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二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我眼中的梁启超
“少年强则强,少年富则富。
”
那强有力的语句出自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奋斗,去拼搏。
从进京赶考的“公车上书”到变法图强的“百日维新”,这个知识青年立志要救中国于水火之中。
变法失败,捕杀维新人士。
懂得变通的梁启超逃到国外,没有人说他是怕死,因为他为国家之崛起保存了力量。
十余年的清王朝覆灭,他终于回到故土。
回国的他并未隐姓埋名,而是在教育方面继续做贡献。
但天不遂人愿,疾病又降临在这位老人身上。
这位老人患上了尿毒症,左肾病变,尿中带血。
有人劝他去看中医,也有人建议他去国外,但都被他拒绝了,而他选择了北京协和医院。
所有人都对老人的选择十分不解,而只有梁启超自己才知道原因。
他曾经在国外居住十余年,深刻感到了西医之重要。
西医有很多优点,快速机动性强,因此,中国要发展、要强大就离不开西医。
但当时在国人眼中十分神秘恐怖,这便给西医在中国的传播造成了巨大的阻力。
若要让利国利民的西医发展,就必须消除人们这种心理。
他便基于这种目的,进入中国最早的西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梁启超住院检查,医生决定为他摘除病变的肾。
手术很成功。
然而他的病情非但未见好转,反而加重了。
他只好去医院复查,结果让所有人吃惊,他的健康的肾被摘除而保留了一个病肾。
医生的疏忽酿成一起医疗事故。
所有人都在等着梁启超去控告协和医院。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又十分平静地住进协和医院,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默默宽容地接受了一切。
他知道自己去告医院会有什么后果:中国接受西医至少要推迟十几年。
而他的生命却只能依靠药物维持。
他的宽容大度让所有人都敬佩,而他那颗为人民、为国家宁愿牺牲自己的爱国之心,也被代代传颂。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梁启超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
一、学习目标
1.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凸显人物个性的手法。
3.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
二、作者连线
学贯中西的“雅人”——梁实秋
梁实秋(1902—1987),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
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曾追随康有为参与“百日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
辛亥革命后,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
后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又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
晚年任清华大学研究员教授,一生著述达千万字,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三、背景探寻
维新失败,专注学术
1922年3月10日、17日、24日,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
梁实秋先生有感于“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写下了对那次演讲的评论性文章,表达了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四、文体知识
演讲词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演讲词的特点:①针对性。
撰写演讲词,要考虑听众的需要,讲话的题目应与现实紧密
结合,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听众所关注的事情,所讲内容的深浅也应符合听众的接受水平。
同时,演讲又要注意环境气氛,既要注意当时的时代气氛,又要了解演讲的具体场合。
不同的场合,演讲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讲法。
②鲜明性。
演讲的内容不能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还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阐明自己的见解。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均应做到立场鲜明、态度明确,不能含糊。
③条理性。
要使讲话易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否则,所讲内容虽丰富、深刻,但散乱如麻,缺乏逻辑性,亦会影响讲话效果。
④通俗性。
演讲的语言,总是说来应该通俗易懂,明白畅晓。
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句子不要太长,修饰不要太多,不宜咬文嚼字,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
同时,也应该讲究文采,以便雅俗共赏。
⑤适当的感情色彩。
演讲既要冷静地分析即晓之以理,又要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即动之以情,这样才能使讲话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五、归纳整理
1.字音
①戊戌..
(wù xū) ②显宦. (huàn) ③莅.校(lì) ④叱咤..
(chì zhà) ⑤谦逊.(xùn) ⑥激亢. (kàng) ⑦精悍.
(hàn) ⑧酣.畅 (hān ) ⑨箜篌.. (kōng hóu) ⑩蓟.
北(jì) ⑪弥.漫(mí) ⑫淋漓..(lín lí) ⑬涕泗..
