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4—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
(完整word)2020山东省新高考统一考试地理模拟卷
![(完整word)2020山东省新高考统一考试地理模拟卷](https://img.taocdn.com/s3/m/5f7577cdc850ad02df80415e.png)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7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美国人在新加坡创立了某茶叶品牌,推出了牛奶乌龙茶、火烈鸟茶、鸡尾酒时光茶等800多种不同口味的产品,销售价格从每50克60元到6000.不等。
该品牌茶叶的原材料来自全球不同的茶园,产品由欧洲顶尖的制茶师手工调配,销售门店的装修风格气派优雅。
据此完成1~3题。
1.该茶叶品牌在新加坡创立,主要由于当地A.制茶技术先进B.原材料充足C.市场需求量大D.贸易条件好2.该品牌茶叶的核心竞争优势是A.多样的原料来源B.多元的创新产品C.较低的销售价格D.优雅的销售门店3.该品牌茶叶销售门店的最佳区位是A.茶叶批发市场B.住宅区周边C.大型商业中心D.茶叶种植园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
广州的河涌纵横交错,景色优美,曾经是城区居民的生活水源(图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城区内的河涌,污水易在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污染严重。
1997年广州开始采取“两闸联控”、“抽水补水”等措施整治河涌。
其中,“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果。
据此完成4~5题。
4.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主要由于A.潮汐涨落的影响B.流域降水集中C.城区地形起伏小D.河涌纵横交错5.适宜采用“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的河涌是A.乌涌B.猎德涌C.海珠涌D.大冲口涌赤峰市气象局研究人员为研究本市降水的空间差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赤峰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图2)。
卷08—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
![卷08—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6f610983d049649a66580f.png)
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第八模拟试卷(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疆是国际知名的民用无人机品牌,其总部设在深圳,产品面向全球市场。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近年来,深圳大力引进内地和香港高校到深圳设立产学研基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据此完成1~1~3题。
1.大疆选择将总部设在深圳,主要是因为①周边地区完善的供应链②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③广阔的消费市场④强大的研发基础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④2.下列可能制约深圳发展创新产业的因素是A.国际市场竞争激烈B.劳动力成本高C.高昂的土地成本D.交通成本较高3.与旧金山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A.人口密度较低B.单位面积产值较低C.人均GDP更高D.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更多【答案】1.D 2.C 3.B【解析】1.无人机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对资金、技术、产业基础、创新环境创新文化要求较高,深圳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引擎,经济发达,地缘、政策优势明显,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吸引力增强。
2.与国内内地其他地区相比,深圳经济发达,地价贵,土地成本高。
3.旧金山湾区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众多,产品的附加值高;大湾区地处我国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产品附加值低,单位面积产值、人均GDP和500强企业数量均低于旧金山湾区,广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人口密度大。
【考点】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气候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型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有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
如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月初地上生物量状况。
据此完成4~6题。
4.该流域在图示海拔范围内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一直减少B.一直增加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5.与3300米处比较,影响3180米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风力6.该流域高寒草甸生长最快的月份是A.6月B.7月C.8月D.9月【答案】4.D 5.C 6.B【解析】4.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在图示海拔范围内草甸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为先增后减,故选D。
卷08—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
![卷08—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6f610983d049649a66580f.png)
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第八模拟试卷(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疆是国际知名的民用无人机品牌,其总部设在深圳,产品面向全球市场。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近年来,深圳大力引进内地和香港高校到深圳设立产学研基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据此完成1~1~3题。
1.大疆选择将总部设在深圳,主要是因为①周边地区完善的供应链②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③广阔的消费市场④强大的研发基础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④2.下列可能制约深圳发展创新产业的因素是A.国际市场竞争激烈B.劳动力成本高C.高昂的土地成本D.交通成本较高3.与旧金山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A.人口密度较低B.单位面积产值较低C.人均GDP更高D.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更多【答案】1.D 2.C 3.B【解析】1.无人机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对资金、技术、产业基础、创新环境创新文化要求较高,深圳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引擎,经济发达,地缘、政策优势明显,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吸引力增强。
