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复习资料----444c3f40-6ebb-11ec-992c-
7cb59b590d7d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最终审查材料
中国医科大学32b出品
药用植物学
绪论
药用植物:具有防病、保健功能的植物。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构造、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一)研究和鉴定植物中的原料药基础来源,以确保来源的准确性。
(2)资源调
查和文献研究,合理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
(3)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寻找和拓展新
资源。
现存最早的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第1次总结。
陶弘
景《本草经集注》(730种),显存最早有文献依据的本草
新修订的《唐朝本草》(公元659年)是中国和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宋朝(1086-1093)唐神威的《经史紧急本草》(现存最早的本草,完全继承了原著)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植物细胞:它不仅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形状与生理功能是辨证统一关系:1.执行机械作用的细胞主要特征是细胞壁
增厚,呈圆柱形、纺锤形等;2.执行输导作用的细胞则多为长管状。
细胞壁、质体、液泡
三部分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动物细胞没有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的所有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原
生质体: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体。
蛋白质和核酸:原生质体的类型
类型色素形状扁圆形针形、圆形、杆状圆形、椭圆形、纺锤形功能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催化剂,利于昆虫传粉,与淀粉、脂肪累积有关合成淀粉(造粉体)、脂肪(造油体)、
蛋白质(蛋白质体)叶绿体叶绿素有色体胡萝卜素、叶黄素白色体无
细胞后成分:细胞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无生命物质统称为细胞后成分
同化淀粉(assimilationstarch):一般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暂时在
叶绿体内转变成的淀粉称为同化淀粉。
贮藏淀粉:被同化的淀粉再次分解为葡萄糖,并输送到贮藏器官。
在粉末(其中一个
白色体)中重新形成的淀粉称为贮藏淀粉。
贮藏淀粉是以淀粉粒(starchgrain)的形式常贮存在植物根、块茎和种子等薄壁细
胞中。
门:当淀粉积累时,首先形成淀粉颗粒的核心称为门。
层纹(annularstriation):环绕核心由内向外继续积聚。
淀粉沉积的疏密不同,因
而显出轮纹称层纹。
层流形成的原因:当淀粉沉积时,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交替分层沉积。
它们遇水时膨
胀不同,折射率也不同。
如果用乙醇处理,它们会消失。
淀粉性质:1.淀粉粒不溶于水,在热水中膨胀而糊化;2.与酸或碱共煮则变为葡萄糖;
3.直链淀粉遇稀碘液变成蓝紫色;
4.支链淀粉遇稀碘液变成紫红色;单粒淀粉粒:一个淀
粉粒只具有一个脐点
复合淀粉颗粒:淀粉颗粒有两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只有自己的叶片
半复粒淀粉粒:一个淀粉粒具有二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有它各自的层纹外,同
时在外面被有共同的层纹
菊糖: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
它主要存在于菊科、桔梗科和龙胆科的一些植物中。
特性:可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新鲜植物中未见)。
鉴定:菊糖+25%α-萘酚+浓硫酸→
紫红色,溶解。
草酸钙结晶:常为无色透明的结晶,并以不同的形态分布在细胞液中。
簇晶、针晶、
方晶、砂晶、柱晶。
碳酸钙晶体:又名樟脑,主要存在于植物叶片的表面细胞中,其一端与细胞壁相连,
