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下《工业》word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第二节工业导学案(2)湘教版
中国的工业导学(二)主任签字课时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的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
3.知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分布。
重点、难点:说明我国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与棉花产地的关系一、预习导学:1、我国大型机械工业基地有哪些?2、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有哪些?3、我国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分布有什么特征?4、我国有哪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带?(这些地区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人才,技术交通...................条件..比较优越。
)5、到2010年,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①以_______科技园区为中心的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②以______高新区为中心的沿_____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③以_______高新区为中心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④以____________高新区为中心的沿__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二、重点难点突破:(2008.某某)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①临近原料地②靠近市场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④三、知识拓展:1、将下列高技术产业分类:a电子元件、b胚胎工程、c细胞克隆、d计算机、e电信、f航空航天设备、g多媒体、h软件、i新材料、j生物医药。
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农业:高技术服务业:2、将下列城市和主要工业部门组合起来。
A某某 B马某某 C株洲 D某某 E某某 F某某①机车工业②石油工业③汽车工业④造船工业⑤钢铁工业⑥煤炭工业A、B、C、D、E、F四、达标测评:1.(2008.某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你知道我国科技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吗()A某某西湖B某某东湖C中关村D某某浦东读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图,回答2~3题。
2.(2008.潍坊)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A.①B.②C.③D.④3.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工业基础薄弱B.交通条件落后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D.劳动力不足4.(2008.某某)下列工业部门中,不属于基础工业的是()A钢铁工业B食品工业C电力工业D煤炭工业5.(2008.某某)发展和建立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C劳动力资源充足D位置优越6.右图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读图回答:①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含量很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八年级下湘教版1.2工业学案2
第二节工业导学案(1)主任签字课时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工业的概念,理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2、说出我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分布重点、难点: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一、预习导学: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2、影响工业的条件有哪些?3、我国哪些工业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4、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115、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____,其中______省产量最大。
目前在陕北和内蒙古交界处的________煤田,正在建设成特大型煤炭工业基地。
6、我国的电力工业主要有哪两种形式?7、我国第二大能源是________。
我国的大型油田有黑龙江的______油田;山东的_______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______油田;河北的______油田;新疆的______油田。
其中最大的石油基地是_ ___。
8、为什么说新疆将称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中国石油工业的新宠?)9、分析“钢都”的形成条件有哪些?二、重点难点突破:1、(2008.上海)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优势是()A煤铁资源丰富B技术力量雄厚C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D农业基础好2.近年来,我国电力供不应求,拉闸限电的省区逐渐增多(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缺电省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下列对①所在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提供有利条件B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服装、微电子、汽车等工业都很发达C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D紧靠山西能源基地,海盐资源丰富⑵简要分析①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②③两省是西电东送的电力输出省份,分析2003年造成两省缺电的主要自然原因⑷图中a、b两省的简称依次是___________.三、知识拓展:1、P12开发小煤窑会带来什么问题?2、P14活动内容条件工业基础靠近铁矿靠近煤矿靠近消费市场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武汉钢铁工业基地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四、达标测评:1.(08.广东)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它起到的重要作用是()A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工业面貌B使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C加快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D使工业的分布与农业分布结合起来2.(2008.山西)“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再创辉煌。
地理《工业》教案范文
为了更好地贴合当前的教学需求,本人整理了一份地理教案,主题为“工业”。
希望能够对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都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产生的历史和背景。
2.了解工业在世界上的分布和发展现状及其影响。
3.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
4.掌握工业化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工业的背景和历史了解工业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掌握工业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了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
2.工业在世界上的分布和发展现状了解工业在不同国家的发展现状,分析工业化的影响和意义。
掌握工业在世界上的地理分布和发展现状,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和挑战。
3.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探究工业革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和传播,了解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和趋势。
4.工业化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了解工业化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探究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1.课前布置家庭作业,搜集和整合相关资料,阅读参考书籍和文献。
2.课堂讲解和授课,结合多媒体和图示,增加视觉效果和生动性。