2.与国内内地其他地区相比,深圳经济发达,地价贵,土地成本高。
3.旧金山湾区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众多,产品的附加值高;大湾区地处我国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产品附加值低,单位面积产值、人均GDP和500强企业数量均低于旧金山湾区,广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人口密度大。
【考点】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气候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型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有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
如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月初地上生物量状况。
据此完成4~6题。
4.该流域在图示海拔范围内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一直减少B.一直增加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5.与3300米处比较,影响3180米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气温C.降水D.风力6.该流域高寒草甸生长最快的月份是A.6月B.7月C.8月D.9月【答案】4.D 5.C 6.B【解析】4.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在图示海拔范围内草甸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为先增后减,故选D。
卷02—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
![卷02—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512456a58da0116d17490f.png)
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第二模拟试卷(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较)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4—10月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该山脉可能为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2.该山脉29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下降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B.水分C.光照D.热量3.图中甲处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A.水热条件相似B.人类活动相似C.植被类型相似D.地形地势相似【答案】1.C 2.D 3.B【解析】1.C:秦岭为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介与关中平原与江汉谷地之间,北坡部分区域为断裂平原(也有称之为渭河平原),北坡地势相对较陡,再加上北坡为平原,人类活动较频繁,所以北坡山地植被的起始点海拔与南坡比相对较高,且秦岭海拔最高处也不到4000米,故秦岭最符合,C对。
南岭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其南、北坡的植被类型大致相同,因其地处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交界处,为山地地形区,该区域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故两坡的山麓处的植被覆盖度不会相差过大,而图中北坡的有植被覆盖的地方起始点海拔较高,相同海拔外起始点植被覆盖度也较低,如果再从人类活动角度来说,南岭以南属于珠江水系,以北属于长江水系,山麓南坡人类活动应比北坡较多(北坡山地多经济落后区),故植被覆盖区北坡不应比南坡起点高,另覆盖度的值也不应比南坡低,D不符。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主要受水热条件影响,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则受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该山地南北坡则基本都在2900米以上区域植被覆盖度下降,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随气温降低植被植株或植被量也会减少,植被覆盖度也会随之降低,因此热量应为主导因素,D正确;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太阳辐射应越强,虽然迎风坡可能因地形抬升,海拔较高处降水多,但4-10月份我国山地基本上南坡为迎风坡,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且此阶段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北坡光照应较强,但图中显示的是南北坡都下降,故水分与光照不是其影响主导因素,B、C不对;土壤可能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但不是主导因素,因为土壤贫瘠与否只决定该地植被植株的大小,并不能决定该地没有植被或植被量少,与D相比,A不属于主导因素,D对。
2020年山东省高三选考地理一摸前模拟考试(十一)(新高考word精析)
![2020年山东省高三选考地理一摸前模拟考试(十一)(新高考word精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e800960b4e767f5bcfce20.png)
2020年山东省高三选考一摸前模拟考试(十一)地理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降水量最多的地点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2.当国际标准时间为0:30 时,①地刚好日落,该日②地的昼长是A.11 小时40分B.12 小时20分C.13 小时D.14 小时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
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
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
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
读下图,完成3~4题。
3.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石风化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河湖沉积4.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寒冷,暴雨多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植被和聚落数量随海拔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甲山坡海拔约2000~3000米地段聚落数量多的原因是A.气温高B.气温低C.坡度较小D.靠近河流6.甲山坡出现非地带性规律的植被是A.常绿林B.干旱灌木C.针叶林D.高山草甸右图为某四城市城区人口资料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四城市中人口总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8.目前④城市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其原因最可能是A.人口出生率较低B.中青年人口的大量迁出C.人口总量较大D.外来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圩田是指为了开发沿江、滨湖低地,筑堤围基成的农田。