交流 (tì sì) ⑭迥.乎不同 (jiǒng ) 2.字形
⎩⎪⎨⎪⎧ 拭( shì ) 拭泪试( shì
)试验弑( shì
)弑君 ⎩⎪⎨⎪⎧ 宣( xuān )宣纸渲( xuàn )渲染喧( xuān )喧闹 ⎩⎪⎨⎪⎧ 履( lǚ )步履屣( xǐ )敝屣 ⎩⎪⎨⎪⎧ 健( jiàn )稳健键( jiàn )关键
3.词语
(1)偶然·偶尔
【辨析】 两者都表示不经常,但着重点不同。
“偶然”着重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然”相对;“偶尔”着重于数量、次数少,跟“经常”相对。
【运用】 ①最新一期的美国《塑性》杂志指出________运动会更伤身,其程度无异于暴饮暴食。
②一起起“要命”快递事件不能仅看作是孤立的________事件,其背后折射出我国快递物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
答案①偶然②偶尔
(2)启迪·启发
【辨析】两者都有“开启、使人明白”的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
“启迪”指开导、启发。
只用于书面语中。
“启发”指不是直接指出结论,而是通过一定的事例或事理,打开思路,引起联想,使发现并领悟。
常说“启发性”“启发式”。
【运用】①这些经验________我们在制定住房政策时要用长远的眼光。
②煤海不仅成为他诗歌的源泉,也成为他心目中一切美好的象征,取之不尽的人生________。
答案①启发②启迪
4.成语
(1)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2)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3)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也说博闻强志,博闻强识(zhì)。
(4)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一、合作探究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梁任公先生的外貌的?这些描写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文字不多,仅一句“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风神潇洒”“光芒四射”描绘出一位充满活力、神采奕奕、充满自信、满腹经纶的学者形象。
可以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
“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就是夸饰,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2.课文最后一段中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你怎么理解“热心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热心肠”指梁先生是一个感情真挚、丰富的人。
文中说他演讲时“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②“热心肠”还指梁先生的真实。
他善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表现在人们面前,不做作,不掩饰。
从三个地方可以看出:他背诵忽然记不起下文时,“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他讲杜氏时“于涕泗交流
之中张口大笑”;他讲《桃花扇》时“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他掏出手巾拭泪”。
③“热心肠”还指梁先生是一个怀有炽热的爱国心的人。
他用他的学术、用他的演讲、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困惑中的学生,指明了他们的学路,以至于文中说道“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可见,文中所说的“热心肠”并非是指帮助别人,而是指他用一腔热血、一腔爱国热情和他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来感染人、教育人、熏陶人。
3.请结合全文回答:为什么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并笔而记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首先是因为梁任公的演讲非常有特点:①开场白非常独特而有个性。
②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洪亮而激亢。
③演讲的内容在笔写的讲稿之外能大段背诵,而且对他所讲的古诗或戏曲非常投入,几成戏剧表演。
④先生的表情,酣畅淋漓,变化之至。
其次是因为梁任公这个人非常有特点: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气质潇洒,眼神犀利,以至于“光芒四射”。
再次是演讲时一点也不刻板,而是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这样的演讲怎能不引人入胜、令人难忘呢?
4.本文的情感表达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
作者对梁任公的情感有敬仰之情、欣赏之情、赞美之情。
本文的情感表达有如下特点:一是直接的表达。
如开篇“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说的是当时青年学生对先生的景仰之情,其实也是代表作者的心情。
二是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如开篇“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中的“幸运”“欢喜”都是表达心情之词,也就是说文章既叙事又写心情,表达了一个听课学生对讲课老师的崇拜之心。
三是完全含蓄的表达。
如“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没有表露作者心情,但读者仍能从这样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一种心情、一种感情。
5.有人认为尽管文章开头交代“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但在文章中,作者也暗示了梁任公先生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感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一:我不同意。
因为从文章里看不出晚年的梁任公先生有什么政治热情,通篇讲的
都是他的学术成就。
观点二:我同意。
从演讲中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已经将自己当做作品中的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授课生动投入,更是因为他的爱憎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此次演讲写于民国十年左右,当时的中华大地生灵涂炭。
所以,我认为梁任公先生在讲演中流露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感情。
二、归纳总结
图解文章
主旨探微
本文以一千字的篇幅,生动而饱含深情地记述了梁任公的一次演讲,通过对梁任公先生的外貌、神情、语言等描写,成功刻画了一位学术界的风云人物,表现出梁任公先生是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一、百变素材
1.学识与胸怀
梁任公先生以他的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怀折服了听众,也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后人。
学识会让一个人厚重深刻、谈吐不凡、出口成章。
有学识者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人如坐春风;如黄钟大吕,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
会增长你的见识,净化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提高你的人生境界。
学识与胸怀往往是孪生姐妹,学识会开阔你的视野和胸怀,让你纵观古今,放眼中外,以天下为己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学做一个博览群书、修养身心的人吧!
