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三中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4个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A.加速度B.力C.时间D.速度
2.下列关于物体重力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地球上的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受到重力
B.同一物体在某处向上抛出后和向下抛出后所受重力一样大
C.某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重力与它是静止还是运动无关,重力大小是相同的
D.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有关,重力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无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B.“月亮在白云中穿行”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C.“地球的公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D.“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选择了相同的参考系
4.某短跑运动员参加100m竞赛,測得他在50m处的速度为6m/s,10s末到达
终点时的速度为8m/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6m/s指平均速度
B.8m/s指平均速度
C.运动员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m/s
D.运动员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0m/s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6.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A.10m B.20m C.30m D.40m
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G,平衡时小球在A处。
今用力F压小球至B处,使弹簧缩短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A.kx B.kx+G
C.G-kx D.以上都不对
8.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 m/s,在第9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a、9 s末的速度v9和质点在第9 s内通过的位移x9分别是
A.a=0.8m/s2,v9=9 m/s,x9=9m B.a=0.8 m/s2,v9=7.7 m/s,x9=36.9 m
C.a=1 m/s2,v9=9.5 m/s,x9=9m D.a=1 m/s2,v9=9.5 m/s,x9=45 m 9.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匀速走完了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乙的运动速度为v2,若v1<v2,则甲与乙相比较A.甲先到达B地B.乙先到达B地
C.只要v1、v2取值合适,甲、乙两人可以同时到达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 如图所示,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
C.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11.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
关于这个物体在前4s内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朝同一方向运动
B.物体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在前2s内做匀减速运动
D.前4s内物体的位移是0m
12.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B.该质点在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
C .该质点在t =0到t =2 s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6 m
D .该质点在t =0时速度为零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3.(6分)通过“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x 成正比,并且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不同。
已知一根原长为L 0、劲度系数为k 1的长弹簧A ,现把它截成长为23L 0和1
3L 0的B 、C 两段,设B 段
的劲度系数为k 2、C 段的劲度系数为k 3,关于k 1、k 2、k 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既然是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所以,k 1=k 2=k 3
乙同学: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越短劲度系数越大,所以,k 1<k 2<k 3 丙同学: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越长劲度系数越大,所以,k 1>k 2>k 3 (1)为了验证猜想,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
实验所需的器材除铁架台外,还必需的器材有________(填下列器材名称前的代号)。
A .天平
B .质量已知(且质量相等)的钩码若干
C .打点计时器
D .刻度尺
(2)如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图线。
根据图线可知: (填“甲”或“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14.(10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 、B 、C 、D 、E 、F 、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 、 50Hz 交流电源。
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 、C 、D 、E 、F 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计算v F 的公式为v F = ___(用T 和纸带图中标明的相关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根据表中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示坐标系中合理选择好标度,作出v-t图象,利用该图象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 m/s2,计时器在打A点时物体的速度v A= m/s(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
15.(9分) 如图所示,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长度x=15m的AB段所用时间为t=1s,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v0;(2)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v;(3)小球经过AB段的平均速度v。
16.(8分)一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θ的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在第1 s内位移为6 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内位移
为2 m,求:(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x;(2)在整个减速运动过
程中质点运动的时间t。
17. (10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警员坐在警车中,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并尽快追上货车,但警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90km/h。
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18.(9分)汽车智能减速系统是在汽车高速行驶时能够侦测到前方静止的障碍物并自动减速的安全系统,如图所示,装有智能减速系统的汽车车头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在某次测试中,汽车正对一静止的障得物匀速行驶,当汽车车头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360m 时,汽车智能减速系统开始使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同时汽车向障碍物发射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当汽车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时,汽车速度大小恰好为10m/s,此时汽车车头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320m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从发射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2)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