圩堤将农田和外水隔开,堤上有涵闸,旱时放水入田,平时闭闸御水,因而旱涝保收。
据此完成9-11题。
9. 长江中下下游圩田区通过涵闸放水入田的时间最可能是A. 2月份B.6月份C. 8月份D. 12月份10. “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圩田农业区的自然条件是A. 地势低平,河湖密布B. 炎热干燥,土壤肥沃C.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 森林广布,滞水性强11.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各省市致力于退圩还湖等工程,主要目的是A. 蓄洪防洪B. 发展水产养殖C. 发展航运D. 蓄水发电下图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某地的卫星影像图,据此完成12-13题。
卷09—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
![卷09—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18d85bc1c708a1294a440f.png)
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第九模拟试卷(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达里诺尔湖位置图。
该湖湖水只有补给,没有外泻,补给全靠四条河流的淡水注入。
湖中生长着对环境极为挑剔的华子鱼,每年5月,湖冰开始消融,华子鱼就要从达里诺尔湖湖口出发,沿河道逆流而上,找到合适的地方产卵。
产卵后的华子鱼和孵出的幼鱼会游回大湖栖息、生长,冬季进入深水处过冬。
由于生态退化、水草稀少,每年5月,当地渔民就会在入湖的四条河流上游打下竹桩、铺设羊胡草把。
据此完成1~3题。
1.依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该湖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冰川侵蚀形成的湖泊,是咸水湖B.火山熔岩阻塞形成的湖泊,是淡水湖C.地壳凹陷形成的湖泊,是咸水湖D.风力侵蚀形成的湖泊,是淡水湖2.推测渔民捕捞华子鱼的最佳时间是A.12月~1月B.4月~5月C.6月~7月D.9月~10月3.每年5月,渔民在入湖河流上游打下竹桩、铺设羊胡草把的目的是A.减缓流速,阻挡鱼类洄游B.阻挡途中天敌,保护鱼类C.利于鱼卵附着,确保幼鱼成活D.利于扰动湖水,为鱼类提供饵料【答案】1.C 2.A 3.C【解析】1.图示地区为内蒙古高原,海拔不高,纬度约43°N,位于中纬度,没有冰川分布,A错误;该湖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远,降水少;位于半干旱地区,蒸发强烈;只有河流流入,无河流流出,矿物质盐类不断积累,为咸水湖(半咸水湖),BD错误;该湖是因构造下陷形成构造湖的基础上,又受到玄武岩流堰塞而形成的湖泊,因此C正确。
2.冬季(12月~2月)华子鱼会在深水冬眠越冬,静止好捕捞,湖面结厚冰,可以开展人类活动,因此A 正确;每年5月湖冰开始消融,华子鱼逆流而上找地方产卵,为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卵时不能大量捕捞,因此5月不是最佳捕捞季节,B错误;6月~7月应该还在产卵期或产卵期结束不久,不易捕捞,C错误;9月~10月是华子鱼产卵后育肥阶段,不是最佳捕捞季节,D错误。
2020年山东省高三选考地理一摸前模拟考试(十三)(新高考word精析)
![2020年山东省高三选考地理一摸前模拟考试(十三)(新高考word精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f1509cfad6195f312ba682.png)
2020年山东省高三选考一摸前模拟考试(十三)地理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表1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和甜菜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数据。
据此完成1~3题。
1.表中②代表的农作物是A.棉花B.甜菜C.水稻D.小麦2.江西省无农作物③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市场D.交通3.与河北省比较,黑龙江省农作物④分布面积更大的主要原因是A.平原面积广大B.土壤深厚肥沃C.机械化水平高D.灌溉水源充足下图是我国三省级行政区主导制造业产值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江苏、浙江制造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造业结构相似B.高新技术产业占绝对优势C.产品多用于出口D.以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5.三省市发展制造业主要的区位条件有①市场需求量大②海陆交通便利③矿产资源丰富④土壤肥沃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兰萨罗特岛(13.5°W,29°N)是西班牙西南部加那利群岛七大岛之一,距北非国家摩洛哥西海岸只有100多公里。
该小岛的葡萄种植有一种特殊的种植技术:单株种植在单个坑里,坑宽3—4米,坑深1—1.5米,坑边用石块垒半圆形石墙。
下图示意从某角度拍摄的葡萄园里的鱼鳞坑。
据此完成下列6-7题。
6.图中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A.削减风速,汇集雨水B.减少风蚀,堆积土壤C.减少光照,增大温差D.汇集水汽,增大降水7.图中半圆形石墙主要位于坑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
据此完成8~9题。
8.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少B.白昼时间长C.太阳高度大D.海拔高度低9.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A.立夏B.夏至C.大暑D.处暑下图为我国某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2020届山东省高三地理选考模拟试题+答案
![2020届山东省高三地理选考模拟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93b5d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6.png)
2020年山东省高三选考一摸前模拟考试地理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工业机器换人”是指企业通过利用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进一步减少企业生产用工总量,优化工艺技术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优质率,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据此回答1—3题。
1.近年来,在许多地方的企业出现了“工业机器换人”的现象。
实施“工业机器换人”的直接原因是A.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B.城市形象的转换C.劳动力的严重短缺 D.产业结构的调整2.纺织企业的哪个部门,最容易实现“工业机器换人”A.企业主管B.染整加工C.工厂会计D.市场营销3.目前,以下城市急需“工业机器人”的是A.北京 B.拉萨C.桂林D.东莞泰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主要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国。
两国的蔗田主要分布在纬度16°以南的平原地区,泰国甘蔗单产仅为澳大利亚的85%,而泰国吨糖耗蔗量为澳大利亚115%,两国蔗糖生产成本大约相同。
据此完成4~6题。
4.澳大利亚甘蔗单产高于泰国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更温暖湿润B.土壤更肥沃C.种植技术更先进D.运输更便捷5.导致泰国蔗糖生产成本与澳大利亚大约相同的主要要原因是A.原料消耗量B.劳动力工资C.生产技术D.市场需求量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影响制糖工业区位因素的是,A.①B.②C.③D.④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
