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初二月考物理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滨州市初二月考物理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9八上·乌兰月考)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
B .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 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D . 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2. (2分) (2019八上·永定月考) 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 . 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
C . 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 . 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3. (2分) (2016八上·巴彦淖尔期中) 如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此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 . 此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 . 此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 . 此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4. (2分)(2018·德州模拟) 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醮有酒精的棉花,下列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能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的温度不变)()
A .
B .
C .
D .
5. (2分) (2017八上·东营期中) 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B . 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
C . 在寒冷的冬天,光雾山上出现奇形异状的雾凇景观,这是凝华现象
D . 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
6. (2分)冲印相片一般要在暗室里进行,但暗室并非完全无光,而是用一亮度较低的红灯照明.如果工作人员穿的是蓝色衬衣,那么这时看上去衬衣的颜色大体上是()
A . 蓝色
B . 黑色
C . 红色
D . 白色
7. (2分)下列哪种情况是利用紫外线特征工作的()
A . 电视机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
B . B超
C . 步枪瞄准器上的夜视仪
D . 医院手术室里用于灭菌的消毒灯
8. (2分)(2011·朝阳) 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 . 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 . 渔民只有瞄准的下方叉去才能叉到鱼,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
D . 太阳经过三棱镜再透过红玻璃,在白屏上只能看到红光
9.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 . 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C . 阳光照射下,密林中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实像
D . 人在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头是光的反射现象
10. (2分)
光斜射到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砖上,在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发生折射,下列关于光传播的四张光路图A,B,C,D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蝙蝠发出次声波来捕猎和探测物体方位
B . 小孔成像只能成缩小的实像
C . 医生用听诊器来诊断病情,因为听诊器可以增大振幅增加声音的响度
D . 青蛙在枯井中看到的天空范围比在水井中要小
12. (2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 .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 .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 .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3. (2分)(2016·牡丹江模拟)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 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 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C . 白光通过三棱镜可复合成七色光
D .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 (共12题;共30分)
14. (2分) (2017八上·无锡期中) 地震时会产生一种人耳无法直接听到的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其频率________20Hz(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对建筑物、人的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
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15. (3分)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________m/s,它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________.
16. (4分) (2017八上·泰州期中) 如图,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改变吹气的力度,可听到声音的________不同;若只改变水量的多少,可听到声音的________不同,水量越多,听到的声音就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上述实验中,声源是________(选填“水柱”或“空气柱”).
17. (3分) (2017八上·乐昌期末) 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_.
18. (3分) (2016八上·新宁期中)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________,温度________;钨的熔点是3410℃,它的凝固点是________℃.
19. (1分) (2017八上·成都期中) 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________m远处 .
20. (2分) (2015八上·江苏月考) 电影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制作,其优点:一是利用光的________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色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而.
21. (2分) (2016八上·长春期中) 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猫光路的入射角是________度,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
22. (2分) (2017八上·凉州期末) 在如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__是法线,折射角为________度.
23. (2分)(2018·白银) 兰州中川机场和西客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___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___cm。
24. (2分)(2017·长春模拟) 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看到的像时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________些.
25. (4分) (2017八上·宝鸡月考) 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3题;共20分)
26. (7分) (2017八上·江阴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下图________(选填“a”或“b”),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下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①仅增加水的质量;②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③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选填图中“a”“b”“c”或“d”)
(3)如图,乙试管容器内盛有水,甲烧杯内盛有下表所列的其中一种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液态氨酒精水煤油
沸点/℃-33.578100150
A . 煤油
B . 酒精
C . 水
D . 液态氨
27. (9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选择__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将其竖直放置,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确定___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另一支________的蜡烛B,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为止,通过比较发现像与物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为此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方案一:将实验搬至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发现_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可以使看到的像更清晰.方案二: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这样做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操作?_____
A .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
28. (4分)如图是小亮在光具座上,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
实验前,小亮先将所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当在地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该光斑到镜面中心的距离为10cm.此操作目的是:________
(2)
实验时小亮将蜡烛、透镜和光屏移至图中所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倒立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
然后,小亮保持图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仅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他在光屏上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
(4)
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凹透镜,想再次在光屏上成烛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________ (选填“靠近”或了“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行.
四、作图题 (共1题;共1分)
29. (1分) (2017八上·泰州期中) 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甲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二、填空题 (共12题;共30分)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三、实验题 (共3题;共20分) 26-1、
26-2、
26-3、
27-1、
27-2、
27-3、
27-4、
28-1、
28-2、
28-3、
28-4、
四、作图题 (共1题;共1分)
29-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