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两只小狮子》听课心得评课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两只小狮子》听
课心得评课记录
《两只小狮子》听课体会
《两只小狮子》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
只小狮子整天在刻苦的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自认凭借
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懒散地什么都
不干,就知道懒洋洋地晒太阳。
通过一懒一勤鲜明地对比,
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孩子们:从小应该勤奋
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想着去依靠别人而生存。
这篇课文是一篇教育性的童话故事,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
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
到情感的熏陶。
首先,依托形象,活化语言
在教学“整天”和“非常刻苦”这两个词语教学中,充分发
挥孩子的形象化思维,创设情境在想象说话中把“整天”一
词具体化,形象化,让其可感、可触摸。
在教学“非常刻苦”一词时虽创设了情境,但由于教师不够投入,形象化不够,
没能使孩子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如果能让孩子在呼呼的北风
声中,出现寒冬的画面,出现夏天太阳火辣辣的画面,再次
读课文句子,教师想此时孩子更能体会到勤狮子的勤劳、刻
苦的样子。
这样“整天” “刻苦”两个词语立体式活化了。
用孩子的思维思考教学,用形象依托,活化词语,这样的教
学更灵动。
二、强化朗读,规范语言。
有了形象的依托,怎样让孩子走向科学规范,朗读就是很好
的手段。
在教学“勤狮子的刻苦”这句话时,教师让学生想
象勤狮子就这样一天到晚的苦练,还遇到了好多困难哪!当
北风呼呼刮时,小狮子的脚快冻僵了,他还是——;当脚趾
磨出血时小狮子仍然————;当累得爬不起来时,小狮子
还是坚持不懈地————;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发展学生
的思维和语言上,认为孩子有精彩的发言就能点亮课堂,孩
子的语言就有了发展和提升, 殊不知孩子们的语言是原生态的,稚嫩、零碎。
应该让孩子反复的朗读文本中“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这句话,内化语言。
过多的
议论无形中弱化了文本中的语言,何不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在一遍又一遍中把语言熟记于心。
但在教学懒狮子与小树,以及狮子妈妈的对话时,对于理解
更深一层的课文的内涵,学生还不是很能说出来,只是略微
说出一些皮毛。
如果在教学时进行这样一个设计:如果懒狮
子不练习本领,后果会是怎么样?听了狮子妈妈的话,他会
怎么做呢?如果课文里有第四辐插图,你想想可以怎么画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丰富的想象。
这样可能会更好些。
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整天在
刻苦的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自认凭借父母的本领和地
位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懒散地什么都不干,就知道懒
洋洋地晒太阳。
通过一懒一勤鲜明地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
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孩子们: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
的本领,不能想着去依靠别人而生存。
这篇课文是一篇教育性的童话故事,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
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
到情感的熏陶。
首先,依托形象,活化语言
在教学“整天”和“非常刻苦”这两个词语教学中,充分发
挥孩子的形象化思维,创设情境在想象说话中把“整天”一
词具体化,形象化,让其可感、可触摸。
在教学“非常刻苦”一词时虽创设了情境,但由于教师不够投入,形象化不够,
没能使孩子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如果能让孩子在呼呼的北风
声中,出现寒冬的画面,出现夏天太阳火辣辣的画面,再次
读课文句子,教师想此时孩子更能体会到勤狮子的勤劳、刻
苦的样子。
这样“整天” “刻苦”两个词语立体式活化了。
用孩子的思维思考教学,用形象依托,活化词语,这样的教
学更灵动。
二、强化朗读,规范语言。
有了形象的依托,怎样让孩子走向科学规范,朗读就是很好
的手段。
在教学“勤狮子的刻苦”这句话时,教师让学生想
象勤狮子就这样一天到晚的苦练,还遇到了好多困难哪!当
北风呼呼刮时,小狮子的脚快冻僵了,他还是——;当脚趾
磨出血时小狮子仍然————;当累得爬不起来时,小狮子
还是坚持不懈地————;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发展学生
的思维和语言上,认为孩子有精彩的发言就能点亮课堂,孩
