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扁形动物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III)
? 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与腔肠动物的网状神经系统相比,扁形 动物已有较为集中的原始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由身体前端的“脑”(brain)和由脑向后分出的若干纵行神经索 (longitudinal nerve cord)及各神经索间相连接的横神经 ( transverse commisure)所组成,因呈阶梯状,故为梯型神经系 统。自由生活的种类常具有眼或眼点(eyespot)、平衡囊 (stutocyst)等感觉器官。
? 三、皮肤肌肉囊(dermo-muscular sac) 由于中胚层的
形成而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如环肌(circular
muscle)、纵肌(longitudinal muscle)、斜肌(diagonal muscle)。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密相贴而组成的 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III)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3学时)
(Platyhelminthes )附:纽形动物门
本章所述的扁形动物和后面的 纽形动物,线形动物、棘头动物、
环节动物、统称为蠕形动物 (Vermes)。它们形态和结构差异很 大。在后面的几章中将分门讲述。
扁形动物是指身体扁平,两侧 对称的原始蠕虫类。包括吸虫、绦 虫、涡虫等动物门类。
? 四、消化系统 与腔肠动物相似有口无肛门, 称为不完全消化系统( in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除了肠以外没有扩大的体腔。扁形 动物没有循环系统,其肠道通常具有高度的分 支,延伸到身体各部分,有助于运输营养至全 身各处。
? 五、排泄系统 扁形动物无循环呼吸系统。有 的也无排泄系统,但大多数扁形动物具有原肾 管(pronephridium )系统,即在身体两侧由外 胚层陷入的网状多分支的管状系统, 它是由焰 细胞(flame cell )、毛细管、排泄管( excretory canal )和排泄孔组成, 分布遍及全 身。焰细胞为中空的盲管状细胞,其顶端有一 束纤毛,由于纤毛不断摆动,如火焰,故叫焰 细胞。
? 3.呼吸、循环 : 无专门的呼吸循环系统,呼吸 靠体表渗透作用进行气体交换。靠渗透作用行 细胞间传递 ,由体液运送和扩散代谢产物。
? 内部构造(III):
? 4.排泄系统:原肾型。焰细胞是它的基本单位,它是 一个中空的细胞,内有一束纤毛,经常均匀不断地摆 动,通过细胞膜的渗透而收集体中多余的水分、液体、 废物。通过收集管,运送到排列在身体两侧的大的排 泄管,由体背侧的排泄孔排出体外。
? 二、中胚层(mesoderm)的形成 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 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并且为各器官系统的进一步分化提 供了必要的条件。扁形动物体内充满了由中胚层形成的 实质组织(parenchyma), 这是一种特殊的柔软组织,由彼 此连接成网状的合胞体和少数形成细胞,以及在其空隙 中散布着的大量透明而富有蛋白质的细胞间质所组成。
? 八、生活方式 营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自由生活的种类如涡虫纲, 分布于海水、淡水或潮湿的土壤里,肉食性,寄生生活的种类 (吸虫纲和绦虫纲)则寄生于其它动物的体内或 ?涡虫纲(turbellaria)体表具纤毛,
营自由生活,有消化系统。 ?吸虫纲(Trematoda)成虫体表不具
? 二、内部构造( II): ? 2.消化系统: 口在腹面,口后为咽囊,周围为
咽鞘,其中有肌肉质的咽。咽可以从口中伸出, 以捕捉食物。咽后紧接着是肠,分三支主干, 一支向前, 2支向后,分别位于咽囊的两侧,每 支主干又反复分出枝到身体各部分,小支末端 封闭为盲管,无肛门。不能消化的食物仍由口 排出体外。真涡虫捕食小型甲壳虫、线虫、轮 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它们依赖化感器和触觉 器感知食物。按消化管特点可将涡虫纲分为四 个目:无肠目、大口虫目、三肠目、多肠目。
纤毛,营体内寄生,有消化系统。 ?绦虫纲(Cestoidea)成虫体表不具
纤毛,营体内寄生生活,无消化系 统,大多数具节片。
第二节 涡虫纲(Turbellaria)
? 涡虫是扁形动物门中最原始的一纲, 绝大多数营自由生活,种类较多,它们 起源于海洋中,因此海水中的种类最多 ,淡水水域中次之,少数在陆上潮湿土 中生活,此外还有一些种类已过渡到寄 生生活。
? (二)内部构造:
? 1.皮肤肌肉囊:(自涡虫始为真正三胚层无体腔的动物), 包括表皮层和肌肉层、表皮由外胚层的柱状细胞组成, 多数细胞含有杆状体,是由实质组织内的一种特殊的 成杆状细胞分泌而成。当涡虫受到刺激时,杆状体排出 体外,弥散有毒性的粘液,供捕食和防御敌害用。
一. 代表动物——真涡虫(二)
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一、两侧对称(左右对称):两侧对称的体制是通过身 体的中轴,仅有一个对称面,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 部分,因此又叫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使动物体进入一个 新的更高的分化阶段和获得了更广泛意义的适应,在进 化上具有很大的意义。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 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一. 代表动物——真涡虫
? (一)外部形态 真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面, 以小型水生动物如甲壳类、环虫、螺类以及昆虫的幼 虫为食。身体柔软扁平而细长,体型较小,长约15mm, 背面稍凸,多黑色或褐色,腹面色浅,前端一端呈三 角形,两侧各有一耳突,为涡虫的嗅觉器官。头部背 面有2个黑色眼点。体后端逐渐变细,末端钝尖,口位 于腹面近体后1/3处,口的后方为生殖孔,无肛门,身 体腹面密生纤毛,由于纤毛和肌肉的运动,使涡虫能 在物体上作游泳状的爬行。
? 七、生殖系统 大多数为雌雄同体。由于中胚层的出现,取代了由 外、内胚层的生殖功能,它们的生殖系统和腔肠动物相比有了很 大进步,不但具有产生雌雄生殖细胞的固定生殖腺,而且还有生 殖导管如输卵管(oviduct),输精管(vas deferens)等,以及一 系列附属腺,如前列腺(prostate gland)、卵黄腺(vitellaria)等。 这些腺和管使在中胚层产生的生殖细胞可以通到体外。同时也出 现了交配和体内受精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动物体由水生过渡到陆 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