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力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几何方程
1 x ( x y) E 1 y ( y x) E 2(1 ) xy xy E
(4)相容方程
u x x v y y v u xy x y
4 4 4 2 2 2 4 0 4 x x y y
k
结构为何破坏?
存在裂纹
(2) 研究对象与任务
定义: 断裂力学是研究带裂纹体的强度和裂纹扩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任务: 1) 研究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变化。 2) 掌握裂纹在荷载作用下的扩展规律。 3) 了解带裂纹构件的承载能力。 4) 提出抗断设计的方法,保证构件安全。
断裂力学的发展为强度设计打开了新领域,但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 的强度设计理论。
1.2 材料断裂韧度
(1)脆性断裂与韧性断裂
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断裂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脆性,什么是韧性。 韧性(度)是指材料在断裂前的弹塑性变形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韧度高的材料不易断裂。比如低强度钢在断裂前往往有大量的塑性 变形,颈缩。可容易产生塑性变形的材料并不一定韧度高。如金、 银很容易断裂,是因为强度太低,吸收能量有限。把韧性低的材料 称为脆性材料,如玻璃、粉笔。 脆性断裂:荷载与变形量是线性关系(非线性段很小)。起裂点与失 稳点非常接近。如图,裂纹扩展后荷载迅速下降,断裂过程很快结束。 从实验现象上看脆断的断口比较平坦,基本与轴线垂直。 韧性断裂: 韧性断裂有较长的非线性关系(即先早已进入塑性阶段)。 启裂后又有一段缓慢的扩展时间,除外荷载增加到失稳点否则不失稳。 实验试件切口根部发生塑性变形,剩余面积变小,端口可能是锯齿型。
1) 2) 3)
Z的共轭复数:
z x iy
z1 z 2 z1 z 2
cos i sin
z1 z 2 z1 z 2
z1 z 2 z1 z 2
z re i
z r x2 y2
5)
zz
6)
7)
zz Re z Im z
h
max
a
L1
F
L
bh2 F s 6 NL1
对于图b的情况,应用断裂力学计算 方法,引入断裂强度因子K,对于较 小的裂纹有 K 1.12 max a 令材料的断裂韧度为 K Ic 由前式得
F
L1
h
a
b
L
K Ic bh2 F 6 NL1 1.12 πa
第2章 裂纹尖端应力场和位移场
课程概况 Outline
• 参考教材:
断裂损伤理论及应用,尹双增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工程断裂与损伤,庄茁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安排: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裂纹尖端的应力、位移场
• 第3章 应力强度因子与能量法 • 第4章 小范围屈服理论
• 第5章 弹塑性断裂力学
• 第6章 断裂判据 • 第7章 损伤力学概述及一维损伤理论
荷 载
脆性断裂
荷 载
塑性断裂
失稳断裂点
起裂点 失稳断裂点
O
O
变形量 a)
变形量 b)
应用线弹性断裂力学解决脆性断裂, 而应用弹塑性断裂 力学解决韧性断裂。
1.3 强度设计与断裂韧性设计
按强度设计方法,图a的最大应力为
max
6 FL1 s 2 bh
L1
F
F
L1
若考虑到安全系数N,将要求 小于 s N ,即
(5)应力分量
2
0
4
2 x 2 Xx y 2 Yy xy 数的基础知识
1.复数
(1)表示方法: 在复平面上,函数z有4种表示方法: i ) 直角坐标:z = x + iy ii ) 极坐标: z r iii ) 指数: iv ) 向量: (2)性质: 在 i )中,记 x = Re z , y = Im z
2.1 裂纹的基本形式
裂纹分类: 按开裂方式分--- Ⅰ 型(张开型) Ⅱ 型(滑开型) Ⅲ 型(撕开型)
平面问题 平面问题 反平面问题
按在构件中的位置分为三种
穿透裂纹 表面裂纹 埋藏裂纹
2.2基础知识复习
一 .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
1.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
a) 平面应力 z 0 xz yz 0
应用条件: 1) 对象是带裂纹和缺陷的物体。 2) 要有能使断裂产生的应力。 3) 材料本身对脆断敏感(韧性低)
(3)应力集中和断裂破坏
问题:
材料产生裂纹后破坏应力要比无缺陷材料的 破坏强度低得多, 为什么?
应力集中
上图中的材料无裂纹,应力均 匀通过,各截面应力平均分布。
而下图由于有裂纹,材料断开, 应力无法通过断口,只能绕行, 都挤在裂纹尖端处,发生应力 集中。 在外荷载并不增长的情况下,裂 纹尖端的应力比无裂纹处要大得 多,当应力达到临界值时,裂纹 扩展,构件相连接的部分变少, 局部应力早超过许用应力,故最 后构件破坏。
2
2
实数
z z 2Re z z z 2i Imz
(3)计算:
1) 2) 3)
z1 z 2 x1 x 2 i y1 y 2
z1 z 2 x1 x2 y1 y 2 ix2 y1 x1 y 2 r1 r2 e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断裂力学的产生
断裂力学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固体力学 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与工程技术有密切关系而发展迅速。 以往衡量材料或结构是否安全是以材料的强度来判断, 即: o
这种强度计算方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后来工程中发生 的一系列低应力破坏事故使传统的设计理论发生动摇。研究 发现众多工程事故都始于断纹。断裂力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产生的。
等厚薄板,板面自由,荷载作用于x-y平面,沿厚度均布。
b) 平面应变 z 0
xz yz 0
等截面长形物,荷载作用于截面内,沿长度均布。
2.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
(3)物理方程
(1)平衡微分方程
x yx X 0 x y xy y Y 0 x y
1 x ( x y) E 1 y ( y x) E 2(1 ) xy xy E
(4)相容方程
u x x v y y v u xy x y
4 4 4 2 2 2 4 0 4 x x y y
k
结构为何破坏?