3.学生小组或个人分组设计,开展工业调研和探究活动。
4.学生展示和分享,进行讨论和互动,激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5.评价和总结,给出针对性建议和策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
四、教学评估1.了解学生对工业问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2.评估学生参与探究和调研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3.考察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水平。
4.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给出评价等次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籍:《地理》教材、《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
2.科学实验室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各类软件和模拟器等。
3.网络资源和课外资料:百度学术、知网、谷歌学术等,以及各类地理考试网站和论坛。
六、教学建议1.扩大教学资源、拓展学科视野。
2.灵活运用多媒体、增加教学兴趣。
初中地理工业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第一课时教案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学会分析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
2. 教学难点:观察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教师可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哪些产品是工业产品?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工业的概念。
2. 自主学习教师分发《我国工业的分布》图,要求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四大工业基地分别位于哪些地区?(3)工业基地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工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通过讲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使学生掌握工业的空间分布规律。
4. 案例分析教师可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发展案例,如某地区的工业发展历程,让学生分析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我国工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各小组成员发表意见,共同探讨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工业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四、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工业分布图,标明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
2. 调查家乡的工业发展情况,分析家乡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初中地理 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3.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工业地理分布的认识。
4.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内容:1. 工业的概念和分类2.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3. 工业地理分布的特点4. 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工业生产场景,让学生对工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提问:什么是工业?工业有哪些分类?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2. 分析我国工业地理分布的特点,如沿海地区工业发展较早,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等。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化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案例中工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提醒学生关注我国工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我国工业地理分布图,标注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走廊。
2. 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工业教案范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工业教案范文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地理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工业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工业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东、南、西、北四端点,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并能运用地图找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分析法和比较法说明我国的领土大小和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生的领土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认识我国的邻海。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疆域的优势。
教学方法运用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分析我国的疆域优势。
教学工具PPT,地图教学过程(双边活动)(师)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我们一起来看向这幅世界地图,想一想,回忆一下,待会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播放世界地图) (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
(师)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道我国是一个既邻海又有广阔大陆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具有优越性。
接下来的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探究一下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授新课:请看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并从中找出我国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将它标出来,写下经纬度坐标。
(播放中国地图)同学们都找好了吗那个同学能起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点,看看是否和大家一致。
(生)阅读地图册,圈点分享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在乌孜别里山口即73°40′E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附近。
第3课工业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3课工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工业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了解矿产资源与工业的关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工业的发展情况吗?工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有哪些重要作用?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工业》。
二、工业与农业和矿产资源的关系:
师:课件出示我国农业发展情况和矿产资源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农业与工业有什么关系?矿产资源与工业的关系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真好,说明你们是有观察能力的孩子!
三、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与高新产业的发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农业和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师: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想一想,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分布情况如何?我国高新产业的发展企情况又如何?
