 x7 计算出 v6 的值,并填入下表中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符号
v1
v2
v3
v4
v5
v6
v7
速度数值/(m·s-1)
0.34 0.47 0.59 0.72 0.84
B. 乙图中,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C. 丙图中,碗对筷子的弹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图中箭头所示 D. 丁图中,绳的拉力不一定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A. F1 为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A 正确;
B.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 错误; C.图中碗底对筷子的弹力应垂直该处碗的切面斜向上,即接触点与碗心的连线向上,C 错误; D.绳的拉力一定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 错误。 故选 A。 8.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别逐个测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这样便于记录 B. 为使测量更为严谨,应把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 C. 为了便于测量,应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D. 使小车运动的速度尽量小些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测量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时,应该用毫米刻度尺的零刻度对准计时起点,一次读出各计 数点对应的刻度值,然后逐一相减,得到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距离的数值,故 A 错误; BC.纸带上开始时打的点比较密集,点距过小,测量误差较大,故应舍去,找一个适当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故 B 错误,C 正确; D.如果小车的速度太小,纸带上点迹太密集,误差较大,所以小车的速度应适当就好,故 D 错误。 故选 C。
第 1 页/共 15 页
【详解】A.质点是忽略物体的形状大小,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故 A 错误; B.速度是描述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 B 正确; C.若物体做直线运动,如果是往返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故 C 错误; D.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一种可能,故 D 错误。 故选 B。 3.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x-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15 页
B.由运动学公式可得,螺钉自脱落至井底的位移
解得
h1=-v0t+
1 2
gt2
升降机这段时间 位移
h1=30m
h2=v0t=15m
的 故矿井的深度为
故 B 正确; C.螺钉落到井底时点速度大小为
故 C 错误; D.螺钉松脱前运动的时间为 t′,则
解得
h=h1+h2=45m v=-v0+gt=-5+10×3=25m/s
A. 两车的平均速度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一样
C. 乙车的位移可能小于 1 vt 2
【答案】B
B. t 时刻,两车可能相距最近
D. 在 0 ~ t 内,甲乙两车一定不会相遇
第 7 页/共 15 页
【解析】
【详解】AC.根据题意画成两辆汽车对应的 v t 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 v t 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甲、乙两车在 0 ~ t 内的位移满足
符号
x0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刻度数值/cm 0 1.12 2.75 4.86 7.49 10.60 14.19 18.27 22.03
d.分别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 1、2、3……7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v1 , v2 , v3
v7 。
e.以 v 为纵坐标、t 为横坐标,标出 v 与对应时间 t 的坐标点,画出 v t 图线。
变形可得
v2 v02乙 2a2x
所以
x v2 + v02乙 2a2 2a2
v02乙 =12.5
2a2
1 = 12.5 2a2 100
解得
v0乙 10m/s
a2 4m/s2
第 6 页/共 15 页
故 AB 错误; C.乙质点停止运动所用时间为
乙质点 2.5s 的位移为
甲质点经过 2.5s 的位移为
x甲
1 2
vt
x乙
1 2
vt
则甲、乙两车在 0 ~ t 内的平均速度满足
v甲
x甲 t
1v 2
故 AC 错误;
v乙
x乙 t
1v 2
B.由 v t 图像可知,在 0 ~ t 内,乙车的速度一直大于甲车的速度,如果 t 0 时刻,乙车在甲车的后面,
且 t 时刻乙车还没有追上甲车,则 t 时刻,两车相距最近,故 B 正确;
D.由 v t 图像可知,在 0 ~ t 内,乙车的速度一直大于甲车的速度,如果 t 0 时刻,乙车在甲车的后面,
则可能出现 t 时刻前,乙车已经追上甲车,两车相遇,故 D 错误。
故选 B。
二、实验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内)
11.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
a2
(x3 x2 ) T2
……
a8
(x8 x7 ) T2
,然后再求平均值
a
a1
a2
... 8
a8
,并用这个平均值做
为最后的测量结果。你认为这位同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合理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5)若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不能用匀变速直线相关知识求各计数点的速度,但可以用相
应的平均速度 x 表示相应计数点的瞬时速度。这种情况下,从理论上讲,选取的 Δt ___________(选填“越 t小越好”、“越大越好”Fra bibliotek“与大小无关”)。
【答案】 ①. 0.96 ②. 见解析 ③. 3.1 ④. 见解析 ⑤. 越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