存在裂纹
(2) 研究对象与任务
定义: 断裂力学是研究带裂纹体的强度和裂纹扩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任务: 1) 研究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变化。 2) 掌握裂纹在荷载作用下的扩展规律。 3) 了解带裂纹构件的承载能力。 4) 提出抗断设计的方法,保证构件安全。
断裂力学的发展为强度设计打开了新领域,但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 的强度设计理论。
1.2 材料断裂韧度
(1)脆性断裂与韧性断裂
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断裂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脆性,什么是韧性。 韧性(度)是指材料在断裂前的弹塑性变形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韧度高的材料不易断裂。比如低强度钢在断裂前往往有大量的塑性 变形,颈缩。可容易产生塑性变形的材料并不一定韧度高。如金、 银很容易断裂,是因为强度太低,吸收能量有限。把韧性低的材料 称为脆性材料,如玻璃、粉笔。 脆性断裂:荷载与变形量是线性关系(非线性段很小)。起裂点与失 稳点非常接近。如图,裂纹扩展后荷载迅速下降,断裂过程很快结束。 从实验现象上看脆断的断口比较平坦,基本与轴线垂直。 韧性断裂: 韧性断裂有较长的非线性关系(即先早已进入塑性阶段)。 启裂后又有一段缓慢的扩展时间,除外荷载增加到失稳点否则不失稳。 实验试件切口根部发生塑性变形,剩余面积变小,端口可能是锯齿型。
1) 2) 3)
Z的共轭复数:
z x iy
z1 z 2 z1 z 2
cos i sin
z1 z 2 z1 z 2
z1 z 2 z1 z 2
z re i
z r x2 y2
5)
zz
6)
7)
zz Re z Im z
h
max
a
L1
F
L
bh2 F s 6 NL1
对于图b的情况,应用断裂力学计算 方法,引入断裂强度因子K,对于较 小的裂纹有 K 1.12 max a 令材料的断裂韧度为 K Ic 由前式得
F
L1
h
a
b
L
K Ic bh2 F 6 NL1 1.12 πa
第2章 裂纹尖端应力场和位移场
课程概况 Outline
• 参考教材:
断裂损伤理论及应用,尹双增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工程断裂与损伤,庄茁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安排: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裂纹尖端的应力、位移场
• 第3章 应力强度因子与能量法 • 第4章 小范围屈服理论
• 第5章 弹塑性断裂力学
• 第6章 断裂判据 • 第7章 损伤力学概述及一维损伤理论
荷 载
脆性断裂
荷 载
塑性断裂
失稳断裂点
起裂点 失稳断裂点
O
O
变形量 a)
变形量 b)
应用线弹性断裂力学解决脆性断裂, 而应用弹塑性断裂 力学解决韧性断裂。
1.3 强度设计与断裂韧性设计
按强度设计方法,图a的最大应力为
max
6 FL1 s 2 bh
L1
F
F
L1
若考虑到安全系数N,将要求 小于 s N ,即
(5)应力分量
2
0
4
2 x 2 Xx y 2 Yy xy 数的基础知识
1.复数
(1)表示方法: 在复平面上,函数z有4种表示方法: i ) 直角坐标:z = x + iy ii ) 极坐标: z r iii ) 指数: iv ) 向量: (2)性质: 在 i )中,记 x = Re z , y = Im z
2.1 裂纹的基本形式
裂纹分类: 按开裂方式分--- Ⅰ 型(张开型) Ⅱ 型(滑开型) Ⅲ 型(撕开型)
平面问题 平面问题 反平面问题
按在构件中的位置分为三种
穿透裂纹 表面裂纹 埋藏裂纹
2.2基础知识复习
一 .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
1.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
a) 平面应力 z 0 xz yz 0
应用条件: 1) 对象是带裂纹和缺陷的物体。 2) 要有能使断裂产生的应力。 3) 材料本身对脆断敏感(韧性低)
(3)应力集中和断裂破坏
问题:
材料产生裂纹后破坏应力要比无缺陷材料的 破坏强度低得多, 为什么?
应力集中
上图中的材料无裂纹,应力均 匀通过,各截面应力平均分布。
而下图由于有裂纹,材料断开, 应力无法通过断口,只能绕行, 都挤在裂纹尖端处,发生应力 集中。 在外荷载并不增长的情况下,裂 纹尖端的应力比无裂纹处要大得 多,当应力达到临界值时,裂纹 扩展,构件相连接的部分变少, 局部应力早超过许用应力,故最 后构件破坏。
2
2
实数
z z 2Re z z z 2i Imz
(3)计算:
1) 2) 3)
z1 z 2 x1 x 2 i y1 y 2
z1 z 2 x1 x2 y1 y 2 ix2 y1 x1 y 2 r1 r2 e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断裂力学的产生
断裂力学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固体力学 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与工程技术有密切关系而发展迅速。 以往衡量材料或结构是否安全是以材料的强度来判断, 即: o
这种强度计算方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后来工程中发生 的一系列低应力破坏事故使传统的设计理论发生动摇。研究 发现众多工程事故都始于断纹。断裂力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产生的。
等厚薄板,板面自由,荷载作用于x-y平面,沿厚度均布。
b) 平面应变 z 0
xz yz 0
等截面长形物,荷载作用于截面内,沿长度均布。
2.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
(3)物理方程
(1)平衡微分方程
x yx X 0 x y xy y Y 0 x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