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18 古代诗歌阅读 名篇名句默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抢分练18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一、(山东济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0分)
手握长卷,徐徐展开,仿佛置身其间,一步一景,可观可游。

这原本就是中国古代绘画特有的“打开方式”之一,古人因而有徜徉画中山水的“卧游”之说。

今天,科技的赋能使“人在画中游”有了①的沉浸式体验。

借助数字绘景和3D复现技术,你能以船上视角跟随音乐进入北宋繁华的河道,感受《清明上河图》中大街小巷的②;也可以随着屏幕上光影颗粒的缓缓移动,亲见《千里江山图》绘制的细节过程,欣赏青绿山水在昼夜不同时段下的景色变幻。

在古画体验方面,围绕这些“动起来”,虽不能取代对原作的欣赏,但无疑开辟了普通人接近传统瑰宝的大门。

这也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和认同感。

书画鉴赏领域常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把门道和热闹看作一条河的两岸,很多人是站在热闹这边,到达不了专业的彼岸,但此岸的风景依然独好。

传统浩浩荡荡,创造③。

传统文化的新表达,不仅要讲出趣味,也要讲出深度,在更高维度上彰显中华文化与古为新的接续创造。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
3.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简要分析,并说明表达效果。

(4分)
二、(山东临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4~5题。

(9分)
鹧鸪天
党怀英
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

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注]人间乞巧楼。

天外事,两悠悠。

不应也作可怜愁。

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

:何须,哪用得到。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以“云步”“小凤钩”写出了织女的步履轻盈,纤足娇小,表现出织女之美。

B.“踏清秋”三字将牛郎、织女相会之缠绵带过,既点明时令,又渲染出环境的沉寂。

C.词中“两悠悠”与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银汉迢迢”均含距离遥远之意。

D.词人不说人窥月,而是月窥窗,突出了神话背景下天上神性和人间平凡的对比。

5.本词写七夕,一改传统之观念,别有新意。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6.(安徽黄山一诊)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离骚》中作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后悔没有看清道路,犹豫想要退隐的两句是“,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了阿房宫的豪华奢靡,其中
“, ”两句将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了比较。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抒写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但功业未成仍不得还乡的两句是“, ”。

答案与解析
小题抢分练18 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1.示例①迥然不同②人声鼎沸③生生不息
2.参考答案这些“动起来”,虽不能取代对原作的欣赏,但无疑开辟了普
通人接近传统瑰宝的通道(或:但无疑打开了普通人接近传统瑰宝的大门)。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主语,“围绕”是介词,引领的是状语,应
当删去;二是搭配不当,“开辟……大门”搭配不当,应改为“开辟……通道”或“打开……大门”。

3.①句中将鉴赏古画的“门道”和“热闹”比作河流两岸,鉴赏的“门道”和“热闹”与河流两岸相隔相似,体现了“门道”和“热闹”鉴赏之间的差距,观众从“热闹”中获得的审美体验与风景的美好相似。

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观众专业欣赏能力有限,但不会减少对中华文化的信心和认同感。

4.D 解析D项,“突出了神话背景下天上神性和人间平凡的对比”错误,写月窥窗,是词人移情于月,最后两句写词人拉开窗帘尽情赏月,享受新秋凉爽睡美之乐,体现出一种旷达自适之乐。

5.①本词写人们在七夕时不必乞巧,也不必可怜牛女双星的“稀相见”,不落窠臼;②词人强调应摒除杂念,把握当下,抒发出超凡脱俗的旷达自适之情。

6.(1)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2)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