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卷高考化学第一轮(一线教师整理)学生版第7讲 硅 铝材料- 副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硅铝材料
考点一硅单质
1.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在地壳中的含量:,自然界中存在形态:态,主要存在于:和硅酸盐等。
2.单质硅
(1)物理性质
(2)
(3)工业制法
原理
制备原料二氧化硅和焦炭提纯
(4)主要用途
用做半导体材料、生产硅合金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硅是非金属元素,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2)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3)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4)单质硅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5)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6)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2.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看,碳和硅均为ⅣA族元素,自然界中有碳的多种单质存在,自然界中有硅的单质吗?为什么?
题组一硅单质的性质及应用
1.下列物质能与单质硅起化学反应的是()
①浓硝酸②水③浓硫酸④氢氟酸⑤氢氧化钠溶液
A.①②B.②④
C.④⑤D.③④
2.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硅的含量居第二位,在地球上有丰富的单质硅资源,如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单质硅
B.硅相对于氢气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有开发价值的燃料
C.存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应用细口玻璃瓶并配磨口玻璃塞
D .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所以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 题组二 硅的工业制法
3.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
三氯甲硅烷(SiHCl 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石英砂――→焦炭
高温粗硅――→HCl
573 K 以上SiHCl 3(粗)――→精馏
SiHCl 3(纯)――→H 2
1 357 K 高纯硅 (1)写出由纯SiHCl 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
SiHCl 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 2SiO 3、HCl 和另一种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2还原SiHCl 3过程中若混入O 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H 2还原SiHCl 3得到Si 和HCl 。
(2)SiHCl 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 2SiO 3、HCl 和另一种物质,依据原子守恒,判断另一物质是H 2。
因H 2还原SiHCl 3
的反应条件是高温(1 357 K),若混入O 2,则H 2与O 2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同时,O 2也可能氧化SiHCl 3。
答案: (1)SiHCl 3+H 2=====高温
Si +3HCl (2)SiHCl 3+3H 2O===H 2SiO 3↓+3HCl ↑+H 2↑
氧气与氢气混合,可能引起爆炸;氧气可能会氧化SiHCl 3
提纯粗硅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 Si +2Cl 2=====△
SiCl 4, SiCl 4+2H 2=====高温
Si +4HCl 。
方法二 Si +3HCl =====250~300 ℃
Cu 粉或Ag 粉SiHCl 3+H 2, SiHCl 3+H 2
=====1 100~1 200 ℃
Si +3HCl 。
考点二 二氧化硅
1.物理特性:硬度:很大,熔沸点:很高。
2.化学性质
3.用途
制造光导纤维、石英坩埚、饰物等。
Si 的还原性强于C ,但C 能还原SiO 2生成Si ,且氧化产物为CO :2C +SiO 2=====高温
Si +2CO ↑,其原因是产物CO 为气体,它的放出降低了生成物浓度,促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且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将足量CO 2通入含K +、SiO 2-3、Cl -、NO -
3的溶液中,离子将不能大量共存( )
(2)常温下,SiO 2既能与KOH 溶液反应又能与稀盐酸反应( ) (3)SiO 2分子是由一个硅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 (4)Si →SiO 2→H 2SiO 3均能一步转化( )
(5)不能用瓷坩埚来加热烧碱或纯碱使其熔化( ) (6)SiO 2有导电性,所以SiO 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2.写出除去下列固体粉末中混有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1)CaCO 3(Si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iO 2(CaCO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iO 2(NH 4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一 SiO 2的性质和用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粗硅的制取中发生2C +SiO 2=====高温
2CO ↑+Si ,硅被还原,所以碳的还原性强于硅的还原性 B .盛放NaOH 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C .用SiO 2制取硅酸,应先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再通入CO 2
D .由Na 2CO 3+SiO 2=====高温
Na 2SiO 3+CO 2↑可知,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2.指出下列反应中SiO 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在A ~E 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1)SiO 2+2NaOH===Na 2SiO 3+H 2O( )
(2)SiO 2+Na 2CO 3=====高温
Na 2SiO 3+CO 2↑( ) (3)SiO 2+2C=====高温
Si +2CO ↑( ) (4)SiO 2+3C=====高温SiC +2CO ↑( ) (5)SiO 2+4HF===SiF 4↑+2H 2O( ) A .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而使玻璃被腐蚀 B .氧化性
C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D .将挥发性的酸酐从其盐中置换出来
E .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3.在工业中利用镁制取硅2Mg +SiO 2=====△
2MgO +Si ,同时有副反应发生:2Mg +Si=====△
Mg 2Si ,Mg 2Si 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 4(硅烷),SiH 4在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易分解、可自燃的气体。
如图是进行Mg 与SiO 2反应的实验装置:
(1)由于氧气的存在对该实验有较大影响,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 作为保护气,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可选用________ (填序号)。
a .石灰石
b .锌粒
c .纯碱
(2)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X 气体一段时间,再加热反应物,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反应开始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常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 SiO 2和CO 2的性质比较
