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游论语碑苑读论语学交友导学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孔子文化园,诵《论语》,悟交友之道”
导学案
一.课程理念
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曲阜特殊的地域资源-孔子文化园(原论语碑苑),和儒家经典《论语》,立足“游学曲阜,诵读论语,学会交友”这一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感悟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二.课程目标
1.在论语碑苑孔子塑像前举行祭孔仪式,表达对伟大圣贤的敬仰之情。
2.参观论语碑苑,重点研学碑林,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3.通过研读《论语》中有关交友的句子,学习交友之道。
三.课程对象:3-6年级(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内容深度适度调整)
四.实施地点:孔子文化园(孔子像-碑林-长廊-乐湖-仁山)
五.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书法艺术知识和中国古代历史上交友的故事。
2.准备《论语》中有关交友的句子,打印成材料。
3.需一名主持人引导学生祭拜孔子。
4.反复提醒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和安全事项。
六.教学资源
1.书法鉴赏基本知识。
2.祭拜孔子相关知识。
3.杜肃的故事。
4.成语故事《管宁割席》。
5.寇准和张咏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
(一).孔子文化园大门口:参与祭拜先师孔子仪式
1.主持人讲解示范祭拜孔子礼节,学生了解传统祭拜礼节。
2.学生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正衣冠、祭拜先师孔子。
3.学生诵读誓词立志奋发读书。
4.仪式结束后,了解孔子行教像是谁创制?观察孔子像,交流了解的孔子。
5.学生诵读孔子像后论语名句,为后边研学活动打好基础。
(二).碑林:欣赏《论语》书法作品
1.参观孔子文化园碑林,重点欣赏碑林内的书法作品。
2.教师向学生介绍孔子文化园碑林:孔子文化园以论语10卷20篇512条为基础,请国内外著名书法家书写刻成石碑镶嵌在墙上,仿照南方园林而建,山.水.亭榭.门坊.长廊.殿.堂.楼.阁样样齐全。
3.参观过程中,要学生从整体布局、局部的字法、笔法、墨法等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这些书法作品是怎样排列布局的,有哪些形式?这些书法作品的字体有哪些,你能发现哪几种呢,看谁找的多?
4.学生从书法的布局、字体等汇报交流总结。
5.这些书法作品的字比较难认,你能读出几则呢?
(三)论语碑刻:感悟交友之道
1.参观论语碑刻,引导学生尝试诵读碑刻上的论语名句。
2.教师对《论语》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学生诵读的论语名句总结归纳,论语中有关于学习、仁德、孝德、交友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对于交友也有着明确的标准。
现在请同学们在碑刻中寻找有关交友的名句,并读读看是否能读懂?
3.学生汇报交流找到的交友名句。
①在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pián)辟(pì),友善柔,友便(pián)侫(nìnɡ),损矣。
”碑刻处理解如何辨别朋友。
a.请学生试着读一读,注意断句,节奏。
b.在孔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朋友才是值得交往的好朋友呢?为什么说这样的朋友就是好朋友呢?
c.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
和这样的人不能交朋友,为什么?
c.请一位学生讲述坏朋友——杜肃的故事。
学生交流看法,明白如何分辨好朋友、坏朋友。
②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论语中有关怎样分辨朋友的句子,下面能再找一找论语中有关怎么样交朋友的句子呢?学生自由发现寻找,找到多个相关句子碑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解读: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两个碑刻内容。
a.我们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而远离坏朋友呢?读一读这两个碑刻内容,想象
你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b.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理解后明白,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会交到什么样的朋友。
c.仅仅靠自己道德高尚是不够的,想要教导好朋友,还需要善于辨别哪是好朋友,哪是坏朋友,那么怎样辨别呢?学生谈对后一句的理解。
d.教师讲述成语故事《管宁割席》,学生交流看法。
e.总结:孔子不止一次这样告诫我们。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其言、观其行,坏朋友就无所遁形了。
齐诵这两句。
③继续边欣赏,边诵读,边寻找有关怎么样与朋友相处的论语碑刻。
在
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子曰:“朋友切切偲(sī)偲,兄弟怡怡。
”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wú)自辱焉。
三块碑刻前,分别引导学生交朋友的原则。
a.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不仅子夏这么说,孔子的另一个学生曾子也这么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和朋友相处,诚信是最基本的原则。
b.子曰:“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说说自己的体会,你和朋友之间有没有相互勉励切磋的时候?
c.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补充故事:寇准和张咏的故事。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如果朋友不能接纳你的忠告,最好怎么做?总结:可见,交友还应该注意分寸,不要强迫朋友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以免招人厌恶。
一起诵读这几句。
④参观过程中,在长廊处总结:短短几则论语,让我们领会到了孔子的交友之道。
引导学生回顾朗读,背诵刚才重点介绍的几则论语,最后引读:孔子告诉我们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
他教导我们,朋友就像是自己的镜子,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会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
好人坏人是不会写道脸上的,他交给我们如何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他教诲我们,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朋友之间跟要讲诚信——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他认为,朋友之间要相互督促勉励——子曰:“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
他告诫我们,要注意朋友之间的分寸,能劝导朋友固然是好的,朋友若不接收,也不要勉强——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4.总结:今天我们体悟到的这些交友的智慧,只是孔子交友之道中的一部分。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赋予“朋友”二字以更深的含义,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诵读之中进一步去体会。
(四).仁山乐湖:感悟朋友间的和而不同
1.这座假山为什么叫仁山,小湖为什么叫乐湖?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仁山、乐湖的建筑布局。
在乐湖中种植荷花,有什么寓意?
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什么意思?
4.朋友间为什么要和而不同?怎样做才是和而不同?
(五).总结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自由发言谈收获。
2.教师综合评价:表扬鼓励为主,提出希望。
3.布置作业:背诵有关交友的句子,简单写写背诵后的感悟和同学交流。
八.教学成效及反思
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学生在庄严肃穆的祭拜仪式中,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参观孔子文化园时,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并通过诵读《论语》感悟交友之道。
当然对于这次研学活动,我认为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孔子文化园的其他景点也富含传统文化底蕴,但由于时间所限,不能一一交流拓展。
还有在活动中对于学生的认知程度把握不够,所以牵的过死,教师的活动较多,这样使学生的交流和感悟的时间大大减少。
而在引导学生体验的方法上也不够灵活,形式还应该再丰富一些,对于学生的体验和实践设计的较少,这也是我需要各位专家老师指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