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教学设计: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联系概念的理解。
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联系的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联系观点的认同,使学生认识到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学生对联系观点的信仰。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态度,使学生能够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片面看待问题,要全面、发展地看待问题。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为主题,围绕联系的概念、特征、方法论等方面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联系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阐述联系的含义,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联系的存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对联系观点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概念和观点。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政治学科的学习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然而,在理解联系的概念和特征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导入,引发学生对联系现象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将联系观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联系的含义和特征。
-采用图示、表格等直观手段,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联系的方法论。
3.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教学设计: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联系的含义,掌握联系的特征,如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等,并能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社会现象。
2.掌握联系的方法论,学会从联系的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联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如“互联网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等,引发学生对联系概念的思考。
2.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联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些实例中的联系具有哪些特点?联系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提醒学生关注联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探索联系观点的内涵,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联系观点,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其中包含的联系特征及其影响。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逻辑清晰、分析深入。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运用联系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深入挖掘联系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联系观点的认同,使学生认识到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联系的含义、特征(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以及联系的方法论。
2.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联系的含义和特征。
-阐述联系的方法论,如如何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结合课本内容,讲解联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具体表现。
1.对联系的理解较为表面,难以把握联系的内在规律。
2.在分析问题时,容易陷入片面、孤立的观点,缺乏联系的整体观念。
3.缺乏将联系观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导致理论脱离实际。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1.以生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联系的含义和特征。
2.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联系的整体观念。
3.强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现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一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等特征,并能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
-掌握联系的方法论,学会从联系的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联系现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方法指导,提高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方法指导,教给学生如何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问题。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情感教育,渗透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联系观点。
-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课后拓展,巩固提升:
-布置与联系观点相关的课后作业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联系观点运用到实际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联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联系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联系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联系概念的理解。
1.作业完成时间:请同学们在下一节课前提交作业,以便教师批改和反馈。
2.作业质量:要求字迹工整、语言表达清晰,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有理有据。
3.作业提交:请按照规定格式提交作业,便于教师查阅。
2.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题。
-教师批改练习题,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反馈,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联系观点的认识。
2.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联系的含义、特征和方法论。
2.针对本节课所学的联系方法论,设计一道应用题,要求运用联系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题目自拟,解题过程要求条理清楚、步骤详细。
3.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与联系观点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如《系统思维:联系与变革》等,要求撰写一篇阅读心得,不少于800字,谈谈你对联系观点的理解和感悟。
4.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话题:“联系观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每组整理出不少于5个应用实例,并分析其联系特征和意义。每组提交一份小组讨论报告。
5.观察日记: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运用联系观点进行分析,记录在日记中。持续一周,每天至少记录一个实例,并写出自己的思考。
6.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联系观点运用到实际中,如参与环保活动、社区服务等。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不少于1000字,内容需包括实践过程、联系观点的应用及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