生: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1.2工业学案(1)
工业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钢铁工业的散布2、说出我国的机械工业基地和纺织工业中心一、预习导学:1、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海的有、、、、等,在黄河流域的有和、等,在长江沿岸的有等2、我国大型机械工业基地有哪些?二、要点难点打破:1、( 2008.上海)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优势是()A 煤铁资源丰富B 技术力量雄厚C 水运便利和广大的花费市场D 农业基础好2、说一说内蒙古和新疆的纺织工业的原料分别以什么为主?三、知识拓展:1、 P14 活动内容工业基础条件凑近铁矿凑近煤矿凑近花费市场濒临大海,便于入口铁矿石武汉钢铁工业基地上海钢铁工业基地2、将以下城市和主要工业部门组合起A十堰B马鞍山来。
C 株洲D 平顶山E 大庆F 大连①机车工业②石油工业③汽车工业④造船工业⑤钢铁工业⑥煤炭工业A、B、C、D、E、F四、达标测评:1.钢铁是工业的粮食,以下城市中以钢铁工业为主的是()A 大庆B 本溪C 大同D 广州2、以下工业属于轻工业的是()A 纺织工业B 煤炭工业C 化学工业D 钢铁工业读右图,回答:3.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A .工业基础单薄B.交通条件落伍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少D.劳动力不足4.( 2008.宜昌)以下工业部门中,不属于基础工业的是()A 钢铁工业B食品工业 C 电力工业 D 煤炭工业5.读中国钢铁工业基地图,回答:⑴我国的“钢都”和“草原钢城”分别是指哪里?请用字母 A 和 B 在图中标出它们的地点。
简要说明“钢都”的形成资源条件?⑵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钢铁工业基地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⑶上海钢铁工业基地与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选址的依照有何不一样?五、我的收获。
《工业》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湘教版地理 (4)
第4章第2节工业一、教学目标:1.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了解新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到中国工业的缺乏及今后的开展方向。
2.学习用示意图和统计图表来分析问题、说明问题,学会阅读我国工业分布的变化图。
3.通过中国工业的新旧比照,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新中国工业开展的巨大成就,增加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中国工业现状,看到我们的差距,增加民族紧迫感,坚决好好学习,建设祖国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中国工业的巨大开展。
三、教学难点:日趋合理的工业布局。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综合教学法。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读图】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6页,我们首先来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请同学们看图8.1,我们一起来讨论工业的作用。
我们从左上角图开始,这局部图代表的是什么呢?〔学生答:家用电器〕它与工业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答:都是工业产品〕也就是说,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同学们能再举出一些家里用的工业产品吗?〔各种家用电器、厨房用具、家用工具,乃至家具、衣物也都是工业加工物〕看起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工业开展水平的。
右上角的图代表的是什么呢?〔学生答:农业〕对于农业来说,工业有何作用呢?〔学生答:工业生产的农用机械、化肥、农药等都是现代农业所不可缺少的。
〕是的,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也大多需要工业的加工才能为我们所用。
左面的图又代表什么呢?〔学生答:办公用品〕是的,现代化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工业产品,机、复印机、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常用到哪些工业产品呢?〔学生列举: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等电化教育设备;黑板、黑板笔、挂图、模型等教学用具;书本、铅笔盒、笔尺规等学习用具。
〕右图主要代表的是建筑材料,像砖瓦、水泥、玻璃、铝合金、钢筋、涂料、缆线等也都是工业产品。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工业》第二课时学案
第一章第二节《工业》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三大能源及主要的煤田、油田、水电站。
2知道我国钢铁工业的集中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的煤田、油田及水电站。
教学难点
我国钢铁工业的分布。
教
学
过
程
预
习
导
航
1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份是。
2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是。
3我国的水利资源主要集中在、、、
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
4黄河流域的钢铁工业基地有、。
备注
(
合
作
探
究
展
示
交
流
学习任务一能源工业的分布
1我国的三大能源指的是什么?
2我国主要的煤炭基地有哪些?
3我国主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有哪些?未来10年内,石油生产的龙头在哪里?
4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河流?为什么在上游?
学习任务二钢铁工业分布
1什么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A新疆B山东C西藏D大庆
4位于我们家乡附近的钢铁工业基地是()
A鞍(山)本(溪)B武汉C包头D京津唐
5在我国纺织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行业是
()
A毛纺织工业B棉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D化纤工业
教学
反思
学习任务四纺织工业
1棉纺织工业在整个纺织工业中的地位如何?
