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文化自信与低年级识字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文化自信与低年级识字教学
我国的文化在历史长轴中留下了五千年的印记,如今传承下来的更是几千年来沉淀下的精华。
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承担起的责任。
伴随着“文化自信”这一概念的提出,教育相关部门对小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更加重视,目的是在小学时期就培养学生树立起弘扬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祖国的崇拜感。
其中,汉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能力特点以及学习需要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问题
(一)片面追求识字数量,忽略汉字文化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正式上课前都会认真备课,设计好教学规划以期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重视教育目的是否达成,在识字课上仅仅追求学生识字数量,却忽略了识字与汉字文化之间的关系。
这样,学生虽然完成了教师规定的识字目标,但对于汉字背后的文化含义,其中蕴含的古人的思想情感却了解甚少。
事实上,汉字是最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如果教师片面追求识字数量,必然会导致文化教育的缺失,无法培养学生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汉字学习模式化,学生识字兴趣不高现阶段,大多数语文教师教学汉字的方式都是固定化且模式化的,仅仅让学生通过记住偏旁部首,看图识字或者反复朗读机械记忆这几种方式来识字,学生只会感觉识字是一项无聊的活动。
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往往需要兴趣的推动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忽略汉字背后的文化背景仅仅依照模式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自然不佳。
(三)识字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检验方式功利
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评价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客观真实的评价,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知识掌握的薄弱部分,看到教师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判,从而更加确定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然而现如今,识字教学的评价方式单一,语文教师普遍都会采取课堂检测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分数作为评判标准。
这样的检验方式十分功利,不仅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推动作用,甚至还会消磨学生已有的学习热情,打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理解汉语文字中的语文素养与文化传承,课堂效率低下。
二、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一)深入研究文化理论,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直接的力量。
尤其是小学低段的教师,个人专业能力以及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如果教师
想要增强小学生的识字水平,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首先要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以教材为主并向外开发更多的辅助资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去为学生打好识字的基础,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天地人》时,首先要了解这些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根据每个汉字不同形态的不同历史变化设计教学过程,以最合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中独有的文化及情感。
这样,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了解到了更多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了悠久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并促使学生自觉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中。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意识,提高自身识字教学水平,以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加深学生对文化魅力的感悟,努力做好传承优秀文化的重任。
(二)利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小学生的思想还比较懵懂,认知能力不成熟,要想让学生自觉投入到课堂的识字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低段的学生爱听故事,喜欢动态的,有趣的活动。
因此,教师可以讲故事和识字教学相结合,通过汉字故事的讲解提高学生对汉字背后文化的认知,同时让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金木水火土》时,可以将这些汉字背后的故事以及其演化过程讲述给学生,通过汉字背后的五行故事以及文化意义调动学
生的兴趣。
同时,在故事中融入文化内涵,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汉字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使学生带着对汉字的美好记忆弘扬下去。
(三)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提升汉字文化学习实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这不仅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学习效果的总结,还能起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激励学生的作用。
因此,为了让教学评价更加有效,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从而在有趣且自我满足中积极学习,传承汉字文化。
例如,除了期末考试后的书面评价以及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的口头评价,每当学生认真听讲时,教师还可以用肯定和赞扬的眼神表扬学生,或者通过微笑以及手势等肢体语言给予学生鼓励。
这样,教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极大地极大地提升评价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温度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使学生自觉承担起传承文化的任务。
三、结语总而言之,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宣传的主力军。
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基于文化传承的目的对学生进行识字的教学,使学生通过汉字的学习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思想价值,培养学生养成弘扬文化的意识。
因此,教师不断更新完善教学策略,深入研究文化理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利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提升汉字文化学习实效。
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爱上
传统文化并自觉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