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课件6 人民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康乾盛
世”的开创者,是中国古代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看法二:不合理。康熙帝作为封建统治者,其政策措施是为了维
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对内加强专制,对外轻视西方,未能紧跟
世界潮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皇的暴政,而当朝人只强调了秦始皇的功绩。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史料二 导读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 史料表明唐太宗轻徭薄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唐朝的
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封建统治。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史料三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②唐太宗延续隋朝的科举制,有利于重视人才风气的形成
。
③康熙帝重视文教,选用文士,组织编成《康熙字典》, 以宽宏的心态对待西方,接受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等都 有利于文化发展,但出现的“文字狱”现象又阻碍了文化 的发展。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讲史料 史料一
人民版
江苏专用
选修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考点一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东西方的先哲
命题研析· 考向聚焦 课时训练· 规范解答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千秋功过秦始皇 1.统一全国 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的措施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煕 1.康煕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①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平定了平西王吴三桂、平 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叛乱,加强了对云南 (1)巩固统 一国家 、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的统治。 ②收复台湾:康熙帝派施琅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对康熙帝的评价 (1)功绩:康熙帝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的子 孙雍正、乾隆继承其基业,共同创造了“康乾盛世”局面。 (2)局限:康熙帝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
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和西方的
差距不断拉开,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 方的局面,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一个很好时机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3)民族关系上:都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 ①秦始皇对北方的匈奴族一方面进行军事战争,一方面修 筑长城,防止匈奴南下侵扰。对南方的越族地区采取军事 措施,统一岭南后,实行郡县制进行管辖。 ②唐太宗对突厥采取了军事战争和安抚册封的策略;对吐 蕃采取“和亲”政策;对东北和西南则采取册封政策以稳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经济上
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3)民族政策上 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击败突厥后,设置机构进行管 辖,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接受西北各族“天可汗”的尊
称,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蕃和亲。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唐太宗的历史作用
(1)领导完成统一全国的战争。 (2)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进一步发展。 (3)吸取隋朝败亡的教训,虚心纳谏,重视用贤,克制个 人奢欲,实行开明的君主专制。 (4)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1)功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始皇的功过评价
①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开创中华民族国 家统一的新纪元;②政治: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③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④文化: 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⑤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 促进了民族融合。
考点一
(2)“仁”:仁者,爱人
①仁爱应有差别,首先是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才是其他
人。 考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②行“忠恕”之道,即人要尽己为人。
考点二
东西方的先哲
(3)礼与仁结合 孔子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 会。 (4)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历史贡献
(1)教育上
①组织清军在雅克萨两次打败沙俄侵略者。 ②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谈判 (2)维护国 建议,1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规 家主权 定中俄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 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 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东属中国。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3)法律方面:《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4)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提高进士 科地位。 (5)民族关系方面:“战而后和”,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 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3.康熙帝亲政时面临的困难及其应对措施
创办私学,主张 “ 有教无类”,出现 “学在民间”的局面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
定和巩固边疆地区。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③康熙帝对叛乱的蒙古族噶尔丹采取军事征服的政策;对西 南藏族地区进行册封。 (4) 文化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对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同
的影响。
①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但“焚书坑儒 ”的文化专制政策又不利于文化的自由发展。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2)过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①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②焚书 坑儒,摧残文化。 2.“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 (1)政治方面:惟才是用;虚怀纳谏;用人扬长避短 (房谋杜 断)。
(2)经济方面: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
赋, “存百姓”。 主干梳理 考点一
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 ,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 用,以图国家久远长计而已。” 熙政要》 —— 章 梫 《 康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导读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关于史料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是否客观合理,可以从不同
的角度来认识。 看法一:合理。康熙帝一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
,隶属福建省,并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
将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巩固统 一国家
③平定噶尔丹: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取得乌
兰布通战役的胜利,又切断噶尔丹去回部、
青海及联络西藏的通道,最终平叛成功。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侵略埋下了祸根。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
规律总结
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 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是否调整政治措施, 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 促进经济发展;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是否采取 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是否反 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考点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1.“贞观之治”
①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②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 (1)政治上 化向高峰发展。 ③选官不拘一格,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 晦等人。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导读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从秦朝人对秦始皇的称赞中,我们能够得出的表面
信息: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颁布统一的秦律, 为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深层信息:在君主专 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具有绝对的最高权威,人们只能 对其歌功颂德,而不能对他的过失进行评价。晋朝人和当 朝人对秦始皇的评价都有偏颇之处,晋朝人只看到了秦始
练史料 史料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012· 福建高考 ) 雍正五年 (1727) 台湾知府沈起元
条陈台湾事宜称: “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 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 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 万左右,到嘉 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2)据上述史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
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
答案 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 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 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东西方的先哲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1. 生平:春秋时期鲁国人,少年立志学习礼乐,献身文教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经济上:都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 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唐太宗提倡节俭,注意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调动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康熙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派人治理黄河水患,六次南
巡,视察河工;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厉行节俭等措施都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
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 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 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 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
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探究: (1)史料一中的 “ 台湾归统 ”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 下出现的?指出史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 政治意图。 答案 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
势;殖民势力的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
对台湾的管辖。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昙花一现的从政生涯。 2.基本思想 (1)“礼”:即周礼 ①尊尊:卑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其中最重要的是尊君。
考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二
东西方的先哲
②亲亲:就是对亲人的爱,其中强调子对父母的孝顺,弟对
兄长的恭敬。 ③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 ④“正名”:就是用周礼去规范人的行为。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②唐太宗东征西讨,统一全国,奠定了唐朝基业,他吸
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重用贤才、心存百姓,奠定了
“ 贞观之治 ” 的局面。采取了灵活开明的民族政策,有 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③康熙帝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 战争。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史料二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
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 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
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坑儒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考点一
3.评价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长期割据局面,符合 人民的愿望。 (2)其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朝 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实行暴政: “焚书坑儒 ”;严刑酷法;徭役、兵役负 担沉重。
(1)政治上:创立皇帝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
县制。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2) 经济上:在全国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移民
垦荒;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3) 军事上:北击匈奴,迁民戍边,修筑万里长城;南征百 越,设立南海、桂林、象郡;征西南夷,设置行政机构管辖 。 (4) 思想文化上: “ 书同文 ” ,有利于政令推行、经济发展 和文化认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和巩固;“焚书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4.秦始皇、唐太宗、康煕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1)政治上:都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贡献 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修筑长城,北击匈奴。统一车 轨,修筑驰道,有利于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