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假如我会变”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变得神奇编得精彩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假如我会变”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依据课标提出的:要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本预设着重围绕“假如我会变”,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大胆想象,有创意地表达,展示他们的童心、童趣和梦想。

【教学目标】
1.能大胆想象编写出“我会变”的故事,内容具体,怎么想就怎么写,表达出自己的心愿、志趣和梦想。

2.在编故事的过程中能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力求想象合理,有一定的思路顺序,语言通顺,情节连贯且有吸引力。

【教学过程】
一、我口说我知
1.联系课文阅读导入:同学们在课文中读到了不少生动有趣、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女娲炼五彩石补天、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等,大家都为他们不怕困难、征服自然、战胜邪恶、追求梦想美好的精神而感动!除了这些以外,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听。

2.学生“我口说我知”。

启思:大家知道这么多故事,真了不起!故事中的人物也都会变。

请问:谁说的让你心动?为什么?你现在也想变一变吗?
【设计意图:从课内知导入课外知,从说已知的进入说我想变的,让学生进入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对神奇故事的好奇心。

启动学生的学习积累,学生自然思想放得开,情绪会活跃起来。


二、我口说我变
导语:大家都想变成故事里的人、故事里的物,去满足人物的心愿,或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就给每个同学一次“变”的机会,围绕“假如我会变”(板书)编一个能实现自己心愿的故事。

例如,你可以变成纳米医生到人体内旅行,也可以变成神鸟守卫美丽的大森林,也可以变成火星居民,离开受污染的地球去保护清洁美丽的环境……
1.同桌互说。

要求:一位同学在说的时候,另一位同学边听边笔录要点;或你问我答,记在心里。

说清楚“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要变”、“我想怎样变,会克服什么困难”等问题。

2.小组交流。

引导:为了让自己的故事编得更好一些,请大家把“我会变”的故事在6人小组里详细地说一说,好吗?友情提醒:说故事的同学要把过程说清楚,内容说具体,目的说明白。

听故事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互相问一问,互相商量启发。

并注意发现小组内,是哪一位同学能想出别人没有想到、变别人没有变过的内容。

3.班内演说。

请各组推荐一位同学在班上演说自己编的故事,这故事要求有独特创意,是组内其他同学没有想到、没有变过的。

每一个演说完以后,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有更好的想法的同学可以自由站起来发言。

教师注意引导与鼓励学生的新创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我口说我变”,从同桌说到班内说,为的是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为下一环节“我手写我口”打下基础。

同桌互说与小组交流是让学生人人有说的机会,进一步明确为什么变(编)、变(编)什么和如何变(编)的问题。

班内演说是以典型带动人人学习创新,把思维引向深入。

有了足够的“说”,下一步的“写”就水到渠成了。


三、我手写我口
1.学生编写“假如我会变”的故事,即把刚才说的写下来,“我手写我口”,怎么说的就怎么写。

注意体现出个性特点,写与众不同的内容。

2.教师巡视,及时给请求帮助的同学点拨辅导,注意发现佳作。

【设计意图:除了学生请求辅导外,教师不再作任何指导,旨在不打断学生的思路,不影响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自由编写“假如我会变”的故事,一气呵成。


四、我口评我文
1.教师示范评析一篇佳作和一篇写得不具体的习作。

2.同桌互读互评自己的习作,读好自己最得意的地方,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句,在重音、语气、语速上加以强调,以引起同桌注意。

3.自我推荐习作,在全班朗读并自我评析。

全班都参与修改。

教师随机指导,励优纠误,允许意见不一致的同学相互争论。

自荐者根据师生意见自己再修改。

4.布置学生将自己修改的习作带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并说说自己这样写的理由,根据爸妈的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5.自我誊写习作并写上“自我评析”,自愿配上自己喜欢的插图更好,然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企图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自读自评自改自己的习作,充分展示其亮点,享受习作的快乐,进一步增强喜欢习作的情感和写好文章的自信心。


【总评】
新课程对三年级的习作,特别要求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因此,本教学预设着眼于说写联系,渗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创意地表达。

下面三点尤为突出:
1.凸显主体地位。

学生变和编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对习作的兴趣以及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

因此,“假如我会变”教学预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习作信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学生自说“我”变、内容自选、“我手写我口”、“我口评我文”,主体地位凸显,习作兴趣浓厚,充分的自主权利让学生如同插上会变、会编的翅膀。

2.注重合作探究。

一人智慧有限,多人智慧无限。

为了让学生抓住这次“变”的机会,成功地变出和编出神奇而精彩的故事,既预设让学生自主想象探究,又考虑让学生互相协作探究。

如合作探究让人心动的内容,相互交流和评价“假如我会变”的故事,由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到全班合作,既有生生合作,也有师生合作,形式多样。

这样注重合作探究的预设必定会生成课堂精彩。

3.注意个性创意。

写出个性,写出创意,是本次习作能否变得神奇、编得精彩的关键。

在开启学生习作积累时,注意引导学生选说自己熟知的事物;在学生构想我会变的故事时,注意引导学生编出实现自己独特的心愿和故事;在我手写我口时,注意让学生体现出个性特点,写与众不同的内容;在评析习作时,注意引导学生评析好自己最得意的地方,张扬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展现自己的新创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