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调理上热下寒体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交流群里面询问上热下寒的朋友比较多,今天特来说说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有上热下寒?
时代发展坐办公室的越来越多,每天眼睛不停的看电脑、看手机屏幕,嘴里不停的嚼零食,各种奶茶、饮料,大脑中操不完的国家大事。
一天下来唯独没走出过办公室半步,甚至连椅子都没挪动,厕所都懒得去!!
坐的时间长了,有的人会发现,腰以下到屁股甚至到大腿都是冰凉的,这就是久坐导致气血不通。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的根本原因是中焦不通。
心是人体的太阳,向下照耀温暖我们的五脏六腑,尤其我们的肾。
这样肾水才能蒸腾反过来滋润我们的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人体最中间的脾胃堵住了,这个阳光就没办法照射下去,它的热量只能重新往上走,一直走到我们的头面部,形成各种上火的表现。
中医把这种情况叫“心肾不交”。
为什么会出现中焦不通?
除了上面所说的久坐,还有一个就是现代人的饮食,尤其喜欢各种寒凉的食物,让脾胃成了一个冰疙瘩。
上热下寒有哪些症状?
上热:经常上火,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眼睛干涩,流鼻血、头痛、出痘等等。
下寒:手脚冰凉、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软、小腹冰凉、宫寒、痛经、尿频等等。
舌苔:舌尖红、舌根发白。
知道了上热下寒的主要原因是中焦不通,心肾不交。
所以在治疗上我们要打通中焦脾胃,让火下来,水引上去。
临床上交泰丸、乌梅丸、甘草泻心汤等都是常用的方剂,可以根据具体症状辨证论证。
下面我们来看看艾灸对上热下寒的调理方法。
取穴: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中脘的位置就是人体的胃,可以很直接的作用于脾胃打通中焦,足三里、三阴交是下肢的穴位可以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且足三里和三阴交又归属于脾经和胃经,这样可以再次助力中脘打通中焦。
如果小腹冰凉可以配神阙、关元。
中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四寸。
三阴交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其他方法:
1、乌梅陈皮饮
组成:乌梅、陈皮、茯苓等
做法:
1、所有食材放入养生壶
2、加入适量清水,煮20分钟,焖5分钟即可
也可用保温杯泡20-30分钟后代茶饮,煎煮效果更佳,亦可加入冰糖增加口感。
本饮适合上热下寒,且经常熬夜或生气等引起肝血不足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