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设计非洲歌舞音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鼓乐》教案
一、教学理念:
1、体现以审美为核心,注重艺术实践,通过聆听、讨论、演奏、创编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感受鼓乐之美,加深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感悟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鼓”为主线,从听鼓——赏鼓——用鼓——玩鼓四个方面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属于、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3、通过对鼓乐节奏的逻辑重音改变,以及各种器乐的加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非洲鼓乐。
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少,同时由于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甚少。
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鼓乐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鼓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非洲鼓乐的应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于是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布隆迪《鼓舞》从《鼓舞》中体会音乐鲜明的节奏特点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也从中获得鼓乐的节奏特点一:整齐节奏;在欣赏加纳《鼓乐》从中体会鼓乐节奏的特点二:跨节奏。
让学生能从愉悦的体验中了解鼓乐魅力。
为了达成目的我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教师实践演奏,学生实践体验。
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从欣赏中提炼节奏,并初步感受非洲鼓乐中强烈鲜明的节奏特点。
2、通过对鼓乐节奏参与,感受非洲鼓乐的风格,特点。
3、初步了解非洲鼓乐中两种节奏呈现形式,整齐节奏和跨节奏。
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整齐节奏和跨节奏的演奏方式。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与体验,让学生能初步感受非洲鼓乐文化的独特的魄力。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从欣赏中了解非洲鼓乐的节奏特点;以及表现作用。
五、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跨节奏,并以跨节奏的方式表现鼓乐特点。
六、教学方法:探究法;实践法;示范法
一、导入
1、观看视频《秦王点兵》引出鼓。
2、播放《非洲鼓舞》,问:看了视频,听了这段音乐,同学们觉得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将会到什么地方?好,就让我们走进神秘的非洲大陆,去聆听那古老而纯朴的原始音乐。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热情、奔放,充满激情),是什么让音乐如此热烈,奔放呢?(鼓)确切的说应该是非洲鼓,其实非洲鼓在非洲运用非常广泛,在非洲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他们的宴会上会用到非洲鼓乐(ppt展示)娱乐中(ppt 展示),在祭祀活动中会用到(ppt展示),既然非洲鼓在非洲运用这样广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非洲鼓乐。
3、揭示本节课的课题
看到这课题同学们想了解到什么?其实同学们心里面都有很多疑问,通过这节课能不能为同学解决你们心中的某些疑问。
在非洲,多数音乐都离不开鼓,鼓乐是最为流行,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音乐形式。
非洲鼓乐就是这节课所要具体研究的音乐对象。
二、感受非洲鼓的韵律
1、介绍非洲鼓的种类
非洲鼓种类众多样式不一,大小不同,但归根结底有这三种鼓:椭圆形的称为康佳鼓,圆柱形的叫墩墩鼓,最常见的是金贝鼓。
介绍非洲鼓——坚贝鼓;坚贝的拼写来自法语,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金贝鼓。
请同学们注意老师的击鼓方式,你会发现鼓面不同的位置,音色有何不同?(中间更重边缘更轻)
非洲鼓演奏方法:它有三个基本音,第一个音是低音(bass):用全手掌,击打鼓的中央位置,(拍打4下)第二个音是中音(tone):用半手掌,手指并拢,击打鼓的边源(拍打4下)第三个音是高音(slap),同样是半手掌,但是手指要分开一点,击打鼓的边源,(拍打4下)分别敲击出高、中、低音2次。
请同学们也用全手掌和半手掌在我们的腿上做练习,好吗?
