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回忆我的母亲》(同步习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
1.下列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②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③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④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⑤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A.①⑤④③②B.⑤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答案】D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这是一个记叙文语段,全文都围绕劳动展开,主要写“我”跟随母亲学习劳动,而③句“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写的是母亲的劳动,和整个语段表达内容联系不是那么紧密,显然是承接上文的表达,因此应放在段首;接下来的语段按照时间顺序在写,①句里的“四五岁”早于其他句子的时间,因此在③后面;④句写放学后参加劳动,②句则突出部分季节逐渐扩大劳动时间,时间范围逐渐扩大,因此④在前,②在后;⑤句的“这个时期”即是总结上文,所以应该放在段尾。
正确的排序为③①④②⑤;
故选A。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春伊始,浯溪公园内一片生机盎然,前来游园和探访神秘碑林的人络绎不绝
....。
B.生活告诉我们,那些为富不仁
....的人,最终不会有好结果的。
C.爷爷待人宽厚仁慈
....,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他是我精神上的导师。
D.母亲不仅吃苦耐劳,还是一个安居乐业
....的妇女。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使用正确;
B.为富不仁:要聚敛财富便不会讲仁慈。
指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毒。
使用正确;
C.宽厚仁慈:宽仁慈爱,宽容厚道。
使用正确;
D.安居乐业: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
不能形容人的性格,用错对象;
故选D。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的河源天气爽朗,舒适宜人,是一个适合开展户外活动的季节。
(将“秋天”和“河源”
调换位置)
B.学校拟在世界阅读日举办读书达人风采大赛,展示和推广当代少年风采。
(删去“和推广”)C.这次检测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我们平时努力学习。
(把“关键在于”改为“取决于”)D.通过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让我们体会到朱德母亲任劳任怨的伟大品格。
(删去“通过”
或者“让”)
【答案】C
【详解】C.有误,“这次检测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我们平时努力学习”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去掉“否”或在“努力学习”前加上“是否”;
故选C。
4.下面是学习委员发言稿的节选内容,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①孝亲,不仅是对父母的物质供养,更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慰籍。
父母一生任劳任怨,他们用仁慈和宽厚陪伴子女成长。
子女应时常慰勉.他们,陪伴他们。
②时光不缀,岁月如梭,我们对孝亲敬老的坚守从未改变。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阶
段,使弘扬孝文化具有了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携.手,共同传承这份美德,让孝亲敬老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与荣光。
(1)请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慰勉.(miǎn mǎn)携.手(juàn xié)
(2)你发现发言稿中有两个词语书写有误,请找出来并修改。
改为改为
(3)发言稿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案】(1) miǎn xié
(2) 慰籍慰藉不缀不辍
(3)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使弘扬孝文化具有了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或: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弘扬孝文化具有了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慰勉(wèi miǎn):指慰劳勉励。
携手(xié shǒu):手拉着手,比喻共同做某事。
(2)本题考查字形。
慰籍——慰藉,其意思是安慰。
不缀——不辍,其意思是不中止,不停止。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使弘扬孝文化具有了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此句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或“使”。
5.阅读《回忆我的母亲》选段,回答问题。
①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②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③她的性格(甲)(A.和睦 B.和蔼 C.和气),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④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乙)___(A.和睦 B.和蔼 C.和气)。
⑤母亲同情贫苦的人一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⑥她自己是很节省的。
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⑦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甲乙。
(2)“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3)对这段文字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写家人及母亲的勤劳、俭朴和仁慈。
B.写母亲勤劳、俭朴的品德和对“我”的影响。
C.写母亲勤劳、俭朴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对“我”的熏陶。
D.写“我”对母亲教育培养之恩的感激之情。
【答案】(1) B A
(2)排比
(3)C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和睦:形容相处融洽,没有争吵;和蔼:形容态度温和、使人感到很亲切;和气:形容态度友好。
甲处:文中是说母亲为人勤劳,性格温和,因此用“和蔼”,故选B。
乙处:文中是说长幼、伯叔、妯娌之间相处得很好,因此用“和睦”,故选A。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
语句“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连用三个“……的……”句式,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3)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根据结尾“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可知,这段文字主要写母亲勤劳、俭朴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对“我”的熏陶;
故选C。
6.字音、字形
(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厌恶.(wù)管束.(sù)广漠.(mò)质.问(zhì)
B.责.罚(zé)眼翳.(yì)调.度(diào)轻薄.(bó)
C.庶.祖母(zhé)嬉.戏(xī)抽屉.(tì)野蛮.(mán)
D.文绉.绉(zōu)绰.号(chuò)牢骚.(sāo)宽恕.(shù)
(2)为下列句子选择一个准确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我母亲待人最(A.慈详B.仁慈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②在这(A.广漠B.茫茫C.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A.约束B.管理C.管束)过我。
③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A.请B.找C.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答案】 B B A C C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A.管束.(sù)——(shù);