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
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
图1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
据此完成7-9题。
7.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月15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A.林外风速较小B.林外降雪较多C.林内气温较高D.林内郁闭度大8.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A.慢,风速较小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C.快,太阳辐射较强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9.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A.春季融雪量增加B.融雪速度降低C.融雪时长缩短D.河流汛期提前杞麓湖位于滇中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
卷03—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原卷word版)
![卷03—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原卷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242eaf482fb4daa48d4b0f.png)
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第三模拟试卷(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河漫滩上不同树龄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
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图1)。
(注: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叫河道变迁,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叫河道变迁速率。
)据此完成1~3题。
1.图1中丙处曲流发生裁弯取直的时间最可能是A.1948年以前B.1956年以前C.1958年以前D.1968年以前2.图1中四处数码所在区域河道变迁速率最大的区域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3.图1中甲、乙两处旧河道内树龄不同,导致这一结果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肥力大小B.人类干预程度C.积水时间长短D.树种优劣差别多肉植物叶小、肉厚。
非洲西南那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和冬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下图是纳马夸兰位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纳马夸兰夏季多雾的原因是A.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明显B.沿海海水温度较高C.沿岸暖流提供充足暖湿空气D.海陆间气温差异大5.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B.降水较多,汁液饱满C.气候炎热干燥,储存水分D.地下水丰富,生长旺盛6.非洲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A.互联网进步B.劳动力廉价C.交通进步D.政策支持福建省屏南县(26.92°N,118.98°E)和山东省寿光市(36.86°N,118.73°E)均为我国著名的反季节蔬菜之乡。
结合下表回答7~9题。
7.屏南县发展露地越夏反季节蔬菜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气候温凉,降水丰富D.地势平坦广阔8.与屏南县相比,寿光市发展温室反季节蔬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夏季热量充足B.冬季晴天多C.地形平坦D.水源充足9.寿光市许多蔬菜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农场+农业工人”模式对多种蔬菜进行加工,加工完成的蔬菜绝大多数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地。
卷02—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原卷word版)
![卷02—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原卷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dfb8c6c850ad02df80410f.png)
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第二模拟试卷(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较)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4—10月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该山脉可能为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2.该山脉29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下降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B.水分C.光照D.热量3.图中甲处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A.水热条件相似B.人类活动相似C.植被类型相似D.地形地势相似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
“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
据此完成4~6题。
4.“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A.增加土层深度B.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C.增加耕地面积D.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5.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在垄上,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A.土层较薄B.光照充足C.降水多D.温度高6.“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A.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B.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C.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D.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
右图示意罗布泊不同时期湖岸线及河流入湖三角洲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缓的是A.①B.②C.③D.④8.老三角洲到较新三角洲的位置和面积变化说明A.河流侵蚀作用增强B.河流搬运作用增强C.河流入湖口的沉积量增加D.河流入湖口向湖心推进9.新三角洲的位置后退说明A.湖泊水面上升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C.湖水侵蚀能力增强D.河流改道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
卷02—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
