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化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2期湖南省新化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的
优势、问题及对策
邹玲
湖南省新化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新化417600
摘要肉牛养殖已经成为新型农业中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肉牛增重快,
饲料利用率高,且是节粮型草食动物,市场价格稳步上升,利润空间大。

在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下,很多农民工不能外出打工,湖南省新化县政府因势利导,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肉牛养殖。

本文介绍了新化县畜牧产业结构现状;简述了新化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在人口、自然资源、肉牛品种改良、冷冻授精技术、湘中黑牛品牌效益、肉牛养殖规模化和产业化、国家扶贫政策支持、配套服务体系、乡村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的优势;指出了新化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母牛存栏数不断下降,规模化与产业化程度低,肉牛养殖户经济基础薄弱、后续资金短缺,肉牛养殖知识不足、不懂科学养殖,环保意识差等;提出了新化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的对策:进一步抓好品改工作,加强湘中黑牛基地建设、扩大湘中黑牛基础母牛群,引进优良牧草、推广种草养畜,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开拓市场等。

关键词肉牛;养殖;问题;对策;新化县
收稿日期:2020-10-29邹
玲,女,1975年生,畜牧师。

当前,国内受新冠疫情影响,许多活禽市场关闭,同时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很多消费者转向购买牛肉,牛肉消费需求增加,牛肉价格稳步上升,肉牛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湖南省新化县作为养牛大县,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及肉牛发展特点,鼓励养牛户开展“小规模,大群体”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养牛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政府抓品改、农户抓繁育、园区吊架子、大户抓育肥、站所抓服务、企业抓加工”的肉牛产业化发展格局,同时大力发展肉牛销售电商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的现代化销售网络,使新化县肉牛养殖产业迈上新台阶,成为振兴农村经济、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钥匙[1]。

1新化县畜牧产业结构现状
据新化县统计局统计:2020年,全县畜牧业产
值达5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2.82%。

生猪年末存栏85.28万头、
出栏150.73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4%、-9.63%;牛年末
存栏25.15万头、
出栏10.07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2.6%、4.7%;羊年末存栏10.89万只、出栏10.8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0.6%、
4.4%;家禽年末存栏37
5.72万羽、出栏568.73万羽,分别比上年增长
2.3%、10.1%;肉类总产量达120995t ,比上年增长
2.6%,其中猪肉产量102496t 、牛肉产量10249t 、
羊肉产量162t 和禽肉产量4202t ,分别比上年增
长-3.7%、4.7%、4.4%和21.1%;禽蛋产量7295t ,比上年增长15.5%。

从畜牧业结构可以看出,在经济下行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生产下降趋势显著,家禽业增长强势,肉牛业由于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且目前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大,散养肉牛的数量明显下降,而中、小规模养牛场却有增长的趋势。

2新化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的优势
2.1
人口优势
新化县是一个人口达146.6万的人口大县,且管理前沿117··
. All Rights Reserved.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2期
农业人口达127万多人。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农民工不再外出打工,选择在家乡发展养殖业,又由于非洲猪瘟对养猪业造成的极大危害,农民不敢养猪,很多养殖户选择投资肉牛养殖,这给新化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带来了契机。

2.2自然资源优势
新化县可利用草山草坡面积11.34万hm2,每年可利用农作物秸秆100万t以上,草山载畜量达50万个黄牛单位。

目前全县的秸秆利用率不足30%,还有相当部分潜力用于发展肉牛业。

新化县丰富的草山草坡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2.3肉牛品种改良体系不断完善,冷冻授精技术大幅度提高
新化县作为全省养牛大县,自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广泛推广肉牛冷配技术,经过10余年的努力,目前全县形成了以县肉牛品改中心为主导,20多个乡镇品改站为依托的肉牛品种改良服务体系,肉牛品改冷冻授精技术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肉牛养殖户的高度认可,现今年冷配量达3万胎次,受胎率达85%,全县本地黄牛品改率达到80%,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湘中黑牛养殖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品牌效益逐步形成
10多年来,新化县利用牛人工授精冷配技术引进安格斯公牛冻精进行本地黄牛品种改良,培育出生长速度快,肉质好,体型大,耐粗饲,适应力强,非常适合新化县自然生态环境的“湘中黑牛”;湘中黑牛牛肉细嫩爽口、风味独特、色泽光鲜、香味浓郁、营养丰富,产品销售到国内20多个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睬,已成为新化的地方特色品牌。

2.5肉牛养殖由小规模散养向适度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多年来,新化县肉牛养殖以“小规模、大群体、千家万户养牛”的小规模散养方式为主要的养殖模式。

通过政策导向,吸引社会资本向肉牛养殖投资,引导养牛户“退村入园、退户入场”,新化县肉牛养殖已向适度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6肉牛养殖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
精准扶贫,产业先行。

肉牛养殖产业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自2014年以来,新化县以种养产业扶贫为契机,充分利用主导产业扶贫资金、自主产业扶贫资金、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等支持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养牛积极性。

2.7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目前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成立了专门的疾控中心、畜牧站,各乡镇设有动物防疫站,有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9人,畜牧师、兽医师19人,村级动物防疫员321人,从品种、养殖技术、饲草饲料、疫病防治、粪污处理等各个方面对肉牛养殖进行技术指导,形成了肉牛养殖立体疫病防控体系。

