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22-06-23T05:29:19.79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4期第56卷作者:颜文全
[导读] 英语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丰富英语词汇、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颜文全
安溪金火完全中学 362400
摘要:英语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丰富英语词汇、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英语阅读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

很多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水平,我们需要分析新形势发展背景下的现代教育模式,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制定科学化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案,使学生在愉快的英语阅读学习体验中积累及掌握更加全面的英语知识,了解及运用更加科学的英语阅读学习方法,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英语阅读学习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英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引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

例如,教师缺乏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全面理解,不注重根据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过程,被动倾听,不能深入到更深层次的知识探索。

教师的全面教学排挤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会,学生无法通过主动学习探索知识之间的规律和关系,影响知识建构。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主体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高中英语教学需要教师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反思当前英语教学中阻碍学生发展的诸多因素,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提高英语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1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高中英语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教会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将对英语阅读相关课程失去兴趣,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将逐渐下降。

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课程后,如果没有取得一定的进步,就会对英语阅读学习失去信心,这将严重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直接制约高中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进度。

除此以外,部分高中英语教师习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讲解课本内容,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思考空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这会导致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参与度很低,进而导致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严重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1.2 教学方式单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通常是针对课文的分析,分析阅读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语法现象和篇章布局,而不是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因材施教。

英语教学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基础。

教师的阅读教学缺乏对学习情境的分析和整体把握,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的思维难以激活,学生处于被动阅读和理解的状态,阅读的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无法独立阅读课文,不能积极理解和学习语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选择反映学生主体学习状态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比如允许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合作讨论,对文本中的语言、思想内涵、文化现象、表达差异等进行探究,教师可以通过相关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探究的方向,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可以发表各自意见,相互交流与借鉴,小组成员的观点是多种意见的组合体,学生可以从中进行鉴别,通过批判、评价、推理等方式,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2.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对英语阅读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善于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有趣、积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体验英语阅读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英语阅读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阅读学习效果。

在这方面,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游戏教学非常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这是大多数学生愿意积极参与的学习方法。

如果教师想要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那么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动力,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将文本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采取恰当的教学形式进行学习兴趣的引导。

2.2 差异化教学
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导,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可以结合分层教学法对中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突出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B和C,分别对应能力强表现优异、能力和表现一般、能力和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

然后,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进行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教学。

以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的A层次学生为例,教师应注重跳出课堂教学的局限,注重对A层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和发展。

针对B层次学生则强调阅读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针对C层次学生则关注基础知识点,如句型、句式知识进行教学引导。

通过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使英语阅读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得以提升,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对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3 注重合作探究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为每组设置一个问题,选择一篇与本课内容类似的经典文章,让学生扮演角色,分组阅读,阅读后讨论,并交流他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辅助作用,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英语阅读的乐趣。

你也可以将思维导图训练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关注阅读文章的关键内容,使用思维导图展示文章的细节,总结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并画出他们认为重要的句子。

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思维导图的应用严谨性。

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他人的思路以及想法。

各个小组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找出思维导图在应用时存在哪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加强学生对文章知识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优化思维能力以及归纳能力。

2.4 应用互联网技术
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一直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原文的中心主题,对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阅读鉴赏
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对文章的内涵掌握不好而出现诸如离题等问题。

因此,为了引导学生真正把握文章的核心,我们应该从阅读材料的背景材料和中心思想入手,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阅读文本表达形式的多样化,丰富文本表达形式,促进阅读材料的“拟人化”,实现阅读教学从“静态”到“动态”。

通过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来引导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深化阅读教学的目的,此外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距和文化的碰撞,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素养为导向设计教学方案不仅全面提高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实现了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自我成长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分析和思考现阶段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探索出新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恩怀 .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J]. 英语教师 ,2018(20).
[2] 宋蕾 .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中外交流 ,2019(19).
[3] 李卫 , 李辉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