![卷02—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512456a58da0116d17490f.png)
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第二模拟试卷(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较)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4—10月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该山脉可能为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2.该山脉29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下降的主导因素是A.土壤B.水分C.光照D.热量3.图中甲处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A.水热条件相似B.人类活动相似C.植被类型相似D.地形地势相似【答案】1.C 2.D 3.B【解析】1.C:秦岭为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介与关中平原与江汉谷地之间,北坡部分区域为断裂平原(也有称之为渭河平原),北坡地势相对较陡,再加上北坡为平原,人类活动较频繁,所以北坡山地植被的起始点海拔与南坡比相对较高,且秦岭海拔最高处也不到4000米,故秦岭最符合,C对。
南岭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其南、北坡的植被类型大致相同,因其地处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交界处,为山地地形区,该区域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故两坡的山麓处的植被覆盖度不会相差过大,而图中北坡的有植被覆盖的地方起始点海拔较高,相同海拔外起始点植被覆盖度也较低,如果再从人类活动角度来说,南岭以南属于珠江水系,以北属于长江水系,山麓南坡人类活动应比北坡较多(北坡山地多经济落后区),故植被覆盖区北坡不应比南坡起点高,另覆盖度的值也不应比南坡低,D不符。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主要受水热条件影响,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则受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该山地南北坡则基本都在2900米以上区域植被覆盖度下降,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随气温降低植被植株或植被量也会减少,植被覆盖度也会随之降低,因此热量应为主导因素,D正确;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太阳辐射应越强,虽然迎风坡可能因地形抬升,海拔较高处降水多,但4-10月份我国山地基本上南坡为迎风坡,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且此阶段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北坡光照应较强,但图中显示的是南北坡都下降,故水分与光照不是其影响主导因素,B、C不对;土壤可能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但不是主导因素,因为土壤贫瘠与否只决定该地植被植株的大小,并不能决定该地没有植被或植被量少,与D相比,A不属于主导因素,D对。
山东省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d4b68d4693daef5ef73df9.png)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模拟考试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2020.0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考生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本卷共22小题。
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悉尼霍巴特帆船赛,世界最负盛名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帆船赛之一,航线从澳大利亚悉尼(34°S)到塔斯马尼亚州港口霍巴特市(43°S)(如图),首次举办于1945年,霍巴特帆船赛于每年12月26日下午1点在悉尼港正式打响,据此完成1~2题。
1.当悉尼霍巴特帆船比赛开始时,伦敦可能A.旭日东升B.斜阳西下C.日照正午D.夜深人静2.在悉尼霍巴特帆船赛举行期间,船员观察到A.一路西风多阴雨天B.太阳从东南方升起C.沿岸树木嫩叶初展D.正午帆船杆影正北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在山脉西坡有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具体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厚度有差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该区域A.坡向朝向B.坡度大小C.气温高低D.风力大小4.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观测到A.降雪时间短B.融雪时间早C.年融雪量小D.积雪时间长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作用的发展空间平台。
卷06—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
![卷06—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7c4e0cd4d8d15abf234e0f.png)
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第六模拟试卷(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铁是铺设在地下隧道内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如图示意福州市地铁规划,读图完成1~3题。
1.福州夏秋季节多台风,地铁在设计与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A.停水断电预案制定B.防水排水设施C.隧道塌方修复机制D.防火通风设施2.福州市地铁的建成将A.提高物流效率B.节省通勤时间C.减少私家车数量D.缓解航运压力3.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福州地铁线路进行规划时,应优先调取的图层是A.福州行政区划图B.福州降水分布图C.福州道路分布图D.福州等高线地形图【答案】1.B 2.B 3.C【解析】1.根据题干提示,福州夏秋季节多台风,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其中暴雨对地铁影响最大,故地铁在设计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防水排水设施。
2.福州市地铁建成后,将提高客运运输效率,节省通勤时间;不会对物流效率产生影响;对航运压力的缓解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也不会减少私家车数量。
3.用地理信息系统规划地铁线时,地铁主要为了方便城市居民出行,地铁规划需要考虑原来城市道路分布,所以应优先调取福州道路分布图。
【考点】交通区位当美国人口突破3亿之后,媒体指出“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
读“美国人口每增加1亿所用的时间示意图和美国人口数量及部分消费品消费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示意图”,回答4~5题。