形状像一串悬挂的葡萄,形成樟脑。
草酸钙与碳酸钙区别:*草酸钙:不溶于醋酸,溶于20%硫酸,并形成硫酸钙针状晶体。
*碳酸钙:溶于醋酸,并放出co2
凹坑:二次壁在加厚过程中不均匀,许多地方没有加厚,这称为凹坑。
坑的功能:有
利于水和其他物质的运输。
纹孔的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重纹孔)、半缘纹孔。
单孔:细胞壁的非加厚部分为圆形或扁圆形,孔对的中间由孔膜隔开。
现存部分:薄
壁细胞、韧皮纤维、石细胞
具缘纹孔:又称重纹孔,纹孔四周的次生壁向细胞腔内呈架拱状隆起,形成一个圆的
纹孔腔,纹孔腔有一圆形或扁圆形的纹孔口。
在松柏类裸子植物的管胞中,纹孔膜常增厚
形成纹孔塞。
在显微镜下从正面看起来是三个同心圆:
半边缘凹坑:管胞或导管与薄壁细胞之间形成的凹坑。
坑的一侧有一个拱形凸起的坑边,而另一侧看起来像一个单独的坑。
没有坑塞。
细胞壁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黏液质化矿质化
成分功能:识别木质素、脂肪软木、脂肪角质形成纤维素、果胶、硅质、钙,并保护
其支撑能力。
它可以用作瓶塞,防止水过度蒸发。
间苯三酚试液+盐酸、红色苏丹III试液、红色苏丹III试液、橙色保水功能,有利于种子萌发。
罗丹酸钠乙醇溶液,玫瑰红机
械支架,硅溶于氟化氢,不溶于乙酸第2章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分布于植物各器官的表面,常为外壁或整个细胞壁增厚的细胞群。
功能:
对植物起保护作用(防止病虫害的侵袭及机械损伤);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过
度散失的功能。
三种分生组织是从初生分生组织种子的胚胎中衍生出来的。
根茎尖的功能是根茎伸长
形成根茎出生结构。
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组织与原表皮分化,基本分生组织群具有分生组织
的能力,初生分生组织成熟组织中的薄壁细胞恢复分生组织的能力,根茎增厚成环状,形
成根茎次生结构气孔:在植物表皮上,一些具有两个半月的保卫细胞在凹面上彼此相对,
中间有孔。
这个孔叫做气孔(狭义)。
气孔的轴式类型:保卫细胞与其周围的表皮细胞(副卫细胞)排列的方式称为气孔的
轴式类型。
双子叶植物的气孔类型有:
1)平轴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常为2个,其长轴与气孔长轴平行。
如茜草、番泻
叶等。
2)直轴型:气孔周围通常有2个副保卫细胞,其长轴垂直于气孔长轴。
如康乃馨、
穿心莲、爵床、薄荷叶、益母草等。
3)不定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其大小基本相同,并与其它表皮细胞形
状相似。
如毛莨、艾叶、玄参、地黄等。
4)不平等:气孔周围有3~4个副保卫细胞,但大小不同,其中一个特别小。
如荠菜、板蓝根、曼陀罗叶、烟草等植物。
5)环式: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其形状较其它表皮细胞狭窄,围绕气孔周
围排列成环状,如茶叶、桉叶等。
口蘑:它是一种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来的突起。
作用:具有保护和减少水分蒸发或有分泌物质的作用。
能分泌挥发油、粘液、树脂等。
分类:一类有分泌作用,称为腺毛;一类没有分泌作用,称为非腺毛。
分泌组织: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组成,能分泌挥发油、树脂、蜂蜜、牛奶等。
厚角
组织的特征:细胞为活细胞,常含有叶绿素;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墙壁不均匀加
厚(主要在角落处)。
存在部位:双子叶植物幼嫩器官的支持组织;在表皮下成环或成束分布(棱角);根
中很少含有厚角组织。
厚壁组织的特征:次生壁完全加厚和木质化;它通常有层状线条和凹坑,细胞腔很小,变成死细胞(细胞壁)
分类:纤维、石细胞。
纤维:细胞壁为纤维素或木质化加厚的细长细胞。
特点:死细胞(细胞质、核消失,腔小);细胞狭长,两端尖细;成束存在,尖端嵌插。
分类:韧皮纤维(phloemfiber)木纤维(woodfiber)韧皮纤维:分布在韧皮部的纤
维(也存在皮层、中柱鞘)
特点:束状、厚壁、尖端、长梭形;增稠材料为高韧性纤维素;凹坑和细胞腔明显缩
小
木纤维:分布在双子叶植物次生木质部的纤维特点:极度木质化,硬度大;细胞腔通
常较小。
类型管胞导管维管束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木质部具有立地运输功能。
有立地导管类型、水、无机盐蕨类、裸子植物、少量被子
梯形图、边缘孔被子植物、少量裸子植物环状图、网状图、梯形图和边缘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