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打官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菊打官司》这部影片,大家知道,这是十几年前,著名导演张艺谋、著名影星巩俐,他们合作完成的一部电影作品。

当时一问世,就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的、高度的评价,它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在社会意义上,也是有非常大的价值的。

就从后面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部影片,在十几年前能够问世,它起来了一个唤醒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这样一个很大的作用,这种唤醒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它唤醒了我们普通老百姓、普通公民,认识到通过运用法律这个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这种唤醒,通过这个影片告诫我们的干部,不管是农村的干部,还是城市的干部,不管是基层的干部,还是上级机关的,政府机关的干部,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观念和认识,就是说我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应当依法为民、依法行政,而不能违反法律、违背法律,更不能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这是一部关于现实农村生活的影片,围绕农妇秋菊想要讨一个说法而展开。

秋菊的丈夫万庆来与村长王善堂发生了争执,被村长踢中要害。

秋菊怀着身孕去找村长说理,村长不肯认错。

秋菊又到乡政府告状,村长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

村长把钱扔在地上,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而又一次踏上了漫漫的告状路途。

影片着重刻画了她不断的奔波的过程,对农村生活状态和人物关系以及伦理进行了真实的表现,简单直接的表达了人对自我权益的觉醒。

影片拍摄手法朴实,并有一些偷拍的实际生活场景,给予影片无比强烈的真实感,并且把秋菊坚强、朴实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巩俐在张艺谋这部纪实风格的作品中,将秋菊这位性格执拗的农妇演绎得十分到位。

影片借一个“民告官”的故事,赞颂了农村女性的自尊、自强、自信以及法制观念的觉醒。

电影用光自然真实,很有生活气息,片子里有些镜头是偷拍。

非职业演员的朴实为片子增色不少。

另外片子里秋菊的大红色衣服与她家院子里红色的大片辣子的颜色隐隐映照着,绿色的头巾,很有冲击力。

片子里有不少暗喻。

比如说片子一开始的音乐,那首关中西部小调在每次秋菊踏上去告状的征程时都会响起。

在秋菊去市公安局告状回来却得到了维持原判的判决书之后,秋菊低着头往家走,这时音乐又起,便隐隐约约暗示了秋菊肯定不会服输,肯定还会再告下去。

再比如那弯弯曲曲的小山路,也暗喻了她讨个说法的艰辛。

当秋菊与妹子坐在城市熙熙攘攘的街头,望着过往光鲜的人们,她的眼神里更多的透出了新鲜而不是羡慕。

她本来就不属于这个光鲜的世界,这里有太多她搞不明白的东西,人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走在高层建筑之间的秋菊和妹子。

她们一身不伦不类的打扮让人看了很可笑,也很可怜。

可秋菊并不在乎,她来到这个城市间,只为了给自己讨个说法。

她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只属于那个乡村,只有在那里她能觉得自己很重要,她对这种日子并不期望,无欲则无求,那是一个完全不关乎她的世界。

