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6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
1、药品应按品种、规格、剂型、用途或储存要求分类陈列和存放。

2、不同性质的药品不能混放。

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品与一般药品应严格分开存放,包装易混淆的药品也应分开存放;特殊管理药品应专柜存放;危险品的储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存放于安全的专用场所,并有防暴设备。

3、应有与药品使用规模相适应的库房,陈列药品的质量、包装应符合规定。

4、药品堆垛应留有一定距离,药品与墙、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cm,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30cm,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cm。

5、库存药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品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区为红色,待验药品区和退货药品(待处理)区为黄色。

6、有温湿度储存要求的药品应按规定要求分别储存在冷藏室(2-10℃),阴凉库(20℃以下)的库房内,防止因温湿度原因而发生药品变质。

一般药品储存温度应保持≤30℃,相对湿度应保持在____%-____%之间。

应每日定时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记录,如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在采取措施1-____小时后再复查一次,并加以记录。

7、发现药品质量有疑问应即转入待处理区停用,并交质量管理部门____。

不合格药品应单独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并设红色标记。

不合格
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通过质量管理部门做好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8、储存药品每月进行一次有效期检查,对有效期在____月内的药品应记录库存和用量,有效期在____个月内的药品应及时与各部门和临床医生联系,尽早使用。

9、定期检查储存药品质量并记录易霉变、易潮解的药品,视情况应缩短检查周期,对质量有疑问及储存日久的药品应及时反馈或送药检所检验。

10、药剂科应对仓库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向领导汇报,尽快处理。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2)
目的:
建立健全在库药品管理制度,加强在库药品质量检查,确保在库药品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责任人:
库房管理员。

内容:
1、药品储存的职责是。

安全储存、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2、在库药品必须质量完好,数量准确,帐、货相符。

3、药品保管人员应根据“药品验收记录”,将药品移入相适应的库(区)。

4、药品应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库(区)中,其中常温库10-30℃、阴凉库不高于20℃、冷库2-10℃,相对湿度____%;药品与
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的药品与其他药品应分开存放。

____品、一类精神药品必须严格实行专库(专柜)保管。

同时专库(专柜)必须执行双人双锁保管制度和专帐记录并帐货相符。

5、在库药品实行分区管理和色标管理,统一标准(三色标牌以底
色为准,文字可以用白色或黑色表示):待验药品区、退货药品区为黄色、合格药品区、发货区为绿色;不合格区为红色。

6、库存药品应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垛,并与墙、屋顶、供热管道保持30cΜ的距离,与地面保持10cΜ的距离。

7、库房应每日上午10:00,下午15:00做好温湿度记录,发现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8、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

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定期翻垛。

保持库房、货架和在库药
品的清洁卫生,做好防火、防潮、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工
作。

9、药品上药架前应做好质量检查,发现以下情况时,不得进行销售。

(1)药品包装内有一异常响动和液体渗漏。

(2)、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3)包装标示模糊不清或脱落。

(4)药品已超出有效期。

(5)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有吸潮、发霉等变质现象。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3)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品仓库布置与设施:确保药品储存环境符合GSP(医疗机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

仓库内应设置温湿度记录仪、火灾报警系统、温湿度控制设备等。

2.药品储存区域划分:将仓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药物特性进行区域划分,如常温区、恒温区、冷藏区和冷冻区。

3.药品储存条件: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如温度、湿度等条件,将药品分别储存在相应的区域。

不同类型的药品(如原料药、制剂、中药饮片等)应分开储存,以防止交叉污染。

4.药品储存记录:对每批次进出库的药品进行准确记录,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线索追溯,确保药品的流向可查。

5.药品货架管理:合理利用仓库空间,采用合理的货架布局和标识,对不同类别的药品进行分类摆放,确保易于存取和清晰可辨。

6.药品储存检查:定期对药品仓库进行巡查和检查,包括对温湿度、灭火器等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对药品储存条件的检查,以及对药品有效期的管理。

7.药品库存管理:建立药品库存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库存数量准确,防止过期药品的存放和使用。

8.药品安全管理:加强药品安全管理,建立药品防盗、防火、防潮等措施,保障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以上就是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方面,目的是保障储存的药品安全、质量可靠,并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4)
一、概述
药品储存是指将药品按一定的规定和方法,放置在特定的地点,以达到安全、整齐、方便、有效储存,保证药品质量的目的。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药品储存行为,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本文将从药品储存环境、药品储存设备、药品储存管理、药品储存安全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药品储存环境
(一)温度和湿度
药品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常温药品的存放温度在15-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冷藏药品的存放温度在2-8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在30%-45%之间。

药品储存环境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药品进行分区,并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

(二)光照
光照是一个重要的储存环境因素,某些药品对光敏感,暴露在强光下会引起药物分解、降解甚至失效。

因此,药品储存的地点应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和强光照射,储存柜、架子等设施应具备遮光功能。

(三)通风
良好的通风是保障药品储存环境的重要条件,储存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不宜有异味和霉味,以防止药品吸湿、发霉和变质。