4.下列关于SiO 2和CO 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O 2、SiO 2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B .CO 2和SiO 2与水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酸
C.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是两性氧化物
D.CO2和SiO2都是由相应的分子组成的
5.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C、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
考点三硅酸、硅酸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1.硅酸
(1)溶解性: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
(3)制备——可用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得:Na2SiO3+2HCl===2NaCl+H2SiO3↓。
(4)用途:硅酸用于制硅胶,硅胶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和干燥剂。
2.硅酸盐
(1)由硅、氧和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总称,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
(2)硅酸钠
Na2SiO3+CO2+H2O===
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无色黏稠液体,常用于制备黏合剂、防腐剂、耐火材料。
(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
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如硅酸钠(Na2SiO3)可表示为,钾长石(KAlSi3O8)可表示为。
3.无机非金属材料
(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2)
高温
①反应原理:SiO2+Na2CO3=====
高温
SiO2+CaCO3=====
②主要成分:SiO2、CaSiO3、Na2SiO3。
(3)特殊功能的含硅物质
①碳化硅具有金刚石结构,可用作磨料。
②含硅元素4%的硅钢具有导磁性。
③硅橡胶具有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性质。
(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如高温陶瓷、压电陶瓷、生物陶瓷、光导纤维等。
(1)氧化物形式只表示硅酸盐的组成而不表示其结构,切不可认为硅酸盐是由氧化物混合而成的。
(2)NaOH溶液可以用玻璃瓶盛放,但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玻璃是一种晶体,有较高的熔点()
(2)水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泡花碱属于碱()
(3)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出现白色沉淀,证明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4)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玻璃、水泥、陶瓷等硅酸盐材料()
(5)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克服了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许多缺点()
(6)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
(7)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2.实验室中要熔化烧碱固体,现有三种坩埚:石英坩埚、陶瓷坩埚、铁坩埚。
你认为选哪一种?简述选择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由SiO2制取H2SiO3的最佳方案(用流程图表示)。
题组一无机非金属材料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硅酸(H2SiO3)的酸性比碳酸强
B.陶瓷、玻璃、水泥容器都能贮存氢氟酸
C.石灰抹墙、水泥砌墙的硬化过程原理相同
D.玻璃窑中出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2.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列有关硅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为Si3N4
B.碳化硅(SiC)的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和轴承
C.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为SiO2
D.二氧化硅为立体网状结构,其晶体中硅原子和硅氧单键个数之比为1∶2
3.氮化硅(Si3N4)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气在1 300 ℃时反应获得。
(1)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陶瓷的用途是________(填序号)。
A.制汽轮机叶片B.制有色玻璃
C.制永久性模具D.制陶瓷发动机
(2)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
该陶瓷被氢氟酸腐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用SiCl 4和N 2(在H 2气氛下),加强热发生反应,可获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
⎧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
⎪⎬⎪⎫玻璃水泥陶瓷
有抗腐蚀性、耐高温的优点,但质脆,经不起热冲击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温陶瓷光导纤维压电陶瓷生物陶瓷 能承受高温,强度高,有电学
特性、光学特性和生物特性
题组二 硅酸盐的成分及表示方法
4.和田玉在我国至少有7 000年的历史,也称为软玉,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
和田玉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含水钙镁硅酸盐,某种和田玉的化学成分为Ca 2Mg 3Fe 2(Si 4O 11)2(OH)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其化学式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为 2CaO·3MgO·Fe 2O 3·8SiO 2·H 2O
B .它能够抵抗任何酸碱的腐蚀
C .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
5.硅与铝同周期。
SiO 2是硅酸盐玻璃(Na 2CaSi 6O 14)的主要成分,Na 2CaSi 6O 14也可写成Na 2O·CaO·6SiO 2。
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若用玻璃瓶塞容易形成黏性的硅酸盐而无法打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石是铝硅酸盐的,不同类长石其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
由钠长石的化学式NaAlSi 3O 8可推知钙长石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的方法
(1)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不同氧化物间以“·”隔开。
(2)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且满足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各元素原子个数比符合原来的组成。
(3)当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时应化为整数。
如正长石:KAlSi 3O 8不能写成12K 2O·1
2Al 2O 3·3SiO 2,应写成K 2O·Al 2O 3·6SiO 2。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因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2017·江苏,3C)( ) (2)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2015·全国卷Ⅱ,7A)( ) (3)Si 和SiO 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2014·海南,10D)( )