4.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判断A.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B.美国的人口每增长1亿所需的时间在缩短C.1967-2006年间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D.1915-1967年间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5.当美国人口突破3亿之后,媒体指出“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这句话的含义是A.限制美国人口增长的因素只有自然因素B.美国人口过多,资源环境已经不堪重负C.3亿人口是美国所能容纳人口的极限数量D.美国人均消耗量高,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答案】4.B 5.D【解析】4.美国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吸引大量移民迁入。
卷05—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
![卷05—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解析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49619df18583d04864590f.png)
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第五模拟试卷(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绒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分冰川表面覆盖着由岩石碎屑等杂质组成的表碛,表碛来源于冰川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和寒冻风化、块体运动等作用下直接落于冰川表面的碎屑物。
一般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观测发现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
受亚洲季风影响,2005年6月,在绒布冰川新降雪中检测到了有机氯农药。
下图示意某时间段绒布冰川消融量随正积温、表磧厚度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新降雪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A.塔里木盆地B.南亚C.欧洲D.东亚2.随表碛厚度增大,冰川消融量的变化特点是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3.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主要原因是越向下游冰川A.表碛物颗粒越大B.侵蚀能力越强C.融化越多D.完全融化【答案】1.B 2.C 3.C【解析】1.从题意知绒布冰川位于喜马拉雅山内,受亚洲季风的影响,可判断主要受来自西南季风带来印度洋的水汽形成的降雪补给,故其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南亚。
选B。
2.判读表碛厚度与冰川消融量的关系,可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积温不变,从三幅图中读出表碛厚度分别为0.1cm、10cm、13cm的冰雪消融量。
读图可知,积温为50℃时,表碛厚度0.1cm,消融量约为250mm;表碛厚度10cm,消融量约为300mm;表碛厚度13cm,消融量约为250mm。
所以表碛厚度增大时,消融量先增大后减少。
选C。
3.材料所示,表碛来源于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和寒冻风化、块体运动等作用下直接落于冰川表面的碎屑物。
越往下游,海拔越低,温度升高,出露的内碛和寒冻风化、块体运动等作用下直接落于冰川表面的碎屑物越多,表碛厚度越大。
选C。
【考点】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运用所学季风等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山东省新高考统一考试地理模拟卷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新高考统一考试地理模拟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bd7b7cb307e87101f696d3.png)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7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美国人在新加坡创立了某茶叶品牌,推出了牛奶乌龙茶、火烈鸟茶、鸡尾酒时光茶等800多种不同口味的产品,销售价格从每50克60元到6000.不等。
该品牌茶叶的原材料来自全球不同的茶园,产品由欧洲顶尖的制茶师手工调配,销售门店的装修风格气派优雅。
据此完成1~3题。
1.该茶叶品牌在新加坡创立,主要由于当地A.制茶技术先进B.原材料充足C.市场需求量大D.贸易条件好2.该品牌茶叶的核心竞争优势是A.多样的原料来源B.多元的创新产品C.较低的销售价格D.优雅的销售门店3.该品牌茶叶销售门店的最佳区位是A.茶叶批发市场B.住宅区周边C.大型商业中心D.茶叶种植园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
广州的河涌纵横交错,景色优美,曾经是城区居民的生活水源(图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城区内的河涌,污水易在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污染严重。
1997年广州开始采取“两闸联控”、“抽水补水”等措施整治河涌。
其中,“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果。
据此完成4~5题。
4.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主要由于A.潮汐涨落的影响B.流域降水集中C.城区地形起伏小D.河涌纵横交错5.适宜采用“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的河涌是A.乌涌B.猎德涌C.海珠涌D.大冲口涌赤峰市气象局研究人员为研究本市降水的空间差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赤峰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图2)。
2020年山东省高三选考地理一摸前模拟考试(四)(新高考word答案解析)
![2020年山东省高三选考地理一摸前模拟考试(四)(新高考word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ff3e95aeaad1f346933fa2.png)
2020年山东省高三选考一摸前模拟考试(四)地 理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读某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1),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 .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增B .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C .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西北角D .乙处和气温最低值的温差可能为35℃2.下列关于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B .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受来自于海洋的暖湿气流增温C .甲地气温低于同纬度两侧,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D .甲地气温低于同纬度两侧,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降水多,气温低3.下列关于乙地农业发展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可以种植小麦,9月下旬种B .该地地广人稀,农业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C .为提高该地区粮食产量,主要应扩大耕地面积D .该地可以种植水稻,还可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湖泊之一,长江与之的相互作用一直备受关注,2003年之后三峡工程开始调度运行,又增加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较强的长江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当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鄱阳湖作用增强,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