2.8良好的乡村交通运输条件
要想富,先修路。

近几年来,新化县除了高铁、高速公路等得到迅猛发展外,乡村公路发展迅速。

借助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契机,新化县大力发展乡村公路建设,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做到了村村通公路,特别是那些偏远山区,处在深山老林的村落,都修上了水泥路,良好的乡村交通运输条件为肉牛养殖产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3新化县大力发展牛肉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基础母牛存栏数不断下降
能繁基础母牛养殖是肉牛产业的基础,但是饲养能繁基础母牛周期长、收益低、见效慢、风险大,很多养殖户不愿意饲养母牛,喜欢采用收购架子牛短期育肥的方式获取利益,且大量宰杀母牛,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经营模式导致存栏母牛数量大幅度下降,成为制约新化县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3.2规模化与产业化程度低
新化县肉牛养殖目前以分散饲养的家庭农场为主,中小规模育肥场为辅,其中年出栏1~9头的养殖户占比48%,年出栏10~49头的养殖户占比34%,年出栏50~99头的养殖户占比13%,年出栏100~499头的养殖户占比5%。

县内无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肉牛食品深加工企业,肉牛产品深加工滞后,肉牛销售主要为活牛销售和初级屠宰销售,产品附加值不高,肉牛养殖整体效益不高,产业化程度低。

3.3肉牛养殖户经济基础薄弱,后续资金短缺
肉牛养殖投资周期长,投资成本高、见效慢,很
管理前沿
118
··
. All Rights Reserved.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2期
多农户前期养牛积极性高,凭一腔热血,没有进行周密成本核算和长远规划,在养殖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后续资金跟不上而放弃养牛,造成很大的浪费和损失。

肉牛养殖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风险,银信部门对肉牛产业发展支持也是顾虑多、门槛高、程序繁、额度小,对养殖户扩大再生产起不到足够的帮扶作用,有些肉牛养殖场建设标准高,配套设施齐全,但由于后续资金跟不上而闲置,起不到对周围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3.4肉牛养殖知识不足,不懂科学养殖
很多肉牛养殖户往往半路出家,不懂科学养殖肉牛,如优质牧草的种植、青贮,秸秆的氨化,肉牛的品种改良、人工冷配技术,肉牛育肥的日粮营养搭配、疫病防控等。

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肉牛的养殖技术,养殖户的肉牛养殖经济效益不理想,甚至发生亏本的情况。

3.5环保意识差
新化县肉牛养殖以散养为主,受经济条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这些养牛户环保意识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他们的养殖场没有建氨化池、青贮池及粪污处理系统和沼气池,粪污排放不规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4新化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的对策4.1进一步抓好品改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

定期进行下乡宣传,向养殖户宣讲肉牛品改的重要性,使养殖户真正重视肉牛的品种改良工作,自觉自愿采用人工冷配授精技术,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利木赞等国外的优良肉牛品种对所养牛群进行品种改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加强经费投入。

政府相关部门,如农业畜牧部门要高度重视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加大肉牛品种改良方面的经费投入,应设立专项基金,为肉牛品种改良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

3)加强人才建设。

要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过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改员队伍,要定期分批选送品改员进行进修学习,让他们不断掌握肉牛品种改良的最新技术。

还应该定期引进一些精通肉牛品改的专业技术人员,举办知识技术讲座,进行技术指导,有效地进行技术输入。

4.2加强湘中黑牛基地建设,扩大湘中黑牛基础母牛群
以桑梓镇尖山涧肉牛养殖基地、勤龙肉牛养殖

基地,西河镇的鑫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孟公的湘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油溪镇的梅山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琅塘镇的光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39个肉牛养殖基地和合作社为基础,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特色突出、集约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湘中黑牛养殖基地建设,使湘中黑牛养殖成为新化县的特色产业。

4.3引进优良牧草,推广种草养畜
目前,新化县饲草生产落后,肉牛养殖的粗饲料以玉米秸秆、稻草、红薯藤为主,人工种植的优质牧草比例小、品种不全,结构不合理,产量低,缺乏成熟配套的饲草加工贮藏技术,牧草供应出现季节性不平衡,肉牛养殖在冬春季节生长受阻,因此必须引进优良牧草,如“紫花苜蓿、黄花草木樨、三叶草、串叶松香草、黑麦草、象草、巨菌草、苏丹草”等,大力推广优质牧草人工种植,开展“种草养畜”。

充分利用新化县荒坡、荒地、冬季闲田、原有草山草地开展牧草种植,合理调整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比例,确保饲草均衡供应,解决好冬季和早春草料严重不足的问题[2]。

4.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开拓市场
要建立健全、稳定、技术过硬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培养高级畜牧技术人才,围绕牧草产业开发、良种繁育、疫病防控、标准化饲养、屠宰加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为肉牛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要加强食品安全监控,加强地方品牌建设,生产优质、绿色、无公害的肉牛产品,开展能繁母牛保险,提高肉牛养殖风险防控能力。

要不断开拓肉牛产品销售市场,建立大型的活牛交易市场,大型肉牛屠宰场,创建大型冷鲜肉、冷冻肉批发交易市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依托电商平台,开展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融合发展的电子商务服务,全面提升新化县肉牛产业的高端化、现代化水平,促进新化县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伍平征.南方丘陵区肉牛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广东畜
牧兽医科技,2016,18(4):23-25.
[2]刘庆丰,李继仁,祝远魁.新化县肉牛产业发展策略探讨[J].湖南
畜牧兽医,2015,189(5):23-27.
【责任编辑:刘少雷】
管理前沿119
··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