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清城区松岗中学罗少娟
一提到德育教育,很多老师会说,那是德育领导的事,那是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的事,那是班主任的事,那是政治老师、思想品德老师的事,或许语文老师也能帮得上忙,总之与信息技术学科不太沾边,八竿子打不着。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也同样承担着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也同样肩负着对学生智育与德育的双重任务。
在我们学校,就提出了“全员德育”这一教育方针理念,我在信息技术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中也做了些探究。
一、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之界定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学科德育?学科德育是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并牵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在信息技术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就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带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活动。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不是说每堂课都要教师对学生做思想品德的教育,不是就德育研究德育,也不是只研究德育与智育的结合问题,而是根据课堂内容寻找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中教学与育人的结合点,努力实现知识与德育、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统一,从而,使学生真正从课堂中受益,使每一名
学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在我们的教育下茁壮成长。
二、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之必要性
有一种教育思想叫“教学不等于智育”,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家长中还是在教育界中,亦或是社会中其他诸界,很多人都有一种片面的认识,那就是误认为教学就是智育,教学等与智育,在这种思想的依托下,在中国当前特殊的形势下,出现了大量的应试教育,迫于竞争压力如此之大,家长也不得不无奈的助长这种不良种子的滋生,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考出高分高分再高分。
其实,教育的过程不只是智育过程,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过程,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都是把“德”放在先,然后再提“才”。
现在社会上也有句话叫“有知识没文化,这样的人太可怕”,这里的“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留下的精神财富,实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德育范畴。
可见德育教育必要执行,且必要执行好,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对此任务也责无旁贷。
三、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之重要性
1.对学生发展的重要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多种方式,可以通过大型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教育,还有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这里既包括政治课、思品课,也包括我们各学科教学过程当中的德育渗透。
研究证明课堂教学应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在学校主要还是接受课堂教育,信息技术课也主要是在课堂上能与学生一起体会学习中成功的快乐与失败的挫折。
在课堂中,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固然重要,但时隔时间若长,学生可能会忘记,但对学生礼仪品行的教育学生却是受益终身的。
2.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
教育不是哪个部门哪个人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培养适应社会、建设社会的人才也不是哪个学科哪个领导的工作,而是所有学科、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在为祖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这样还是学生们会从中受益。
3.对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重要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充实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让信息技术学科在知识技能以外又打开一扇窗,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4.对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的重要
由于信息技术课在普通中小学校中周课时较少,所以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没有当班主任的机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都没有深入的机会,少了许多做教师乐趣的体会,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给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一个展示自己人格魅力的机会,给信息技术教师一个贴近学生心灵的契机,从而使学生能得到收获。
归根结底,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还是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的教育理念,其重要程度显而易见。
四、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之初探
我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第一线中做了一些尝试,从教学思想、观念,教学研究,教学准备到教学实施,教学反思,再到新一轮教学,所有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动脑研究、潜心琢磨。
1.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
教师从自身就要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思想,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教书和育人一起抓,改变教书不育人的旧观点。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要有扎实深厚的功底,良好的素质,要思考如何用自己丰厚的知识、美好的品德、良好的习惯,影响学生,把它们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学生的能力。
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是一对最基本、持续而复杂的关系。
现在的教师都知道要爱每位学生,但真正能形成友好而健康师生关系却不容易。
教师应尽量度绝“学困生”概念,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受到教师关爱的欢乐。
每一名学生都有爱的需要,学生在学校集体生活中能否形成适应社会的良好人格,主要是从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开始的,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
教师应尽量仔细地、小心地、有分寸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轻易让任何一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操作的环节较多,活动较多,教师应把握好课堂,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合作,在专注于学习的紧张中体会愉快,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体会喜悦。
2.把握课堂。
信息技术课,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中有一项目标是培养学生恰当的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
学科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向学介绍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
在七年级我曾经进行过制作电子报刊的教学内容,当时正值学校的法制宣传月,我就借此机会让学生搜集法制学习的信息,整理法制宣传的资
料,制作法制宣传海报和刊物,并提出在互联网中一系列不道德、不守法的行为,警示学生认识到不正当使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以及其中涉及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帮学生理解信息社会中世界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能自学遵守。
学生们在学习制作电子报刊的阶段学习过程中不但体会了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的过程,也接受了法制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的“礼之用,和为贵”,“和”应该解为和谐,是德育的范畴。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德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
”无论古今中外的教育界论述,还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都能看出学科德育的重要,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也要把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深入研究下去。
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