读图2、图3和表1完成4~5题。
图2 长江中下游流域图图 图3 鄱阳湖作用和长江作用累计频次对比图表1 三峡水库运行前后长江中游降水量、汉口站径流量对比月份 平水年 (1957-2002平均) 2004-2008年 变化率% 长江中游降水量 (mm)4-6月 492 452 -8.1 汉口站流量 (m 3/s)4-6月 23595 21861 -7.3 长江中游降水量 (mm)7-9月 409 410 0.2 汉口站流量 (m 3/s)7-9月 38242 34112 -10.8 图14.从长江作用和鄱阳湖作用累计次数的季节特征来看,分析正确的是①鄱阳湖水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长江对其的调蓄作用②长江与鄱阳湖作用的累计频次对比主要取决于两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③长江作用主要发生在4-6月,鄱阳湖作用主要发生在7-9月④9月长江作用大于鄱阳湖作用,4月鄱阳湖作用大于长江作用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5.2003年之后三峡水库开始调度运行,三峡工程一般是4-6月放水为主,7-9月少量蓄水,进入10月大量蓄水, 其中10月是最大蓄水月,根据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长江与鄱阳湖作用基本特征都主要受气候影响B .三峡水库在4-6月放水一定程度上会增强长江作用,可能增加初夏鄱阳湖流域发生洪涝的概率C .10月份三峡水库的大量蓄水可能增加鄱阳湖流域的干旱发生几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山东新高考·选考地理一模冲刺模拟试题第四模拟试卷(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中游龙门至潼关的干流河道(见下图),全长132.5km,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穿梭于汾、渭地堑谷凹地区。
“揭河底”是小北干流特殊的水文现象,即当高含沙洪水通过时,会对河床产生剧烈的集中冲刷,河底淤积物成块、成片地被高含沙水流掀起露出水面,随后被流水冲散带走。
读图完成1—3题。
1.小北干流两岸抗冲刷能力最强的河段位于A.①—②断面B.②—③断面C.③—④断面D.④—⑤断面2.有利于小北干流“揭河底”现象发生的条件有①河床淤积较高②夏季降水集中③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④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小北干流段A.流量季节变化较小B.河水含沙量季节差异大C.凌汛现象时常发生D.结冰期随水流方向变长【答案】1.B 2.D 3.B【解析】1.由图可知,选项中所给河段中②—③断面的滩地面积最小,说明该河段以冲刷作用为主,且河谷又最窄,说明该河段两岸土质抗冲刷能力强,才没有被侵蚀得越来越宽。
故选B。
2.结合材料可知,“揭河底”是“当高含沙洪水通过时,会对河床产生剧烈的集中冲刷,河底淤积物成块、成片地被高含沙水流掀起露出水面,随后被流水冲散带走”,夏季降水集中,洪水流量大,水土流失严重,水流含沙量大,易形成高含沙洪水,当高含沙洪水通过淤积较高的河床时,会对河床产生剧烈的集中冲刷,产生“揭河底”现象;小北干流河道宽浅,说明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若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则泥沙淤泥少,即便有高含沙洪水通过,也不会出现“揭河底”现象。
故选D。
3.小北干流段位于黄河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故该河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水含沙量季节差异大;因该河段总体上是自北向南流,故不存在凌汛现象,结冰期随水流方向逐渐变短。
故选B。
【考点】河流的水文特征这是一个神奇的岛屿,岛上70% 的动物是世界上独有的,80% 的树木和植物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岛上的孤猴已经完成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
下图示意该岛屿等高线地形,读图回答4—6题。
4.影响该岛屿R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纬度位置C.海拔高度D.洋流性质5.该岛屿物种独一无二,其根本原因是A.脱离大陆较早B.开发历史较早C.环境比较单一D.缺少大型天敌6.该岛屿孤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景观是A.荒漠B.草原C.绿洲D.森林【答案】4.C 5.A 6.D【解析】4.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R地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气候凉爽,适合城市分布,R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为海拔,C正确。
5.物种独一无二主要是该地区与外界交流少,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四面环海,距离大陆较远,受影响小,可能是脱离大陆较早,A正确。
6.读图可知,孤猴分布在该岛屿东侧,海拔200m—800m范围内,结合该地的纬度可知,该地盛行东南信风,东侧位于迎风坡,降水丰富,主要为森林,D正确。
【考点】城市区位因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下图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沙洲地形及气候状况。
一年中该江心沙洲面积变化巨大,当地农户在江心沙洲上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受此变化影响。
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江心洲的形成原因是A.海水堆积B.风力堆积C.冰川堆积D.流水堆积8.一年中江心洲面积变化巨大,主要是因为A.河流水位变化B.海水潮汐作用C.岩层垂直运动D.泥沙淤积速度9.当地农民在江心洲上播种作物面积最大的时期应是A.3月~7月B.6月~10月C.8月~12月D.11月~次年3月【答案】7.D 8.A 9.D【解析】7.图示江心洲的形成原因是流水堆积,是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D对。
位于恒河河道中,与海水堆积无关,A错。
风力堆积主要在干旱地区,B错。
位于热带,没有冰川堆积影响,C错。
8.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江心洲面积变化巨大,主要是因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A对。
海水潮汐作用、泥沙淤积速度不是河流水位季节变化的原因,B、D错。
该地岩层垂直运动没有季节变化,C错。
9.当地农民在江心洲上播种作物面积最大的时期应是河流水位最低的时期,恒河流域夏季是雨季,主要在5-10月,水位较高,A、B、C错。
11月~次年4月是旱季,水位低,D对。
【考点】三角洲形成荷兰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人口1685万,面积4.15万平方千米,地狭人稠,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
1920年开始修建的长达30千米的须德海大坝,是荷兰近代最大的围海工程,大坝上建有泄水闸,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
1996年荷兰在莱茵河河口修建挡潮闸,该闸由两个庞大的支臂组成,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需要时合龙以关闭河道(下图)。