2读图1-17我国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地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习
整理
熟读
记忆
反
馈
练
习
一基础巩固
1我国煤炭产量最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上海B江西C山西D陕西
《工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工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工业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工业的发展历程;3. 了解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 认识工业化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5. 探讨工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导学内容:1. 工业的定义和特点工业是指以机器为中心,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生产商品的经济活动。
工业具有规模化生产、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等特点。
2. 工业的发展历程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手工业、机器工业、自动化工业和数字化工业等阶段。
工业革命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推动了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3. 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工业是摩登化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工业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缘,推动城市化经过。
4. 工业化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工业化也会消耗大量资源,加剧资源的紧缺和浪费现象。
5. 工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当前,举世工业发展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趋势。
未来,工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三、导学问题:1. 什么是工业?工业具有哪些特点?2. 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工业革命对工业发展有何影响?3. 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工业化如何推动城市化经过?4. 工业化对环境和资源有何影响?如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5. 当前工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未来工业发展将如何发展?四、拓展进修:1. 了解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 钻研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3. 分析工业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和差别;4. 探讨工业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的路径和措施;5. 思考未来工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五、课外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工业发展的短文,包括工业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一种工业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技术原理;3. 就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解决方案;4. 就工业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进行讨论,探究其在未来工业发展中的作用;5.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做一份简要报告。
湘教版地理八下工业word教案
第二节工业【学习目标】一、明白工业的概念,明白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加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
熟悉新中国工业进展的庞大成绩。
二、中国工业的空间散布与阻碍因素。
说出我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散布3、说出我国的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明白得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进展中的地位、进展和散布。
【学习重难点】一、中国工业的空间散布与阻碍因素。
说出我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散布二、说出我国的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明白得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进展中的地位、进展和散布。
【教具预备】多媒体地图册【教学方式】自主导学法、谈话法【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揭露目标同窗们今天咱们学习目标是:一、明白工业的概念,明白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加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
熟悉新中国工业进展的庞大成绩。
二、中国工业的空间散布与阻碍因素。
说出我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散布3、说出我国的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明白得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进展中的地位、进展和散布。
二、自学指导一(1)阅读讲义P10-P11(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一、__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阻碍工业的条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现有的_________等。
二、我国工业的进展:我国工业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3、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布局发生了如何的转变:过去,我国工业集中散布在_____,重工业要紧集中在___________,轻纺工业则集中散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少数沿海城市。
此刻,增强了东部沿海原有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在_________和________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3)教师纠错,总结三、自学指导二(1)阅读讲义P12-P14(3-5分钟),师巡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地理八年级下湘教版1.2工业教案2
第二节工业教学内容本节的内容在教材第10-17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工业的发展以及我国重要基础工业中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
3.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4.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的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从学生接触的日常的与工业有关的产品出发,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效性。
并采用启发式谈话法、统计图表分析法、分角色扮演法、比较法、查找地图、制作课件或手抄报等方法来完成。
在学习重要的基础工业的分布和影响因素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以合作学习促进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比、归纳和综合知识等方面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在培养学生利用现有资料获取信息,根据自己兴趣查找和组织信息并表达出来,灵活地运用所学习的地理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等方面做出尝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充分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促进小组间的合作和竞争意识;通过分析基础工业的分布,使学生能意识到工业部门要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和布局。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重要的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学会运用地理统计图表来分析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分布情况;学会分析影响基础工业分布的一些因素。
教学突破“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部分内容通过充分联系实际、通过读图和学生交流信息的方法去突破。
“我国工业的发展”是通过时间上的对比和空间发展变化的对比来体现的,要注意充分利用各种地理图表。
湘教版地理八下工业word学案.docx
第二节工业导学案(1)主任签字课时______ 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工业的概念,理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2、说出我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分布重点、难点: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一、预习导学: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2、影响工业的条件有哪些?3、我国哪些工业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4、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115、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其中省产量最大。