2.追求真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梁启超在这一点上堪称后学者的榜样。
梁在戊戌变法期间,基本上还是康有为思想的鼓吹者。
但流亡日本,特别是接触孙中山之后,他逐渐由保皇变为激进,成为改良主义知识分子中最有号召力的领导者。
1917年5月张勋复辟时,梁当即发表通电反对,指出:“此次首造成逆谋之人,非贪渎无厌之武夫,即大言不惭之书生。
”所指书生即他的老师康有为。
老师固然应敬爱,但老师逆
潮流而动之时,就应该捍卫真理,批判老师的错误。
康有为参与张勋复辟事败,杜门忏悔,也显示了梁启超所为的正确性。
不盲从,辨是非,“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每一个有为青年都应如此。
二、技法学习
白描手法
本文突出梁任公的学识、神采、气质,不是抓住他的整个人生来写,而是写片段的记忆与印象,如同摄像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奇特的开场白、激情的表演、风趣的演说。
运用极其俭省的白描手法,生动传神地点染集中表现人物光彩的一面。
白描手法就是不用华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也不精雕细刻、大事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运用白描要注意:①要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②要用简练的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做真实的勾画。
③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做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
迁移运用
请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个片段,描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物,要求突出人物的特征,7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一】
我喜出望外,抬头一看,一位约30 岁的年轻人,身着雨衣,脚穿皮鞋,长长的脸上,有许多小疙瘩,眼睛显得过小,皮肤十分粗糙。
【示例二】
修鞋匠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嘴里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
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
三、考点链接
分析人物形象
在本文中,作者不仅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动作和神态,以此正面描写刻画出梁任公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更用听者的感觉和背景等侧面描写来刻画先生的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文学类文本的关键。
文学类文本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这一切都是为了刻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
我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我们在阅读文学类文本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①文学类文本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
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
1.重视文学类文本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
3.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
4.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概括人物形象万能公式:
1.总体所处的社会阶层。
2.具体性格特点。
3.文中哪些信息体现这一特点。
(举例)
4.阐析。
(文中信息与人物性格建立联系)
【对点训练】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同步演练]中第8题。
四、悦读心赏
痴于学问,热在心肠
——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写他的文章可谓不计其数。
他的文章文采斐然,思想独到;他的人品刚正不阿、清高自守;他的经历坎坷波折、一言难尽。
要写好他,谈何容易!但是梁实秋做到了,他为我们活画出了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让人读其文,如观其人,听其声,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写人,首先要确定写他哪些方面的内容。
写梁任公,就可以写经历,写外貌,写文才,写人品,写思想,写琐事……试想梁实秋都用大量笔墨写出,则不但浪费笔墨,也会让读者读得困乏了。
梁实秋抓住梁任公是一名痴
爱文学,造诣很深的大学者这个主要特点,专心写出他是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
这样就做到了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有了中心,选择的素材自会有目的,有条理。
“有学问”,就写他“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文采”,就写他写稿子“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有热心肠”,就写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大汗淋漓,状极愉快”。
以上三方面,相辅相成,有学问,才能有文采。
具备以上两点之后,要成为真正的文学大家,就不能没有对文学的痴爱,即“热心肠”。
写什么是前提,怎样写才是关键。
和生活中一样,人物第一次亮相非常关键,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好不好,就看你写外貌的水平如何。
你看,梁任公出场时,是一个“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梁实秋写得非常生动逼真,活画出了一位潇洒不羁的大学者的气度神韵。
“短小精悍”,而不用“五短身材”,“秃头顶”是聪明绝顶,“宽下巴”是善于言辞,“肥大的长袍”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穿着,正合梁任公的身份、年龄。
他的动作真是风度翩翩、“步履稳健”,证明其人从容不迫、悠闲自然;“风神潇洒”,年岁虽长,不改大才子本色,“左右顾盼,光芒四射”,眼睛炯炯有神,智慧和灵气一看便知。
这是一个经典的亮相。
着墨不多,不超过四十字,却字字让人遐想,让人如见其人。
写人,就该这样,不重其形而重其神,抓住外貌的主要特点,忽略其他不重要的部分,才能让人活起来。
写好人物,还需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梁实秋写梁任公,也采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
“眼光向下面一扫”,“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掏出手巾拭泪。
”“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大汗淋漓,状极愉快”……
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但极具画面感,而且紧紧扣住人物性格“热心肠”,没有热心肠,
怎会来手舞足蹈,时而痛苦时而大笑呢?我们仔细来看这样一处描写,“他背不上来,就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这个看似奇怪的动作,这个普通教授不会出现的动作,恰恰表现出了梁先生的“可爱”,表现出他的认真。
再看一处:“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掏出手巾拭泪”,一位教师在讲台上哭泣,一般来说是丢脸的事情,可是偏偏是这样的细节,表现了梁任公的“痴”“热”,他不是一位照搬讲义的教授,而是用心灵来教书的教师,是在教育中渗透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的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