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迁市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 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请你将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计28分)
1.在下列探究活动中,能明显感觉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 A .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 .欣赏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的声音
C .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在逐渐抽出瓶内空气时听声音的变化
D .在百米赛跑的终点,比较听发令枪声和看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的时间差距 2.学校周围建筑工地的机器噪声很大,同学们受其影响听不清老师上课时讲话的声音。
对于如何减弱此时建筑工地噪声对听课同学的影响,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 A .戴上防噪声耳塞 B .要求建筑工地搬离学校附近 C .关闭朝向建筑工地那面的教室门窗 D .赶紧在学校周围植树造林
3.人们有几句顺口溜说得好:“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某些动物能感觉到地震之前发出的次声波,而人耳却听不见,这主要是因为…………………………………( ) A .次声波的响度小于0dB B .次声波的响度大于0dB
C .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低于20Hz
D .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 4.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5.宿迁天气预报,及时准确发布中央气象台天气信息。
如图所示是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情况。
下列有关该天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天气温都是-4℃ B .全天气温都是4℃ C .这天最低气温是-8℃
D .这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温差是8℃
6.学了物理,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很关注,并进行了估测:①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2cm ;②一座四层楼的高度约为12m ;③人正常体温的平均值约为37.1℃。
以上估测中合理的有………………………………………………………………………( )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7.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是 ………………………………………………( ) A .大树下的小草接受阳光的照射不足 B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的色散现象 C .道路两旁的玻璃幕墙产生的光污染 D .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8.我国自主生产的“歼―10战斗机”,它的性能已经接近或超越美“F―16C/D 飞机”,可以说它是亚洲最具作战力的一种机型。
如图是空中加油机正在对“歼―10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于地面来说,战斗机是静止的 B .选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 .相对于加油机来说,战斗机是运动的 D .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9.根据表中列出的几种物质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 .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C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 .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10.如图,是根据甲、乙两组同学所经历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画出的水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
甲、乙两组测量水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不同,是由于………………………………………( ) A .甲、乙两组所用水的初温不同 B .甲、乙两组所用水的沸点不同 C .甲、乙两组所用水的多少不同 D .甲、乙两组所用温度计的量程不同
11.为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在制定探究计划的讨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的温度必须每隔0.5min 记录一次 B .冰的温度记录到开始熔化为止 C .记录温度要到冰几乎熔化完为止 D .记录温度要到冰全部熔化后2min 为止 12.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 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
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
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 .放于A 点
B .放于S
点 C .放于B 点 D .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13.手持凸透镜,上下移动
,通过凸透镜看另一侧书本上的文字,可以观察到………( ) A .只有正立、放大的文字 B .只有倒立、缩小的文字 C .只有倒立、放大的文字 D .以上情况的文字都可能观察到
空中加油机在给歼—10战斗机加油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前足够远处,光屏在另一侧距透镜20cm 处得到一个烛焰很小的像。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60cm 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缩小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6分) 1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 块的长度。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 ,它的量程是 , 测量的木块的长度是 。
16.现代城市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9.1的数字,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单位是_________。
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17.地球通信卫星的轨道位于地球赤道上空 35786km 处。
卫星在这条
轨道上以每小时11070km 的速度绕地球旋转,从地面上看,卫星像挂在天上不动,这就使地面接收站的天线可以固定对准卫星,不会使通信时断时续。
已知地球从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23小时56分。
这里的35786km ,合 m ;每小时11070km 的速度合 m/s 。
这样的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是 (“从东向西”或“从西向东”),转动一周的时间为 。
18.当光线与平面镜成90°射向镜面时,此光线的反射角为________。
若入射光线不动, 镜面绕入射点转过30°,那么,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_。
19.“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
”柳絮本来是白的,太阳光穿过一片红色的桃花时,白光中只有红光被 ,其它颜色的光被桃花 ,出来的光再照到白色的柳絮上,柳絮呈现出淡淡的 色。
20.关于小明晚上坐在写字台前学习时的护眼台灯应该放于他的“左前方”、“右前方”或“正前方”,正确的意见应该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小明右手写字,笔尖左侧不能有手影而较暗,所以护眼台灯不能放于 ;又由于写字台上有玻璃台面,根据光反射的特点,不能有较强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所以护眼台灯不能放于 。
正确的方法是把护眼灯放在他的 。
21.1991年10月6日,某机场的一架“014号”飞机刚腾空而起,突然,“砰”的一声巨响,机体猛然一颤,飞行员发现左前三角挡风玻璃完全破碎,令人庆幸的是,飞行员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娴熟的技术终于使飞机降落在跑道上,追究原因竟是一只迎面飞来的小鸟。
小鸟相对于地面是 ,相对于飞机是 ,由于飞机高速飞行,小鸟以飞机为参照物的速度比它以地面为参照物的速度 。
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
示数(⑴⑵
(填“大”或“⑶回答:S AB BC AC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23.小明打开电视,由于前面放一书包,A 点遥控器无法直接对B 点的电视红外线接收窗口调节,如图所示。
但他根据学过的光学知识对着天花板完成了调节。
请你画出遥控器对着天花板调节电视频道的红外线传播路径的光路图。
24.请你作出甲图中经凹透镜折射出去的光线,乙图中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四、计算题(6分)
25.一轿车行驶至某处发现前方有一段50m 长的道路部分损坏,车辆只能单道行驶,如图
所示。
轿车停了下来,等待10m 长的货车经过单道路段后再行车。
已知轿车正常行驶速度是20m/s ,轿车在此等候了5s 。
问: ⑴若轿车正常行驶可行驶多远?