(4)SiO 2既能和NaOH 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2015·安徽理综,9D)( ) (5)SiO 2既能与KOH 溶液反应又能与浓盐酸反应(2014·福建理综,9②改编)( ) (6)SiO 2――→HCl (aq )
SiCl 4――→H 2
高温
Si ,各步转化能够在给定条件下实现(2016·江苏,9A)( ) 2.[2014·天津理综,7(4)]晶体硅(熔点1 410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 Si(粗)――→Cl 2
460 ℃SiCl 4――→蒸馏
SiCl 4(纯)――→H 2
1 100 ℃
Si(纯) 写出SiCl 4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在上述由SiCl 4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1.12 kg 纯硅需吸收a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全国卷Ⅱ,26)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 、SiO 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
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
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还可使用________代替硝酸。
(2)沉淀A 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
沉淀B 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草酸钙沉淀经稀H 2SO 4处理后,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
应为MnO -4+H +
+H 2C 2O 4―
→Mn 2++CO 2+H 2O 。
实验中称取0.400 g 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0.050 0 mol·L -1 的KMnO 4溶液36.00 mL ,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第2节 铝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铝的性质及应用
1.存在和物理性质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铝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Al O 2⎪⎪⎪⎪
――
→常温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加热4Al +3O 2=====△
2Al 2O 3
②2Al +3Cl 2=====△
2AlCl 3
③Al 酸⎪⎪⎪⎪
―
―→氧化性酸
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非氧化性酸2Al +6H +
===2Al 3++3H 2↑ ④2Al +2OH -+6H 2O===2[Al(OH)4]-
+3H 2↑
⑤2Al +Fe 2O 3=====高温
Al 2O 3+2Fe 3.工业制备
化学方程式为:2Al 2O 3(熔融)=====通电
冰晶石4Al +3O 2↑。
4.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 (2)常温下,铝与稀硝酸反应可以制取氢气( )
(3)Mg 、Al 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因而都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 (4)氧化铝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 (5)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 )
(6)1 mol Al 与足量的硫酸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 )
(7)铝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盐( ) (8)MgO 与Al 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2.依据Mg 、Al 单质的性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2)Al 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所以说“Al 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反应机理如何?请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4)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 2的体积之比是多少?为什么?
考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
电离方程式: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
②
③
(3)制备
①向铝盐溶液中加入NH3·H2O,离子方程式为:
②向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离子方程式为:
③Na[Al(OH)4]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
3.一种重要的复盐——明矾
(1)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复盐。
(2)明矾的化学式为,其净水的原理涉及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因
吸附杂质形成沉淀而净水。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①Al、②Al2O3、③Al(OH)3、④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⑤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⑥氨基酸。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工业上也用其电解冶炼对应的金属()
(2)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实现:Al 2O 3――→NaOH (aq )Na[Al(OH)4](aq)――→CO 2
Al(OH)3( )
(4)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的离子方程式:2[Al(OH)4]- +CO 2===2Al(OH)3↓+CO 2-3+H 2O( )
(5)[Al(OH)4]- 与HCO -3可能大量共存( )
(6)氢氧化铝、NaHCO 3、Na 2CO 3均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 (7)氧化铝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 (8)用氧化铝坩埚熔融NaOH 固体( )
2.在做铝的燃烧实验时,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其熔化,会看到的现象是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l 3+恰好完全沉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O 2-4恰好完全沉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一 有关Al 3+、[Al(OH)4]-
的离子反应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中性溶液中:Cl -、Mg 2+、Al 3+、K +
B .1.0 mol·L -1的Na[Al(OH)4]溶液中:Cl -、HCO -3、K +
、Ca 2+
C .在强碱性环境中:[Al(OH)4]- 、SiO 2-3、Na +、K +
D .0.1 mol·L -1明矾溶液中:NH +4、[Al(OH)4]- 、HCO -3、Na +
2.下列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4NH 3·H 2O +Al 3+===[Al(OH)4]- +4NH +4
B .NH 4Al(SO 4)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 溶液:NH +4+OH -===NH 3·
H 2O C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 3++2SO 2-4+2Ba 2++4OH -===2BaSO 4↓+[Al(OH)4]-