据此完成10~12题10.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主要是为了A.荷兰经济发达,修大坝发电缓解能源紧张状况B.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C.大坝内部形成库区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D.为围垦区提供灌溉用水11.须德海大坝修建后,艾瑟尔湖与建坝前相比湖水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是A.变大库区封闭,水分蒸发量变大B.变大河流携带的盐分不断在库区集聚C.变小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D.不变河口区本来就是淡水12.莱茵河河口修闸有利于A.提高通航能力B.减轻风暴潮的危害C.保护河口生态环境D.增加土地围垦面积【答案】10.B 11.C 12.B【解析】10.荷兰地狭人稠,土地资源紧张;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暴潮多发;围垦区地势低,修建此大坝能有效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荷兰外海广阔,发展海洋捕捞及海水养殖条件很好,大坝内发展海水养殖不是主要目的;海水不能用于灌溉。
因而只有B正确。
11.大坝阻止海水进入坝内水域,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注入淡水量大,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因此坝内此湖盐度变小。
坝内水域蒸发量不变。
故选C。
12.题图的图名“莱茵河口挡潮闸示意图”,可见修闸主要是为了阻挡风暴潮,海上风浪大时,通过关闭闸门能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茵河航运繁忙,水闸打开能保证正常通航,而不会提高通航能力;修闸、修坝能够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闸口不定时开关,开闸时海水还是能进入,因此不能增加围垦面积。
因而只有B正确。
【考点】沿海大坝和河口水闸的作用,以及盐度的变化。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是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破冰船,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3日“雪龙2号”完成中山站附近的航道破冰,为“雪龙号”海冰卸货开辟了一段约14海里的冰上航道。
此次“双龙探极”创破冰历史性一刻,构建中国极地科考新格局。
读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图(下图),完成13—15题。
13.此次“双龙探极”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青岛市昼长夜短B.巴西草原上草木枯黄C.地中海沿岸正值旅游旺季D.北极附近地区可能出现极光14.比较图9中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和风向,正确的是A.甲地风力强,吹东北风B.乙地风力强,吹西北风C.甲地风力强,吹西南风D.乙地风力强,吹东南风15.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则图中所示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等温线变得更加稀疏B.0 ℃等温线向北移动C.等温线数值相应降低D.南极大陆的面积扩大【答案】13.D 14.D 15.A【解析】13.由材料可知“双龙探极”期间南极为极昼时期,故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
吉林市昼短夜长,选项A错误;巴西草原郁郁葱葱,选项B错误;地中海沿岸正值冬季,温和多雨,不是旅游旺季,选项C错误;北极附近地区正值极夜,可能出现极光,选项D正确。
14.与乙地相比,图中甲地等温线较稀疏,说明单位距离温差较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小,选项A、C错误;图示为南极地区,盛行的极地东风为东南风,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
15.若全球变暖,极地气温将升高。
南极地区温差变小,等温线变得更加稀疏,选项A正确;0℃等温线向南移动,选项B错误;等温线数值相应增加,选项C错误;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南极大陆面积缩小,选项D错误。
【考点】地球运动、大气、等值线、全球变暖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祁连山区NDVI(植被指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与气温、降水的年际关系图材料二祁连山区夏季逐时平均降水频率变化图材料三祁连山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平均海拔4000-6000米。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祁连山北部中东段设立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0-2011年间祁连山东部植被覆盖减少面积22 865 km2,是祁连山总面积的11 %,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谷及青海湖周边地区。
2017年2月,中央督查组就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十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
7月,甘肃省政府修订了《祁连山保护管理条例》,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开垦、开矿等10项活动。
(1)说出材料一图示时段祁连山区植被变化特征,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5分)(2)据材料二图描述祁连山区夏季日降水时间分布特征,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6分)(3)试推测祁连山东部植被退化严重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6分)【答案】(1)祁连山区植被覆盖整体呈上升趋势。
(1分)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区整体气温升高,冰川积雪消融增多,夏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增强,降水量增加,水热条件改善,利于植物生长;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政策。
(4分)(2)祁连山区夏季日降水时间分布不均衡,15时至凌晨1时(傍晚至前半夜)降水频率较高,多夜雨。
(2分)原因:祁连山区午后太阳辐射强度大,温度较高,使山区地面蒸发和植被蒸腾作用加强,空气湿度不断上升;夜间山坡地面温度下降较快,空气受冷却沿山坡下沉,谷地中高温高湿的空气被抬升冷却易形成降水。
(4分)(3)祁连山东部植被退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和青海湖附近,人口和城市较多;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砍伐薪柴及开矿等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4分)后果:可能加剧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下降,下游河流水量水质变差。
(答出一点既得2分)【解析】(1)影响植被覆盖度的主要是水热等气候要素,由图中可以看出祁连山区NDVI整体呈上升态势,结合气温整体升高与降水整体增加的变化情况可知祁连山区植被覆盖度上升主要是水热条件有利于植被生长;气温升高有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气温升高也会导致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势力增强,降水增加;气温升高还会使高山冰雪融水短期内增多。
从文字材料中可知,国家设立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祁连山区的植被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