她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给自己找个说法,找到了,她就回去,决不留恋。

初到市里她就被人骗了,人力车夫要她30块车钱。

就算搁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也没这么贵的吧。

她一直在说“我倒不在乎钱。

”,这点我觉得似乎有点假,庄稼人哪有不在乎钱的呢。

后来妹子又看到那个人力车夫,便不顾一切的去追,想要回那被骗了的钱,表现了些朴实。

总的来说,张艺谋想在这个片子里表现秋菊的执着和勇敢,不向权威低头。

表现在她曾公安局的同志说“我上过中学。

”,这就算农村妇女比较高的学历了,因此才法”的觉醒。

而同样也在侧面表现了些农村人对于法律意识的觉醒,反映了农村人不懂法的愚昧。

片子里那个代人写状子的老汉,算是最懂的人,因此才在邮电局门口写状子,自称“告死状的写过六个,四个判了死刑,两个判了无期。

”。

可我们听到公安念他写的状子时还是忍俊不禁,“村长打人,犯了故意杀人罪”,这样的在县里,就算是个最懂法的明白人了。

法律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可见一斑。

但片子似乎没有大冲突,这个片子平平淡淡,没怎么有大的起伏。

这也与导演想表达的主题有关吧。

毕竟不是好莱坞的头脑简单的大片。

线性叙事的线索。

简简单单。

主要矛盾也就是秋菊要讨个说法的屡战屡败和村长蛮横。

次要矛盾也就是秋菊不停地上告和家人的渐渐不支持,村里人的蔑视。

就连受害人秋菊的丈夫也打了退堂鼓。

而秋菊还在坚持着。

不断坚持着。

可需要注意的是,秋菊的坚持仅仅是要求村长给赔个礼道个歉,
而事情的结局是村长被警车带走,拘留15天。

事情到这似乎就是个“说法”了,但秋菊的最初的简单的要求成了这个样子,却不是她的初衷了。

再回到秋菊生孩子时,村长不计前嫌把难产的秋菊送到医院,秋菊感激不已。

想这个事就这么算了,却在孩子满月酒时,秋菊一家翘首盼望村长来喝满月酒的时候,得知村长被拘留的消息。

一直贯穿影片的主要矛盾就这样被另一种矛盾代替:秋菊的感恩和村长被自己告倒的事实,一直盼望发生的事情却在变化之后发生了。

影片的最后,望着远方的滚滚风尘,给了秋菊一个特写,脸上写满了无奈与失落。

出了事故,然后被打,接着各方的朋友都讲要我们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其实不是我们不知道法律是正义的化身,问题是这个正义虽然有它的权威性,但是在现实面前也有太多的无奈。

但是,对于秋菊,我从来都是心里敬仰,而实际上不会去跟她一样做的。

其实,秋菊讨到了一个说法又怎么样呢?为了这个说法,她亏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她卖掉了家里所有的农产品,剧情里,我们被秋菊的执着感动着,我们被她的正义精神鼓舞着,为她锲而不舍的精神加油、呐喊。

但是,走出剧情,他们一家人也还是要生活的,没有了用来贴补家用的农产品可以变卖,他们一家的生活只会更苦、更心酸。

就连刚出生的小孩子也要被迫接受比别人家更差的生活这个事实。

也许,站在受害人、申诉人的角度想想,在支离破碎的生活和一时的受委屈面前你会做出什么选择?这迟来的法律在这里就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甚至有些让人懊恼。

很多人看完电影后都会想:秋菊到底为什么打这场官司?当秋菊挺着大肚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四处告状时,很多人不解。

其实这也是我最初的困惑,第一遍看完影片后很想知道张导到底想说些什么。

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误解,秋菊打这场官司劳心费神无非就是为了所谓的面子,因为爱面子所以她近乎执著地非要向村长讨一个公道,回过头我们看影片,当法院判决下来村长答应赔钱但拒不道歉时,很多都想,就这样算了吧,丈夫都卧病在床,况且秋菊自己的也有孕在身,钱也拿到手了再这样告下去就执迷不悟了,但是秋菊不愿意,她就是要村长道歉。

看到这也许大家会简单地认为影片只是想说:人活一口气。

如果真这么想就流于肤浅了,也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导演拍这部戏的良苦用心。

秋菊在村长已经答应赔钱的情况下依然不依不饶要讨个说法的做法真的难能可贵了。

有“讨个说其实秋菊在打官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她打官司也是在蒙昧与觉醒的人文环境下无意识的一种个人行为,她最初打这场官司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自身的性格决定的,然而在事情慢慢的演化之中,她的法律意识也开始慢慢强烈起来,然而最终法律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又是让她无法接受的,包括很多观众也无法接受,村长帮了秋菊那么大的忙,按道理说这场官司也就到此结束了。

但是最终结果却是村长由于伤害罪被逮捕。

从人情事故,从情理上看,这样做的确欠妥,但是法制社会法律的严肃性恰恰就体现在这里,法制社会与人治社会的根本区别也正在于此。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然而经济发展只是一种表面繁荣,硬件上发展了,软件就要做出相应的配合,然而再看中国普通大众的法律意识维权观念普遍淡薄,于是当许多纠纷出现时,再沿用老传统去解决就有些跟不上节奏。

可以说秋菊打官司是对观众进行的一场法律宣讲会,影片一再强调的秋菊运用法律武器跟村长较劲实际也是在强调法制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