D .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2[Al(OH)4]- +CO 2===2Al(OH)3↓+CO 2-3+H 2O
(1)Al 3+水解呈酸性,与OH -、[Al(OH)4]- 、
CO 2-3(HCO -3)、S 2-等不能大量共存。
(2)[Al(OH)4]- 水解呈碱性,与H +、HCO -3、Al 3+、Fe 3+等不能大量共存。
(3)[Al(OH)4]- +HCO -3===Al(OH)3↓+CO 2-3+H 2O 。
题组二 探究制取Al(OH)3的最佳途径
3.甲、乙、丙三位同学用规定的药品制备Al(OH)3。
规定必用的药品如下:350 g 70%的H 2SO 4溶液、NaOH
固体240 g 、足量铝屑、水(不能用其他药品)。
甲、乙、丙用各自设计的方案制得Al(OH)3的质量分别是W 1、W 2、W 3。
三种实验方案如下: 甲:铝→加NaOH 溶液→加H 2SO 4溶液→W 1 g
Al(OH)3
乙:铝→加H 2SO 4溶液→加NaOH 溶液→W 2 g Al(OH)3 丙:
⎭⎪⎬⎪
⎫铝→加H 2SO 4溶液铝→加NaOH 溶液→W 3 g Al(OH)3 试回答:
(1)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等因素分析,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
(2)三位学生制得的Al(OH)3的质量W 1、W 2、W 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3)制得Al(OH)3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
微课9 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Al 3
+、Al(OH)3、[Al(OH)4]-之间的转化
1.Al 3+、Al(OH)3、[Al(OH)4]-之间的转化关系
写出上述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2.与Al(OH)3沉淀生成有关的四个基本图象
(1)把NaOH 溶液滴加到AlCl 3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图象 ③有关反应:
(2)把AlCl 3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 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②图象
③有关反应:
(3)把盐酸逐滴加入到Na[Al(OH)4]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图象
③有关反应:
(4)把Na[Al(OH)4]溶液逐滴加入到盐酸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白色沉淀。
②图象
③有关反应:
[微课集训]
集训一Al3+、Al(OH)3、[Al(OH)4]-转化的图象题
1.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Fe3+、SO2-4、HC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Na+、S2-、SO2-4、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Ag+、Ca2+、NO-3、F-
D.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I-、CO2-3
3.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HCl、MgCl2、AlCl3、NH4Cl、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2)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名称),判断该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AB段、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B段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C段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微课10从铝土矿提取氧化铝的化工流程
从铝土矿(含SiO2、Fe2O3、MgO等杂质)提取Al2O3的流程
[微课集训]
1.(2017·河北衡水四调)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
铝土矿――→盐酸
①a ――→过量NaOH
②b ,③c ,④d ――→电解
Al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
B .a 、b 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
D .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 一定是氧化铝
2.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 2O 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试剂X 可以为氨水,沉淀中含有铁的化合物
B .CO 2可以用H 2SO 4溶液或稀盐酸代替
C .反应Ⅱ中的反应为CO 2+[Al(OH)4]- ===Al(OH)3↓+HCO -3
D .工业上还可采用Fe 还原Al 2O 3的方法制Al ,成本更低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015·课标全国卷Ⅰ,10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B .(2014·课标全国卷Ⅱ,9C)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
C .(2014·北京,9D)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 +2OH -+6H 2O===2[Al(OH)4]- +3H 2↑
D .(2014·江苏化学,8A)Al 、HCl 、NaOH 中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
2.(2015·山东理综,10)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 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A .AlCl 3
B .Na 2O
C .FeCl 2
D .SiO 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
A .(2016·江苏,3D)Al 2O 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 .(2017·北京理综,8D)氨气使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过程中,氨气被还原
C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13C)将AlCl 3溶液滴入浓NaOH 溶液中,将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2014·福建,9)常温下,Al(OH)3既能与NaOH 溶液反应又能与稀硫酸反应
4.(2014·安徽理综,13)室温下,在0.2 mol/L Al 2(SO 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 NaOH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 随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 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 3++3OH -Al(OH)3
B .a ~b 段,溶液pH 增大,Al 3+浓度不变
C .b ~c 段,加入的OH -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D .d 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5.(2016·海南,14)KAl(SO 4)2·12H 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
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 ,含有少量的Fe 、Mg 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易拉罐――→试剂①
微热,过滤滤液A ――→NH 4HCO 3
沉淀B ――→稀H 2SO 4
K 2SO 4
产物 (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_(填标号)。
a .HCl 溶液 b .H 2SO 4溶液 c .氨水 d .NaOH 溶液
(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B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