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建设】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策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系建设】环境管理体系
运行策划
目录
一、总则
二、环境管理方针、目标
三、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四、重要环境因素分析
五、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
为了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实现环境管理方针,根据重要环境因素及相关的活动,通过制定环境具体的目标、指标、分公司按照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策划,项目按照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方案,确保对分公司重大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1.2 范围
本策划适用于分公司承建的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策划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

分公司是环境保护的责任单位,项目经理部是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执行单位。

1.3 编制依据
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3.6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 50905-2014)
1.3.7 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控制管理标准
1.3.8 XX市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1.3.9 XX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
1.3.10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1.3.11 XX市建设工程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1.3.12 XX市空气质量应急预案(津政办发〔2016〕89号)1.3.13 XX市建设工程扬尘管理“六个百分百”执行标准
1.3.14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策划管理办法
1.3.15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管理办法
1.3.16 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第二章环境管理方针、目标
2.1 环境管理方针为:
服务用户,提供满意工程产品;
以人为本,控制总包建施风险;
预防为主,打造绿色环保项目;
强化监督,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科学管理,实现绩效持续改进。

2.2 环境目标为:
扬尘控制排放达标;
污水控制排放达标;
公司生产过程及相应附属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不超过国家规定
标准现值;
有害废弃物100%安全处置;
可利用废弃物95%回收;
严格控制水、电能源消耗达到节能降耗要求。

第三章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组织机构
分公司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分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
3.2 职责分工
3.2.1 最高管理者负责分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公司环境保护运行策划的批准。

3.2.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分公司环境目标、指标的制定、宣贯、分公司环境保护运行策划的审核。

3.2.3 分公司安全监督科负责环境目标、指标建立和实施的监督检查,负责环境保护运行策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

3.2.4 分公司经济管理科为公司环境保护运行控制提供足够的
资金保证,及满足实现目标、指标,按法律、法规规定的资金投入。

3.2.5 公司生产科负责组织对符合环保要求的工程分包商进行
符合性审查,纳入参与公司范围内工程招投标。

3.2.6 分公司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的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
体系运行策划的落实。

3.2.7项目经理部负责本项目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方案的实施。

第四章重要环境因素分析
分公司对目前在施项目工地分别进行环境因素的辨识,并进行了环境因素汇总和评价。

分公司组建环境因素识别领导小组,由分公司主管领导(生产经理)任组长,安全监督科负责人、生产科负责人为副组长,成员由安全监督科等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对公司的环境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工作,最终确认重要环境因素。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通过运用评分法、是非判断法确定环境因素188项,环境因素汇总34项。

环境因素评价34项,重要环境因素17项。

最终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合并确定为以下6类重要环境因素:
①施工中产生的扬尘排放;
②施工和办公生活中产生的悬浮物污水排放;
③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排放;
④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电池、色带、墨盒、硒鼓、油毡头及含沥青有毒有害废弃物;废矿物油、机油、废油棉纱等废弃物;
⑤废钢筋头、木料、包装纸箱等可回收废弃物;
⑥水、电能消耗。

相关记录:环境管理目标分解展开表、环境因素识别表、环境因
素汇总表、环境因素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第五章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5.1 环境保护控制预防
工程开工前编制项目文明施工前期策划或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方案,计算环境保护工作量并做出经费预算。

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保准备工作,对开工前必须完成的环保工作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

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方案纳入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单位审批、业主核准后执行。

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现场围挡设计;现场工程标牌的设计;临时建筑物、构筑物、硬化场地、道路等单体设计;现场污水处理及排放设计;粉尘控制措施;施工区域内现场市政管网和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措施。

5.2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管理
项目经理部所有参建人员均要进行培训,并积极开展各类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5.3 环境保护检查与整改管理
建立环境保护检查制度。

环保工作的检查由项目管理部牵头实施。

检查要明确检查的内容,检查方法、检查周期频次及检查人员,检查要有记录,出现问题限定整改措施和跟踪整改报告。

具体检查制度见《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管理办法》第八章内容。

5.4 环境保护的专项管理
项目针对重要环境因素也可以编制专项环境保护控制方案。

例如:编制施工噪声、水污染、大气污染(施工扬尘)、固体废弃物等专项
方案,制定专项措施,具体措施见《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管理办法》。

5.5 施工噪声防治主要措施
5.5.1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因此项目要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

选用低噪声设备,可从根本上降低声强,合理安排设备位置。

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

施工车辆通过村庄适应减速慢行或减少鸣笛。

5.5.2 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辐射高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穿插安排高噪声和低噪声的工作。

5.5.3 对距居民区150m以内的施工现场,噪声大的施工机具在夜间(22:00~06:00)应停止施工。

噪声大的施工作业应尽量安排在白天,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要求需要连续作业的,应当到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批准后方能进行夜间施工。

同时,要做好对周边居民的公告、宣传和沟通工作。

5.5.4 施工现场标明张布通告和投诉电话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

5.6 水污染防治主要措施
项目产生的废水量不是很大,但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也很容易造成水环境污染。

针对不同的废水,需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5.6.1 现场施工废水。

凡在现场进行搅拌作业的,必须在搅拌机前设置沉淀池,污水经过沉淀后,可进行二次使用。

5.6.2 混凝土养护废水。

混凝土洒水养护可以采取其他养护措施代替,可以直接用薄膜或塑料溶喷刷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挥发后,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与空气隔离,减少水的浪费与水的污染。

5.6.3 机械和车辆冲洗废水。

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地,悬浮物进行沉淀后排放。

部分废水澄清后可用建筑工地洒水防尘。

5.6.4 生活污水。

合理设置项目部生活区,使生活污水进入排污系统。

5.7 大气污染(施工扬尘)防治主要措施
项目要严格落实XX市关于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六个百分百”的要求。

并且针对项目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7.1 工程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以缩小粉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减小粉尘影响时间。

5.7.2 渣土运输车辆应采用密封措施。

出入现场应对车体进行冲洗,应将车上物料用蓬布遮盖严实。

5.7.3 施工道路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和清扫专职人员,保持道路清洁和运行状态良好。

洒水车及时洒水保障道路不起粉尘。

5.7.4 材料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应防止物料散漏污染。

仓库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水流引起物料流失。

5.7.5 粉尘、扬尘等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对受影响的施工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

5.8 固体废弃物防治主要措施
5.8.1施工弃土处理
基坑开挖废土除部分回填外,应统一规划处置。

对弃土设立弃土场,进行集中处置,并按照要求向市渣土办报备。

5.8.2施工生产废料处理
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

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

5.8.3施工生活垃圾处理
施工人员生活区,提出物业化管理,生活垃圾需增加处理设施和加强管理,人员较多的地点增设垃圾筒。

临时垃圾堆放点应有沟道相通,以防浸出液浸流。

现场厕所设立化粪池,定期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5.9 水、电、资源节约降耗控制
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材料消耗。

严格控制水、电能源消耗达到节能降耗要求,水电消耗不超过定额预算,尽量节约;钢材、水泥、木材不超过定额预算,尽量回收利用上一工序的废弃料。

5.10 环境专项管理运行控制的具体措施详见《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管理办法》。

5.11 项目编制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方案》是作为项目环境运行控制的重要控制性文件,按照《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项目环境运行控制,确保项目环境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