C.庶.祖母(zhé)——(shù);
D.文绉.绉(zōu)——(zhōu);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
①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善安详;
仁慈:仁爱、慈善;
仁义:仁爱和正义。
句中形容母亲待人,应用“仁慈”。
故选B。
②广漠:广大空旷,如同沙漠;
茫茫: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广大:区域宽阔而弘大。
第一处形容“人海”,应用“广漠”。
故选A。
约束: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围;
管理:经管,料理;
管束:约束,使不越轨。
根据语境“没有一个人……过我”,应用“管束”。
故选C。
③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找:寻求,想要得到;
央:恳求。
语境应是母亲恳求一位邻舍本家帮忙,故选C。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朱德
①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
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
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
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
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②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
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
③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
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④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⑤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
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⑥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7.结合加点的词,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
..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
..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8.选文第①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出现了两个“永远”,请结合语境说说两个“永远”中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9.在选文的第①自然段和第②自然段中,作者分别引用了侄儿和外甥的家信有什么作用?10.在1944年4月10日锺太夫人的追悼大会上,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读完本文后,请你也为朱德的母亲写一副挽联,以沉痛哀悼锺太夫人的逝世。
【答案】7.示例:期望:希望;等待。
依然:依旧。
写母亲等待儿子为之努力的中国民族解放事业获得成功,理解、支持儿子的事业,依旧勤苦持家、生活朴素。
这两个词表现出母亲的通情达理、深明大义。
8.第一个“永远”写出母亲对献身革命事业的儿子的想念,是对儿子工作的巨大理解和支持;第二个“永远”表达了作者对年迈母亲的牵挂和惦念。
9.示例:引用了侄儿的家信,侧面写出母亲对作者的思念;引用了外甥的家信,侧面突出母亲热爱劳动,晚年也不辍劳作。
10.示例:上联: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下联: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葆好家风。
【解析】7.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
结合“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可知,“期望”一词在这里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所从事事业的深刻理解与支持,同时也展现了她对中国民族解放事业的深切期盼。
这个词不仅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信任和鼓励,还反映了她作为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希望。
通过“期望”,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内心的热忱和坚定,她虽然身处农村,但心系国家,与儿子在精神上是高度一致的。
结合“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可知,“依然”一词则强调了母亲坚持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通过“依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在艰难时世中的坚强与乐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着儿子的革命事业,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第一个“永远”出现在“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中,这里“永远”蕴含的是母亲对儿子深沉而持久的想念。
母亲虽然年事已高,但她对儿子的爱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减弱,反而因为儿子献身革命事业,无法常伴左右而更加深切。
这种“永远”的想念,不仅是对儿子个人的思念,更是对儿子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的巨大理解和支持。
它体现了母亲无私的爱和崇高的家国情怀,她知道儿子在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因此她的想念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第二个“永远”则出现在“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中,这里的“永远”则表达了作者(即朱德)对母亲的深深牵挂和惦念。
作者虽然身处革命前线,但心中始终挂念着年迈的母亲。
他知道母亲在家中独自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这种辛劳和孤独让他倍感心疼。
因此,“永远”的想念中,既有对母亲身体健康、生活安好的关切,也有无法尽孝于母亲膝下的愧疚和遗憾。
这种“永远”的想念,是作者对母亲深沉情感的体现,也是他作为儿子对母亲无尽的爱与责任的表达。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①段中“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的内容可知,引用侄儿的家信,其作用在于从侧面写出了母亲对作者的深切思念。
信中提到“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这样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母亲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弱,但她对儿子的思念却愈发强烈。
这种通过第三人的视角来展现母亲情感的方式,更加真实、动人,让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结合②段中“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
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可知,引用外甥的家信,从侧面突出了母亲热爱劳动、晚年也不辍劳作的精神品质。
信中提到“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更突出了她在晚年依然保持着对劳动的热爱和坚持。
这种精神品质是母亲留给作者及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作者在文中想要传达的重要信息之一。
10.本题考查对联。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
它是对死人的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挽联要有真实性、不能把挽联写成通用联,挽联即是办理丧事或祭祀先人时所要用到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的作用是哀悼逝去之人,表达对逝去之人的一种敬意与怀念等。
解答时,要围绕母亲勤劳、深明大义、苦心教子等方面进行拟写,表达对锺太夫人敬仰、悼念。
示例:
上联:勤耕不辍育英才,母仪典范昭日月。
下联:忠孝两全兴家国,德泽长流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