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试大纲
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
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
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4.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
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5.现代企业制度: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
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6.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们实行民
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党领导全国人们共同建设、共同享
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简答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是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
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提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维护和尊重。
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
制度。
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三、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国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的政治基础。
四、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5.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
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构建。
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这是。
的工作方针。
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
的主要动力。
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这是。
的重要保证。
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这是。
的重要条件。
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这是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论述题: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