三、药品储存设备
(一)储物柜和货架
储物柜和货架是药品储存的主要设备,应选择具有良好质量、独立密闭性和避光性的储物柜和货架。

根据不同类型的药品,应分区储存,并按照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储物柜和货架。

(二)冷藏设备
一些药品需要低温储存,因此需配置冷藏设备。

冷藏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温度控制功能,并备有温度记录仪,用于监测冷藏环境。

(三)特殊设备
部分特殊药品,如易制爆品、麻醉药品等,需要采取特殊的储存措施,如设置专门的保险柜、密封罐等。

四、药品储存管理
(一)分类管理
药品应按照不同的品类、剂型和特性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药品应分别储存,并严禁混存。

分类管理便于快速找到所需药品,避免交叉污染和品质受损。

(二)标签管理
药品储存容器应贴有清晰的标签,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如有需要,还可以标注储存条件和特殊要求。

(三)定期检查
药品储存管理责任人应定期对储存环境和设备进行检查,包括温湿度、通风情况、储存容器的封闭性等。

并对药品的标签和有效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定期清理
药品储存场所定期进行整理和清理,如清除杂物、灰尘等,保持储存环境的清洁和整齐。

五、药品储存安全
(一)防火防爆
药品储存场所应具备防火防爆的措施,包括使用阻燃材料、设置灭火器和自动灭火系统等。

特别是对易制爆品和易燃易爆品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并加强防火防爆措施。

(二)防盗防窃
药品储存场所应加强安全防范,防止盗窃和非法取用。

可以采用电子锁、监控摄像等安全设备,同时加强巡查和监控,确保药品安全。

(三)防止交叉污染
不同类型、性质的药品应互相分隔,避免交叉污染。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应采取相应的包装和封闭措施,以防止外界微生物、灰尘和异物的污染。

(四)法规合规
药品储存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品储存规范,了解药品储存的专业知识,做到合规经营。

六、总结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对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药品储存环境应具备适宜的温湿度、光照条件,通风良好;药品储存设备应选择合适、质量良好的储物柜和货架等;药品储存管理应分类管理、标签管理、定期检查和清理;药品储存安全要防火防爆、防盗防窃、防止交叉污染等;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保证规范经营。

通过规范的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可以保证药品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医疗卫生机构和患者提供优质的药物服务。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5)
是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实施科学合理的药品储存管理,以下是药品储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药品储存场所要求:药品储存场所应具备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的条件,如具备足够的空间、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2. 药品分类储存:按照药品的性质、用途和特殊要求,将药品进行分类储存,避免混淆误用。

3. 药品储存容器:选择适合药品特性的储存容器,如避光瓶、防潮袋等,确保药品包装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4. 温湿度控制:药品储存场所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药品受潮、遇热或冻结等情况,一般要求温度在2-8摄氏度、湿度在30%-70%之间。

5. 包装检查和标签管理:定期对储存的药品进行包装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同时要进行药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等标签的管理和更新。

6. 药品货架管理:按照药品的有效期和使用频率,合理安排药品摆放的位置,确保新进药品放置在后面,保证先进先出的原则。

7. 药品库存管理:建立合理的药品库存管理制度,根据临床需求、库存量和有效期等因素,合理确定药品的采购和使用计划,避免药品过期或库存不足。

8. 药品储存记录:建立完整准确的药品储存记录,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进货日期、销售日期、库存量等信息,方便进行药品管理和监控。

9. 定期检查和清理:定期对药品储存场所进行检查和清理,清除过期、破损、变质等药品,确保药品储存环境的清洁和整齐。

10. 药品安全防护:加强药品安全防护,如对易制毒药品要做好安全管控措施,做好锁柜、记录和审核等工作,防止药品被盗窃或滥用。

以上是药品储存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不同单位和药品类型可能会有些细微差异,具体实施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6)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储存环境要求:药品储存室应建立在通风良好、湿度适宜、温度稳定的地方。

药品储存室内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灰尘、虫害等对药品的污染。

2. 药品分区管理:按照药品的性质、用途和储存要求,将药品进行分区管理,防止不同种类的药品混放,避免发生交叉污染和混淆使用的情况。

3. 药品货架管理:建立药品货架标识和定期盘点制度,对于不合格或者过期的药品及时清理和处理。

合格的药品应按照适当的方式和位置储存,保证易取用、易检查、易分辨。

4. 药品进货管理:建立药品进货的记录和核对制度,对进货的药品进行验收和审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来源可靠。

5. 药品库存管理:建立药品库存控制和监测制度,定期检查盘点库存,保持库存数量的准确性,避免库存过多或过少。

6. 药品保质期管理:对每个药品进行保质期的记录和管理,及时处理过期药品,防止使用过期药品造成风险。

7. 药品标识管理:对每个药品进行标识,包括药品的名称、批号、有效期等信息,以便于药品管理和使用。

8. 药品管理人员培训:对药品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药品管理的认识和技能,确保药品储存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药品储存的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