3、练习简单的鼓乐。
好,让我们让试一试吧,B表示是低音,T表示的是中音。
引导学生逐条练习后,第一二条反复三遍,第三条反复四遍结束。
这三条节奏都很简单,如果我们把三条节奏同时进行,那么,我们就立刻能感受到来自非洲的那种律动和韵味。
三、探索非洲鼓的文化
我们一定不能小看这个非洲的原始乐器,在它的背后,还蕴藏着许多丰富多彩的非洲鼓文化,鼓辐射到了非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具实用性的就是传递信息了。
(一)信息传递:
1、介绍说话鼓:如果你在丛林走失了,非洲的原住民就会用鼓声指引你走出丛林。
那么,试想一下,原住民会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指引大家呢?非洲鼓总是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它很神奇,会说话。
这种鼓的外形象沙漏计时器,两头大,中间小,两边的鼓皮用绳子连在一起,演奏时放在腋下,用一根弯弯的鼓锤敲击,想象一下,如果我把绳子夹紧,鼓面会怎么样,声音会怎么样?反之如果我把绳子一松,声音
就变低,用这种高高低低的声音变化,就可以模仿当地土著人简单的语言。
那么说话鼓是怎么说话的呢?请看一段视频。
2、根据故事情境创作鼓乐节奏。
十七世纪,葡萄牙人在非洲到处抓黑人当奴隶,原住民就是用这样的鼓语一个接一个准确无误的传“话”。
让大家安全逃离的。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鼓电报术”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1、用简单的节奏表达故事意思。
2、传“话”时,节奏要清楚准确。
分组进行讨论,选择最优的方案,全班同学进行演绎。
看来,要准确无误的传送鼓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而在非洲,他们能将鼓声传到15公里之外,2小时就能传到100英里的地方,真是不简单哪!
除了传递信息之外,非洲鼓还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二)文化传承
介绍“格里奥”:在西非,很多地方没有文字,各代的历史以及统治者的姓氏家事,都要通过一种叫格里奥的民间艺人,靠他们的记忆和口头传授得以流传下来。
这种格里奥有点像中国的数来宝,山东快板,只不过手中的乐器变成了非洲手鼓,我们可以通过非洲鼓乐了解到许多独特的文化现象。
而这种文化现象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各种各样的仪式。
(三)各种仪式
在非洲,鼓声是陪伴着人的降生、成长和死亡的,因此,他们的出生仪式,割礼成长仪式,结婚仪式等等,都有鼓乐相伴。
除此之外,在非洲很多的宗教活动中也有鼓的身影。
播放《我是谁》
影片里举行的是一种祭祀活动,土著人一边舞蹈,一边呤唱,所用的唯一乐器就是鼓,这鼓声给人以强烈的动感与号召力,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四)庆祝活动
在非洲,鼓有时还是民族,国家的象征,在乌干达的国徽中就有一面鼓,他表明的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这种鼓是当作神物来尊崇的。
在西非还没成为共和国之前,他有四个王国,每个国王都有自己的一套鼓,因此非洲鼓乐还是权力、尊严、地位的象征。
在布隆迪,当国王加冕或是播种丰收之时,他们就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由鼓手敲响重达90斤的大鼓,他那洪亮的、富有震撼性的鼓声能让你感受到鼓手灵
魂的呐喊。
欣赏《鼓舞》片段:
1、思考以下问题:
①音乐分为几部分?②你能模仿每个部分的主要节奏吗?
2、分段体验《鼓舞》节奏。
(1)听《鼓舞》中的2个音乐片段打节奏。
①《鼓舞》中的第一段
②《鼓舞》中的第三段
教师指导击鼓。
学生学打节奏。
(可以采用个人、分组及合练的形式,可以击鼓、击打桌面、跺脚等方式)
(2)听《鼓舞》第二段的声乐部分,师唱《AIYA》生打节奏。
3、聆听布隆迪《鼓舞》的片断,再次感受热情奔放的鼓乐。
(五)娱乐活动
1、观看《阿杰舞》
在东非的斯瓦希里语中,鼓和舞是同一个字,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优秀的舞者只要一听到鼓声,他们就会摆动手臂,扭动身子,欣然起舞,旁观人的就会跟着一起鼓掌,歌唱,即兴组成一个舞会,而这种舞会在非洲是最为普遍,也是最流行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
2、学跳非洲舞
非洲舞蹈很意思,有特定的姿态,全体起立,双脚打开,半蹲、塌腰,厥屁股,抬头,做一些求雨、狩猎等动作。
3、歌、舞、鼓同台献艺。
非洲人民能歌善舞,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随时都可
以听到高昂激越的歌声,看到热情奔放的舞蹈,非洲人离不开舞,而舞又离不开鼓。
因此,在非洲,鼓是非洲传统舞的灵魂。
四、尾声: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在非洲,鼓不单单是乐器,它传承着非洲大地的思想、传统、文化、艺术,甚至是所有可以传承着一切的一切,非洲鼓乐是黑非洲民族生命的一部分,它渗透到了每一位子孙的血脉中,是非洲音乐的灵魂。
那么,孕育了如此神奇鼓乐的大地是什么样子的呢?课的最后,我想借助电影《走出非洲》的片段,带大家去看看这片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