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
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
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 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工作, 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
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
完整版ppt
4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
• 在《沈从文传》中,金介甫说沈从文是 “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
鲁迅”这是很高的评价。
•
他说鲁迅有些小说可能写得比沈从
文好一些,但鲁迅没写多少小说,中国
大陆多是重视他的杂文,但金介甫觉得,
除非有很多注释,否则看不懂鲁迅的杂
文,再文还长。
完整版ppt
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娘、终生漂泊的行脚
人……纷纷来到沈从文笔下,给他的创作增
添了鲜明的地域色彩完。整版ppt
6
对文学社会功能的基本看法
❖ 沈从文说:“我所表示的人生态度,你们从另 一个立场上看来觉得不对,那也是很自然的。” 否定作品必须有血、有泪,否定作家按照“预 定的形式”去炮制赝品,绝不意味着作家可以 “遗世而独立”,可以置国家、民族的前途和 利益于脑后,走“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恰 恰相反,沈从文一贯认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 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 ‘向善’的力量”,而这种“向善”又不仅仅 是“属于社会道德方面‘做好人’为止”,而 是能让读者“从作品中接触到另外一种人生, 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 作更深一层的理解完”整版。ppt 这就是他对文学社会功7 能的基本看法.
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
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
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 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 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 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 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 和启示。
完整版ppt
5
“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
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
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
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
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15年
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沅水及其支
流辰河带给沈从文经验、灵感和智慧。在水
中或岸上讨生活的剽悍的水手、靠作水手生
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女、携带农家女私奔的
完整版ppt
1
完整版ppt
2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1902—1988),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 焕,笔名小兵,懋琳、 炯之、休芸芸、甲辰、 上官碧、璇若等。湖南
凤凰人,苗族。
完整版ppt
3
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 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 《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 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 海,曾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 了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 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
8
1922年沈从文离开湘西去晚北年京时的沈从文
摄于湖南保靖
完整版ppt
9
完整版ppt
10
完整版ppt
11
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
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 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工作, 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
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
完整版ppt
4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
• 在《沈从文传》中,金介甫说沈从文是 “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
鲁迅”这是很高的评价。
•
他说鲁迅有些小说可能写得比沈从
文好一些,但鲁迅没写多少小说,中国
大陆多是重视他的杂文,但金介甫觉得,
除非有很多注释,否则看不懂鲁迅的杂
文,再文还长。
完整版ppt
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娘、终生漂泊的行脚
人……纷纷来到沈从文笔下,给他的创作增
添了鲜明的地域色彩完。整版ppt
6
对文学社会功能的基本看法
❖ 沈从文说:“我所表示的人生态度,你们从另 一个立场上看来觉得不对,那也是很自然的。” 否定作品必须有血、有泪,否定作家按照“预 定的形式”去炮制赝品,绝不意味着作家可以 “遗世而独立”,可以置国家、民族的前途和 利益于脑后,走“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恰 恰相反,沈从文一贯认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 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 ‘向善’的力量”,而这种“向善”又不仅仅 是“属于社会道德方面‘做好人’为止”,而 是能让读者“从作品中接触到另外一种人生, 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 作更深一层的理解完”整版。ppt 这就是他对文学社会功7 能的基本看法.
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
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
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 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 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 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 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 和启示。
完整版ppt
5
“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
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
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
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
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15年
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沅水及其支
流辰河带给沈从文经验、灵感和智慧。在水
中或岸上讨生活的剽悍的水手、靠作水手生
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女、携带农家女私奔的
完整版ppt
1
完整版ppt
2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1902—1988),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 焕,笔名小兵,懋琳、 炯之、休芸芸、甲辰、 上官碧、璇若等。湖南
凤凰人,苗族。
完整版ppt
3
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 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 《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 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 海,曾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 了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 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
8
1922年沈从文离开湘西去晚北年京时的沈从文
摄于湖南保靖
完整版ppt
9
完整版ppt
10
完整版ppt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