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蛋白酶抑制剂C和血清肌酐检测对肾损害的价值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胱蛋白酶抑制剂C和血清肌酐检测对肾损害的价值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C)、血肌酐(SCr)对肾损害的相关性,评
价该项目在肾功能损伤中的意义。

方法对我院肾炎患者、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
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和酶法测定SCr并进行比较和评价。

结果肾炎组
患者和肾病组患者SCr、Cysc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肾炎组患者、肾病组患
者和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SCr、Cy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CysC和SCr
都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肾功能的损伤情况,但CysC优于SCr,CysC与SCr同时检测
对各种肾炎患者和肾病患者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CysC SCr 肾损害血清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148-02
CysC是直接基因产物,由有核细胞合成,其合成不受肌肉量和急性时相反应等
影响,在组织中产生的速度恒定,血清浓度受年龄、性别、疾病的病情变化的影响
较小。

因其分子量小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完全被重吸收
和降解,不再重新回到循环中,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CysC,因而血中的CysC浓度就由肾小球滤过率决定[1]。

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的唯一器官、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检测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及治疗效果的观察等方面具有重要
意义。

本文通过检测Cys C、SCr以评价其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70例,为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年龄21~72岁,平
均43岁。

随机选取我院内科住院诊断肾脏疾病患者146例,其中男79例,女67例,年龄19~76岁,其中肾炎患者75例,肾病患者71例。

1.2方法与试剂Cys C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由波音特生物科技公司提供,SCr采用酶法,试剂由日本世诺公司提供。

1.3检测仪器使用仪器为日本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

2 结果
表1 正常组以及各病例组Cys C、SCr检测结果
注:肾炎组患者和肾病组患者SCr、Cysc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肾炎组患者、肾病组患者和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SCr、Cys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正常组以及各病例组中Cys 、SCr的异常率(%)
从表1中可以看出,肾炎组和肾病组患者SCr、Cy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肾炎组和肾病组患者SCr、Cysc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各组肾病患者CysC、SCr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

而且从
表2可以看出CysC较SCr等更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肾功能的异常。

CysC和SCr异常值设定标准分别为CysC>1.2mg/L、SCr>104mmol/L。

3 讨论
血清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

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
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
通过肾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
一般不受尿量影响[1],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CysC(Cys-tatin C)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一项指标,是一种由1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量为13 000,其基因为看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是半胱氨酸蛋白
酶抑制剂这一蛋白质超大家族的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
液中,且产生速率恒定。

CysC也是一种小分子碱性分泌性非糖化蛋白质,由于其分
子结构小且呈碱性,血中CysC几乎完全由肾小球滤过,在近曲小管降解后,在肾小管
中几乎被完全吸收,上皮细胞将其完全分解代谢,它既不返回血液循环,也不分泌至
肾小管,只经肾脏排除,不受炎症、感染、肿瘤及肝功能等因素影响,与性别、饮食、体表面积、肌肉量无关,年龄因素的影响也甚小[2.3]。

因此, CysC可以被认为是反
映GFR的一个非常好的指标。

有研究报道,在检测肾病方面, CysC比血清肌肝(Scr)
具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取代Scr成为反映GFR变化的指标[4]。

目前临床上最
常用的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源性标志物主要有Bun、SCr、CrCl、β2-MG,但它
们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2]。

由于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肾功能轻度受损时SCr可无变化,当SCr超过正常时已经表明大约有60% ~70%的肾单位受到损伤,因
此SCr敏感性较差,另外SCr还易受蛋白摄入量、体内代谢水平及某些药物的影响,
难以真实地反映肾小球的早期损伤情况[5.6]。

从本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肾炎组和
肾病组患者SCr、Cy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 肾炎组和
肾病组患者SCr、Cysc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各组肾病患者Cys C、SCr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通过本文对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患者Cys C、SCr的检测证实了Cys C和SCr是较为理想的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
源性标志物, Cys C能更好的反映肾功能的早期损伤,对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玉林,徐国宾,朱立华.Cystatin C与肌酐在评价肾小球滤过率功能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1,5(4):154-156.
[2]张淑兰,王铭超,李青果等.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
与检验学分册,2002,23(5):271-272.
[3]杭宏东,等.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浓度在判定肾小球滤过功能中
的价值.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 2(3):214-216.
[4]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临床医学检验,2004,2(1):288-294.
[5]高力丁,李兴.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诊断肾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4,10(11):693-695.
[6]唐宽晓,任建民,朱媛媛,等.肥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胰岛素
抵抗及血浆纤溶系统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 25(1): 25-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