目前在陕北和内蒙古交界处的煤田,正在建设成特大型煤炭工业基地。
6、我国的电力工业主要有哪两种形式?7、我国第二大能源是。
我国的大型油田有黑龙江的油田;山东的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油田;河北的油田;新疆的油田。
其中最大的石油基地是o8、为什么说新疆将称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中国石油工业的新宠?)9、分析“钢都”的形成条件有哪些?二、重点难点突破:1、(2008.上海)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优势是()A煤铁资源丰富B技术力量雄厚C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D农业基础好2.近年来,我国电力供不应求,拉闸限电的省区逐渐增多(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缺电省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下列对①所在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提供有利条件B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服装、微电子、汽车等工业都很发达C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D紧靠山西能源基地,海盐资源丰富⑵简要分析①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②③两省是西电东送的电力输出省份,分析2003年造成两省缺电的主要自然原因.⑷图中a、b两省的简称依次是.三、知识拓展:1、P12开发小煤窑会带来什么问题?2、P14活动内容件工业基遍靠近铁矿靠近煤矿靠近消费市场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武汉钢铁工业基地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四、达标测评:1.(08.广东)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它起到的重要作用是()A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工业面貌B使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C加快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D使工业的分布与农业分布结合起来2.(2008,山西)“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再创辉煌。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2工业教案与反思2022
1.学生观看图片,与老师一起总结出工业的含义
2.结合图片,说出工业在社会经济生产和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将一些工业生产部门按照轻工业和重工业进行分类。
1.跟随老师,观看图片,一起讲述中国工业的发展。
1.学生讨论说出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并总结归纳
2.跟随老师,一起分析我国能源、机械、纺织、等工业的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相关图文资料,感受我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我国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纺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我国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导入新课。阐明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过程
一、工业的主导地位
1.展示工业制造的过程图片,总结工业的含义。
2.以客厅摆设、农业机械、建筑
、交通、科学研究为例,指出工业在我们生活中各方面的应用。
3.指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4.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分类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生产总值分布不均衡
B.各省的行政中心是本省主要的工业中心
C.人口少的省区,人均工业产值高
D.沿海的省区人均工业总产值较高
2.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工业
【学习目标】
1、知道工业的概念,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
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2、中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说出我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分布
3、说出我国的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发展和分布。
【学习重难点】
1、中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说出我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分布
2、说出我国的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发展和分布。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
【教学方法】自主导学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目标是:
1、知道工业的概念,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
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2、中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说出我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分布
3、说出我国的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发展和分布。
二、自学指导一
(1)阅读课本P10-P11(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
1、__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影响工业的条件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现有的_________等。
2、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工业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3、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重工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于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少数沿海城市。
现在,加强了东部沿海原有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在_________和________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3)教师纠错,总结
三、自学指导二
(1)阅读课本P12-P14(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
1、能源工业:①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____,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其中______省产量最大。
目前在陕北和内蒙古交界处的________煤田,正在建设成特大型煤炭工业基地。
②我国第二大能源是________。
我国的大型油田有黑龙江的______油田;山东的_______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______油田;河北的______油田;新疆的______油田。
其中最大的石油基地是_________。
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______将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中国石油工业的“新宠”)③水利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兴建的水电站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上游。
④我国的能源形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钢铁工业:我国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海的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在长江沿岸的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在黄河流域的有______、_______等。
“武钢”的有利条件:铁矿主要来源于附近的______、_______等地,焦煤主要由河南______和________供应,锰矿石则来自于__________。
“钢都”的形成条件有:靠近铁矿,煤矿;海陆运输便利;工业基础力量雄厚。
上海“宝钢”的有利条件:①交通便利(海运,铁路在此交汇,内河航运)②消费市场广阔:上海为中国最大综合性基地,最大工业基地,③技术力量雄厚,老工业区历史悠久,劳动者素质高。
④鱼米之乡,农业基础好,为工业生产提供农副产品;⑤长江之滨,水资源丰富,可用于工业冷却水。
(3)教师纠错,总结
四、自学指导三
(1)阅读课本P15-P17(3-5分钟),师巡视。
(2)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以下检测
1、我国大型机械工业基地有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机械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纺织工业已形成包括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和______等行业的在内的完整体系。
其中________最为重要。
棉纺织工业基地有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
_______ 、______、 ______等地的丝绸产品闻名全国,被誉为“丝绸之乡”。
(3)教师纠错,总结
【课堂作业】
1、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
素是()
①临近原料地②靠近市场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2、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优势是()
A煤铁资源丰富 B技术力量雄厚 C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D农业基础好【课后作业】完成P12页活动1、2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