子的语言就有了发展和提升, 殊不知孩子们的语言是原生态的,稚嫩、零碎。
应该让孩子反复的朗读文本中“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这句话,内化语言。
过多的
议论无形中弱化了文本中的语言,何不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在一遍又一遍中把语言熟记于心。
但在教学懒狮子与小树,以及狮子妈妈的对话时,对于理解
更深一层的课文的内涵,学生还不是很能说出来,只是略微
说出一些皮毛。
如果在教学时进行这样一个设计:如果懒狮
子不练习本领,后果会是怎么样?听了狮子妈妈的话,他会
怎么做呢?如果课文里有第四辐插图,你想想可以怎么画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丰富的想象。
这样可能会更好些。
《两只小狮子》听课感受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简单有趣,意义深刻,耐人寻味。
王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与工具性的统一。
按我的理解,这堂课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
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一、导入巧妙,激发情趣
通过回忆学生脑海中的狮子形象,夸一夸狮子,导入课题。
孩子们爱玩,也爱看动画片,把生活中的场景接入教学,很
自然地唤起孩子们对狮子的已有的认知,让学生感知狮子的
特征,激发学生对狮子的兴趣,进一步引出本课的小主人公
两只小狮子。
孩子们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本,把兴趣
融入课堂。
二、注重体验,方法灵活
王教师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在阅读中注重情
感体验引导。
通过表演的形式,充分释放了学生的个性感悟,使每一个在阅读中的学生都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
在课堂上,先以学生自学生字为主,然后紧抓字词教学,识字品词时方
式方法多样灵活,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解词、学词、用词。
如在第二段话
中“滚、扑、撕、咬”、“整天”、“非常刻苦”、“懒洋洋”等词语都较难理解,而理解这些词语对于学生感悟下文“苦头”、“真正的狮子”以及课文的深层内涵起着重要的
作用。
可这些词语光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明白而且机械无趣的。
在这里,王老师恰如其分地用了表演的方法让学生更直
观地看到“滚、扑、撕、咬”这几个动作和懒洋洋的表情及
状态,形成两只狮子形象的鲜明对比。
更用了评演的方式,
引出对话让学生明白演好这几个动作都那么难而小狮子要从
早到晚不停地练习,是多么地辛苦。
这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
让学生理解了“整天”、“非常刻苦”含义。
说说“怎样是
整天?从早上到晚地这么练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又更深一
步理解了“刻苦”。
三、扎实写字教学
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观察“练”“习”字的笔画,观察电脑显示的笔顺,然后让学生说关键笔画老师范写,最
后让学生独立练写。
因为指导过程清楚、详细,因此展示学
生作品时,发现孩子们字写得非常规范、漂亮。
上课教师:徐素梅上课课文:人教版一年级下《两只小狮子》
一、课堂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狮”字,指导念“狮子”,
注意轻声,指导念课题“两只小狮子”,注意中间的停顿。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如果哪个字不认识,听老师是怎
么念的?老师每一段是用什么感情念的?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哪些内容你还不懂?
三、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
1、读生词
狮子整天练习打滚非常刻苦依靠苦头慢吞吞懒洋
洋将来
a.先请人念,再齐读两遍
b.强调学生念词的节奏、后鼻音以及回答问题的姿势
c.“慢吞吞”和“懒洋洋”这两个词有什么相同点吗?(ABB 结构)你能自己说说ABB的词语吗?
2、朗读课文
请7位学生单独念,纠正字词发音。
(儿化音,以及“啊”字的变音)
3、生字学习
四、课文内容学习
1、课文中出现了几只狮子?
相机板书:一只另一只
2、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出一只小狮子练习非常
刻苦?(强调句子划完整)
(1)PPT出示: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2)请学生朗读,注意停顿。
(3)它是怎么练习的?它练习了些什么?(滚、扑、撕、咬)(4)山坡上有石头、树枝,它在练习的时候会怎么样?会遇到什么困难(受伤)
(5)整天是什么意思?(从早到晚练习)
(6)指导朗读:那念的时候是不是该念得恨轻松呢?(不是)(7)师总结:这样的练习,我们就说练得非常辛苦。
(8)背诵这句话。
3、划出另一只狮子的表现,PPT出示: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4、男女生配合朗读
5、那只懒狮子是怎么想的呢?
