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抽测
六教学效果10分
6-1教学专家、督导及
评价学生评价
建立了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材料完整;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
5
实测、相关记录
6-2社会评价
社会认可度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课程获得的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奖、教学论文等);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85%以上,相应的技能竞赛或创新大赛获省、市奖项。
5
课程负责人资料
2-2团队结构
双师结构
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30%,“双师型〃教师比例≥60%;有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并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5
教师一栏表
2-3团队
素质
教科研能力
获市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项;在公开出版的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年人均1篇,参加产教结合项目人数≥50%,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
5
证书
特色及政策支持10分
特色与创新
5
总结材料
系部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5
6
证书、刊物封面等
具备2门以上课程实施的能力。
2-4队伍建设
教研活动与教师培养
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理,并取得成效;课程组定期开展活动,且内容切实有效。
4
活动记录、图片成果
三教学条件20分
3-1教学文件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能满足培养目标的需求。
4
课程标准
3-2教材资源
教材建设与选用
有符合课程标准的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自编并公开出版的教材(或与校外合作单位共同开发的校本教材或国家及省推荐使用的优秀教材),教学素材丰富,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教学参考书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
5
资料样本
3-4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试题库较完备;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
6
互联网查看
四教学内容15分
4-1内容选取
针对性和适用性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评审标准
分值

A
F价等名
B

C
信息来源
1.0
0.8
0.6
一课程设置5分
1-1课程
定位
性质与作用
课程体系符合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5
现场访谈、课堂录像、实地听课等
5-3教学现代教学技术
手段应用
多媒体资源丰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仿真教学、虚拟教学等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5
5-4教学教学常规的管管理理
管理科学规范,注重教学实效;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核等环节符合《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在各项常规检查中无事故。
2
职业能力分析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
1-2课程设计
理念与思路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符合高职课程改革的理念。
3
二课程团队20分
2・1课程师德、能力与负责人水平
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学术或科研水平高,在省、市有一定的知名度;
5
整体和单元设计、课堂录像、实地听课等
4-2内容组织
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5
4-3内容授课计划和教
安排案
Γ
授课计划和教案规范、完整,教学进度合理。
5
电子文档及
PPT
5-1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论实践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6
五教学过程20分
5-2教学综合使用多种
方法教学法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