⑵货车经过单行道路段的速度是多大?
书包
● B
甲 乙
23题第24题
五、实验与探究题(31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34分)
是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的两部分,M是水平放
置的平面镜。
⑴为了能在实验中获得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关键是要在实
验装置中显示出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
所以白色的硬纸
板要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束
射向镜面O点,在硬纸板上便可描出入射和反射光线。
⑵为了研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为了研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还要进行的操作是。
27.2009年7月22日,数以千万的人们同时仰望苍穹,目睹了300年一遇的日全食。
在
专家提供的很多观看方法中,有这样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找个脸盆,里面盛满水,
再放入一些墨汁,日食的时候,从脸盆里看太阳的倒影。
⑴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挡住了太阳光线而形成的。
⑵从脸盆的水里看到太阳的倒影,是利用了知识,在水里面放
入一些墨汁的目的是。
⑶专家提醒,不能用肉眼直接观看,这是因为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
对光线有作用。
28.如图所示,
⑴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了点燃的蜡
烛、凸透镜、光屏以外,还必须
要得器材是。
⑵实验前,要使烛焰和光屏的中
心位于上。
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此时
应该将向调整。
⑶小明移动光屏至光屏上显示清晰的像,为了研究某种缺陷眼睛晶状体的成像情况,他
又将凸透镜换成了不同焦距的另一凸透镜,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当他把光屏向左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
小明研究的是(“近视”或“远视”)眼的晶状体成像情况,可以用(“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这种眼睛晶状体的焦距正常人的要。
⑷晓华为研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的规律,要多测量几次成倒立、等大实
像时的物距与像距。
而她固定好透镜,改变烛焰和光屏位置时,发现成这样像的物体和光屏位置是唯一的,为能多次测量,她应该。
这样的多次测量,能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便于找到规律的一般性,在你所经历的探究实验中还有很多,试举一例。
29.下列图甲所示的是等大的圆形纸被剪去的扇形大小不等的剩余部分。
再将它们做成图
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准备研究纸锥下落的快慢。
⑴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此时应该拿至图乙的
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或下落相同时间的,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⑵晓华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和纸锥的轻重有关,并打算研
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的关系,发现参照图示方法做成的两个纸锥的轻重不同,为了使纸锥的轻重相同,只有剪刀、圆形纸和胶水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甲
30.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⑴设计实验:在此实验中,我们是要研究____________(选填“玻璃管”、“水柱”或“气
泡”)的运动情况,所需要的测量器材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⑵实验测量:表一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完成表二
(保留两位小数):
表一:
⑶数据分析: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之间近似成________比关系,运
动速度可以看成是_______的。
因此,气泡的运动可以看成是________________运动。
31.小明量出自己正常步行时每一步的距离大约是0.5m,又测出静坐时10次脉搏的时间
约为9s。
接着他想估测晓华竞走的速度,请你为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1mm ,7cm ,3.30cm (合理即可)。
16.响度,分贝(dB ),增大。
17.35786000,3075,从西向东,23小时56分。
18.0 o ,60 o 。
19.反射,吸收,红。
20.右前方,正前方,左前方。
21.运动的,运动的,大。
22.⑴ v =
t
s。
⑵小。
⑶50,1,0.3。
三、作图题:23、24题略。
四、计算题
25.⑴s 1=v 1×t 1=20m/s×5s=100m
⑵s +s 2=t 1v 2 50m+10m=5s×v 2 v 2=12m/s 五、实验与探究题 26.⑴竖直,紧贴硬纸板。
⑵量角器,把硬纸板B 沿ON 转动,再看硬纸板B 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27.⑴月球。
⑵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吸收更多的光线,从而反射的光减少,不会
损伤眼睛,且背景较暗,使像更清晰。
(合理即可给分) ⑶凸透镜,会聚。
28.⑴刻度尺(或光具座)。
⑵凸透镜的主光轴,蜡烛,下(或把凸透镜、光屏向上移动)。
⑶近视,凹透镜,短。
⑷改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再做几组实验,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改变入射光线方向,多测几组数据(合理即可给分)。
29.⑴A ,时间(或先后),路程(或距离,或高度)。
⑵先把圆形纸剪去相同大小的扇形,
再把其中一个圆形纸再剪去一小部分扇形并放入做成的纸锥中。
(合理即可给分) 30.⑴气泡,刻度尺,秒表。
⑵12.55,0.80。
⑶正,不变,匀速直线。
31.⑴小明静坐,测出晓华竞走一段路程时小明自己的脉搏数,并计算出晓华竞走的时间
⑵小明再以正常步行的状态走完晓华竞走的路程,记下多少步并算出路程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