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单元核心素养综合达标测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2. (河北省)雨过天晴,地面上会出现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_____形成的。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
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如图所示,像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大小________。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
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______反射,造成“光污染”。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9 小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1. (梧州)早在公元前 4 世纪,墨家就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光的__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_,像是______(选
填“倒立”或“正立”)的。
【答案】 直线传播 倒立
【解析】我国著名思想家墨子和他的学生用“小孔成像”实验,解释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所成
【答案】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相等 镜面 【解析】影子是由于光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障碍物,在光达不到的区域形成的阴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 成的。 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可以看成平面镜,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实际上是通过平面镜(水面)成的像,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建筑物的大小始终相等。 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 反射光线非常集中,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3.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仔细一看是太阳的“像”,这是光的______而形 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选填“深”或“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 空气时发生______;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的虚像。 【答案】直线传播 浅 折射 反射 【解析】小波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这是太阳沿直线传播通过树叶缝隙成倒立的像。 我们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由于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 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位置升高了,所以看到的水中的鱼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4. (江苏徐州)如图所示,船员通过船舱驾驶台上的窗户观察前方航道的情况。窗户玻璃不是竖直的,而 是向前倾斜。请从光学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____________。
所以他与像的距离变大,故 B 错误;
C.当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时,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他的像位置
不变,故 C 正确;
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发生了改变,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他的像位置
发生了改变,故 D 错误。故选 C。
4. 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合题意;
C.老花镜即凸透镜,物距小于 1 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成像,故 C 不
符合题意; D .“拐弯镜”即凸面镜,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可扩大视野范围,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 3. (湖南益阳)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变大
的反射现象形成的,看到的云也是虚像,故 A 正确. 5.下列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①海市蜃楼
②日环食
③筷子上折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答案】B
【解析】①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
②日环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③筷子上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④鸟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A.云和鱼都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A
【解析】“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生活在水里,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
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
看到是鱼的虚像;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云”是由光
A.水中的倒影 B.树荫下的光斑 C.雨后的彩虹 D.海市蜃楼的奇景 【答案】B 【解析】日环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 A 不合题意; B.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符合题意; 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不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D 不合题意。 2. (海南)下列物品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是( )
A. 显微镜
B. 照相机
C. 老花镜
D. “拐弯镜”
【答案】D
【解析】A.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原理是: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放大的实像,
然后再通过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次放大,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成像,故 A 不符合题意;
B.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成像,故 B 不符
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拓展)学讲练测大讲义(人教版通用) 第四章 光现象
专题 4.10 《光现象》单元核心素养综合达标测试题
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2020 年 6 月 21 日,我国多地观测到了日环食的天文奇观。以下现象中与形成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 同的是( )
B. 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
C. 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 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
【答案】C
【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故
A 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增大,
属于光的折射的是①③。
6.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④鸟的倒影 D.②③④
A
B
C
D
【答案】B
【解析】人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而 AD 选项中的传播方
向不对,表示的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 选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因此符合要求的是 B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