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缩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水
一、水到哪里去了
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
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
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
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
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

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水沸腾了
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 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
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三、水结冰了
1.凝固:0 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这一过程叫凝固(液态→固态)。

2.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维持在0 摄氏度。

3.水结冰时,水温降低,即水向周围放热;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4.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可以制造更低温度。

四、冰融化了
1.融化: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固态→液态);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的温度慢慢升到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靠近冰块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3.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全部融化成水之后,温度会慢慢升高。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5.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水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五、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1.溶解:像糖、盐这样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溶解。

2.水能溶解食盐、小苏打、白糖和红糖等,不能溶解沙子、食用油等。

3.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得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4.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一杯水中可以溶解的食盐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溶解的多有的则少。

5.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两杯一样多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六、加快溶解
1.搅拌、加热、压碎可以加快溶解。

七、混合与分离
1.沙子混进食盐里,如何将它们分离?
①溶解:用水分离沙子和食盐,食盐溶解于水中;②过滤:用滤纸通过过滤,将沙子分离出来;③蒸发:将盐水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水分蒸发后收集的白色颗粒就是食盐。

2.怎样分离木屑和铁屑?
①磁铁:利用磁铁将铁屑吸引出来,剩下的就是木屑。

②水:浮在水面上的就是木屑;沉在水底的就是铁屑。

八、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1.很多物体都在变化,但很多变化之后,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比如水结冰,水还是水。

①橡皮泥:形态发生改变,本质还是橡皮泥;②折纸:形状发生改变,纸还是纸。

2.生活中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①空气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夏季轮胎、皮球不能充气太满。

②柏油路面,夏天高温下会变软。

3.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第二单元空气
一、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

1.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等;空气的作用:人类呼吸、植物生长、玩具充气等。

2.空气和一般物质相比具有这些特征: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让袋子鼓起来以后摸起来软软的,会流动.抓不住.....
3.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4.生活中和空气有关的物品有气球、皮球、轮胎等。

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1.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2.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三、压缩空气
1.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2.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3.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制造了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打气筒,打篮球,洗手液瓶子等。

四、空气有质量吗
1.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六、我们来做“热气球”
1.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怎么解释?后来又慢慢落下来,为什么?
袋子里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袋子里空气体积缩小变重又下降。

2.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制作的。

七、风的成因
1.模拟实验中的风如何形成: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盒子,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风。

2.大自然中的蜡烛是什么?大自然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大自然中的蜡烛是太阳。

太阳的热量使空气冷热发生变化,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3.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八、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1.空气是种物质,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空气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3.空气作用: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帮助火柴燃烧,能形成风,轮胎充气、风力发电也离不开空气。

第三单元天气
一、我们关心天气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天气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些情况是可以观测和记录的。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

5.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6.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二、认识气温计
1.太阳是地球获取热量的最主要来源。

2.温度是观察和记录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3.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它们的结构功能是有区别的,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天气冷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我们可以用气温计准确测量。

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

5.气温计上有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信息。

6.除了常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水温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

7.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时要将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测量气温
1.要知道气温是多少,或者了解一天中气温是怎么变化的,需要我们利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2.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①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②悬挂在空气中;
③让气温计保持干燥;④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⑤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 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 3 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四、测量降水量
1.下雨,雪和冰雹也是降水的形式。

2.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

3.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的多少。

4.用简易雨量器测降雨量时要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记录数据时要以“毫米”为单位。

5.降雨量等级标准通常分为 6 级,根据一个地方24 小时降雨量的多少进行划分。

五、观测风
1.观测风的时候,我们主要观测它的大小和风向。

2.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知道风的大小与方向。

3.制作简易风旗时,我们要选择薄而轻的布,这样制作出的风旗才能更准确的进行测量。

制作简易风向标时,
4.要注意风向标能够灵活转动。

5.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8 个方位来描述。

6.我们常用蒲福风力等级表记录风速。

风力一共有13个等级。

7.气象站使用专业的风向标和风速仪进行测量风速和风量。

六、观察云
1.云是小水滴或小冰晶浮在空气中形成的,云的多少与天气关系很大,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

2.天空中的云主要有三种形态:大团、堆积的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纤维、羽毛状的云。

3.天空中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记录为晴;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记录为多云;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记录为阴。

4.我们可以用适当的符号观测记录天的云量。

七、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1.通过分析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云量、气温、风速、风力、降水量等方面进行描述天气。

2.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八、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1.未来的天气状况是可以预测的,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制作气象预报主要的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3.天气预报的内容包括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降水量,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特殊的灾害性天气等信息。

还包括紫外线指数、感冒指数、穿衣指数、洗车指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