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质量的提高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06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
发展,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
对新时期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进而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
求。
近年来,教育部也颁布了新课
程标准。
可对于广大的一线教师
来说,如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从
分析教师面临的困惑;然后提出
教师自我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素
养的提高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
提高。
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使学生获得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和
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习
打下牢固的基础。
而在新课程体
系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创造者和开发
者。
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占有
重要地位。
1.教师面临的困惑
在这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
中,教师面临着许多困惑,其中
“如何教”与“如何学”是一个重要
课题。
在新课改中,强调教师的主
导性,学生的主体性,但在我们的
教学实际中,如何把握教师的主
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难
点。
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主
体性而失去自己的主体性,并没
有起到很好的主导性。
教师的讲
应该如何讲,讲多少,教师的启发式提问又是怎样的?学生的学又该怎样去学呢?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参差不一,尤其是农村学生,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更是一个难题。
成绩好的学生回家会自主学习并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而对于成绩相对差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只是一个形式,达不到效果。
2.教师须改变自我,实现角色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传承文化的基本职能没有改变,但教师的角色却走向多元化。
师生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教师的角色不再单一。
在新课程的实施下,教师应该同时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只有全方位更新教师角色,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教育,优质教育。
教师需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上做出改变。
当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断的努力。
新课程能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关键在于观念。
现在的教学不再需要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我们需要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更多发挥的空间。
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
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重视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
养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的性格,让学生拥
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其
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整
合使用,并优化。
可以把一些传统的方
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整合,从而找到
适合自身教育水平的新方法,有效提高
教学质量。
第三,以教师的行为方式转
变带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的
教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
要目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
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
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
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学生的学要求学生
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
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改变原有的
机械的、不断重复的学习方式;由注重
学习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改变师
生关系,注重平等民主的交往和对话。
3.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教
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做好
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自
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的水
平,直接影响并制约着课改的行进。
首
先加强教师师德修养。
在人才培养的活
动中,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师的思想,
政治素养,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培养人
才的质量。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
”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受到影响。
教师应以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尊重知识,尊重学生,不慕虚名,不图私利。
因此,教师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加强道德理论学习,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其次,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努力提到教学质量。
知识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是心灵交汇的载体。
教师专业知识越深厚,基础知识越扎实,对教材的理解就越透彻,讲解会更有魅力,吸引学生。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专研教材,是科学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基础教育的改革还需各方面的参与、努力和支持。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地不懈努力,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并汲取经验,发展创新教育,发展优质教育。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中学校)量
教学改革与创新
89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