(1)PPT出示:我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学生齐读,强调感叹号。
)
(2)这个时候的懒狮子在用什么语气说话呢?(骄傲、自豪)(3)指导朗读
6、好一只骄傲的懒狮子,自己不练习,还给自己找到了理由。
这句话被狮子的妈妈听到了,她会怎么说呢?狮子妈妈
其实啊早就指导了两只小狮子的表现,这个林中的大王知道
狮子这样的想法,想一辈子依靠妈妈,她会说什么呢?
(1)PPT出示: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
(2)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语重心长的口气
(3)这里一共有几句话?(两句)
(4)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老了,你就不可能靠别人了,那你要靠谁呢?)
(5)第二句话中有一个“也”字,是把这只小狮子和谁比较
呢?(勤快的狮子)
(6)读一读
五、师总结:我们也要做一个真正的优秀的小学生。
六、板书设计:两只小狮子
一只另一只
《两只小狮子》听后感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
内
容简单、通俗、充满童趣但是又不乏深刻的寓意。
在听完徐
老师的课后,有很多感悟。
一、低段教学的“度”——在“华”与“实”之间寻找契合
徐老师的课,没有花里胡哨的课堂形式,没有华而不实的
教学内容,拥有的只有简单、简练和简洁。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学生本身并没有很好的对知识重点的把握能力,也没有
很好的课堂概念,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是很平常的事情,因此,教师的课堂要既贯穿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他们觉得很长的40分钟课堂中被吸引,认真听讲,并且高效学习到知识,这就
要求教师的课堂既不能枯燥乏味又要充满知识性和语文味,
这恐怕是困难的。
然而,徐老师的课堂上,就充分展现了这点。
娓娓道来、
抑扬顿挫的讲解是语文教师的功力体现。
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变幻各种不同形式,通过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保持学习新鲜
感的同时,不显枯燥,开心轻松地学习知识。
教学的知识扎
实是课堂的关键,对于教学的内容,徐老师力求简约中有实在。
让学生从小就感受到一种简简单单但是却是有效的学习。
对于学生未掌握的知识点,在徐老师的课堂上也是毫不含糊,发现问题马上解决,让学生懂得自己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吸收的好习惯。
这样的学习,才能让知识点有效落实,而不
是热热闹闹的课堂,但是却是华而不实。
热闹却不显浮躁,
这是作为新教师的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二、低段教学的重点——字词教学和课文朗读
由于从未接触过低段的教学实践,因此这两个星期的实习
让我受益匪浅。
低段的学习注重字词教学。
由于学生年龄小,生字词的学
习是课堂的重点。
对于我这个新教师来说,并不清楚一年级
学生的水平。
在我看来非常简单的内容,也许在一年级的小
朋友眼中就是一个大任务。
因此,要能够确切预设学生的课
堂反映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虽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习到把
握好的,但是至少让我有了这样的理念。
课堂中,让学生练习听和说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级
的字词教学以及说话的能力可以说是未未来的中高段学生学
习打下非常重要的基础。
因此一定要非常努力培养好学生这
样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授之以鱼”的时候也更应该注重“授之以
渔”,让学生从小就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一个个单
独的知识,这恐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的影响非常之大。
在徐老师的教学中,反复出现的是让学生自己找到合适的
方法去记住生字的写法。
在学生的学习中出现错误和疏漏,
徐老师也是通过其它学生来纠正,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
力和倾听的习惯,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三、创设情境的学习——具象和抽象的转变
一年级的学生,要谈抽象思维是困难的。
有些问题,也许
可以问三四年级的学生,但是在一年级学生中就需要一步步
引导,而这个引导也就需要教师的能力了。
一年级学生,很多地方的讲解需要创设具体的情境,把抽
象变为具象,让学生有一个具体想像空间。
在徐老师的课堂上,徐老师就通过让学生想像狮子在练习
的时候有可能碰到的困难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训练的辛苦
以及小狮子的勤劳。
而若缺少了这个抛砖引玉的一步,或许学生就无法理解。
教师在这里是一个引导者,是最关键的指明灯。
再如,徐老
师在最后把两只小狮子这个童话故事所引出的启发联系到学
生的生活学习的实际,让他们学会从课本中联系自身的生活,从中感悟到一些道理。
而这个从课本到自身的过程,也就是
引导学生的过程。
总之,徐老师的课结构清晰,语言生动自然,真正体现了
“扎扎实实教语文,实实在在用语文”的思想,听后让我这个新教师学到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