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树苗木繁育及建园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柿树苗木繁育及建园栽培技术
作者:付晓孙蕾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02期
柿树是豫西地区的一种主要乡土经济树种,柿树育苗的砧木有君迁子,实生柿等,但最常见的是君迁子,实生柿。
(1)君迁子:君迁子在北方分布广,种子多易采种,播种后发育率高,根系生长快,根系寿命长而发达,抗寒、抗旱、耐薄。
因根系浅,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叶子发黄,不耐湿热,因此在南方一般不用。
(2)实生柿:为我国南方柿树的主要砧木,根系深,侧根少,能耐湿、热、亦抗旱。
但柿砧不如君迁子抗寒,一般在1月平均气温低于2度的地方易受害,而君迁子能在一月份平均气温-6度以上地区栽培。
柿砧适用于温暧润的南方。
此外柿砧采种困难,种子少,播后发芽率也低,生长缓慢。
一、苗木繁育
1.种子的采集和处理。
一般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实,搓去果肉,用水冲洗干净,或堆放果实自行腐烂,用水淘洗干净,种子阴干后在封冻前进行层积处理层积到第二年3月播种,但要注意层积中湿度不宜过大,以防种子霉烂。
也可将阴干的种子在通风干燥处干贮。
第二年3月播种前用温水30度浸泡四天四夜,种子吸水膨涨后,早春播种。
2.播种。
播种前浇一次透水,2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量12公斤,条播,行距30厘米,播深2厘米,播后盖土齐,北方再覆盖草或者地膜,保保湿保温。
3.播种后加强管理,培育壮砧。
出苗后揭除草,经常松土,雨后排除积水,旱时进行灌水。
苗后每隔10天喷施0.2%的尿素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苗高20厘米后,及时间苗,每平方米留苗40-50株。
苗高40厘米时摘心。
4.嫁接。
常见有劈接,带木质芽接,播皮接,丁字形芽接外,较常用的方法还有方块芽接,柿树芽接一般提倡春季清明前后带木质芽接,成活率高,且当年新梢生长旺盛,一般采用二年生枝基部的潜伏芽,芽体富含营养,易成活。
二、建园特点
以往柿树栽植多在田边地埂,梯田边或沟边,零星栽植,成片建园甚少。
近年来除发展平地,滩地柿园外,还提倡区搞柿粮问作,特别是山区梯田边上种树,地里种粮食。
柿树干旱地区提倡春栽,南方温暖湿润地区提倡秋植。
柿树具有早果的结果习性,单性结实能力强。
因此
建园时可适当加大密度或进行计划密植,一般平地栽植密度5×7米,山地3×5-4×6米。
柿粮间作,树体可适当大些,一般株距4-5米,行距5—6米。
三、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
搞好土壤管理可以经济利用土地,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空间;合理利用肥水,利用深层肥料。
柿树根系分布深广,与粮食作物间作,可利用深层肥料,合理开发利用肥源;适当的行距与粮食间作,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柿树萌芽展叶晚,与夏粮作物之间无明显光能竞争;
2.施肥。
柿树根系渗透压比较低,施肥浓度不宜过高,宜少量多次。
柿树根系开始活动晚,第一次高峰在新梢停长后至花前,因此第一次追肥宜晚。
根系停止生长早,因此基肥要早施;柿树在7月以后对钾肥利用高于N、P肥,尤其是果实近成熟时,因此后期宜多施用钾肥N:P:K=1:0.3:1;生长期间要结合叶面喷肥,有利于急需营养的满足。
施肥时期:基肥柿树基肥以早秋施用为好(8月上至9月中下旬);基肥有机肥为主,配合一定的N、P、K速效化肥;追肥一般进行1至2次。
第一次在新梢枯顶后至开花前,第二次在前期生理落果高峰期后。
3.浇水。
柿树喜湿润土良条件,一般当土壤合水量低于20%时枝条停止生长,小于16%新根不能发生,果实停长,12%以下时片萎蔫,正常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一般为24-30%,低于干该指标应及时灌水。
结果期柿树在北方一般灌水2-3次,萌芽前,促进枝叶生长和花器发育,开花前(结合施肥)有利座果;后期灌水一般结合秋施基肥进行,但以前2次为主。
四、整形修剪
1.树形:柿树以往多放任生长,树冠大,枝条密生通风透光不好,外围结果,无效空间大。
通过人工修剪,以培养牢固的丰产的树体骨架。
目前,柿树生产中常用的树形是主干疏层形和自然半圆形。
(1)主干疏层形:大多数品种自然生长情况下,具有明显的中心子,主枝的分布也有层性。
因此适宜采用此树形,其结构特点是有明显的中央主干,主枝在主干上分层分布,干高80-120厘米,主枝一般分为三层。
第一层3-4个主枝,第二层2个,第三层1-2个。
层间距60-100厘米,层内距30-40厘米,主枝上分布侧枝,侧枝间距60厘米左右,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主枝角度以50-70为宜。
树高5-7米。
(2)自然圆头形:此树形适宜干性差,分枝多而树冠开张的品种如镜面柿,小面糊,富有等,共特点是,主干高1.0-1.2米,无中心主干,主干上选留3-4个侧枝,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枝组间要分布均匀,树冠呈自然半圆形。
2.幼树的修剪特点:柿幼树生长旺盛,顶部数芽萌发抽枝能力强,分枝角度小,顶端优势明显。
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骨干枝,迅速增加枝条级次,扩大树冠,平衡各主枝侧枝原势力,明确从属关系,调整主侧枝角度,分清骨干枝和辅养枝,及时控制辅养枝长势。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转化成花,为早期丰产打好基础。
修剪注意少疏枝,适当多栽,增加枝量,冬夏剪结合,对旺枝可进行摘心促枝组。
3.盛果期树的修剪:盛果期树树体结构已基本形成,树势趋于稳定,枝量大,产量高,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
随树龄加大,结果部位外移,内膛宜出现更新枝,此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改善通风逶光条件,防止结果部位外移,结果枝组精细修剪,克服大小年,进行局部更新,维持树势在必行均衡,延长盛果期年限。
进入盛果期后,结果部位由辅养枝转向骨干枝,因此要对过多的大枝进行适当分年疏除,或回缩充实内膛,改造成结果枝组。
对中心领导枝,过高要逐年落头,落到最上层的主枝上,同时,通过调整枝量和角度均衡树势。
柿树是壮枝、壮芽结果,强壮的结果母枝一般长度在15厘米以上,粗0.7厘米以上。
因此对结果枝组的修剪要选留壮结果母枝,疏除过于密集细弱枝条。
短截一部分生长枝或结果母枝(称预备枝)。
柿树易成花,对于特别粗壮的结果母枝也可采用单枝更新,即短截掉上部的几个花芽,减少花芽量即可结果。
大年要多短截结果母枝,疏过多、过密枝。
小年则疏细弱母枝集中养分,要多疏少截以免形成过多壮枝,同时保花保果。
4.放任生长树(盛果期树)修剪:目前生产上处于盛果期的大树多层放任生长树,表现为树体高大,大枝数量多,外围枝密集,内膛光秃,树冠外围结果为主,而且结果母枝细弱,外多内少,大枝细长而下垂,枯死枝多,产量低而不稳。
对此类树修剪的原则是因树造形,因枝修剪,逐年改造。
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分期落头,控制树高,清理过多大枝,打开层间,通风透光,培养内膛枝,用缩疏间下垂枝,抬高主枝角度,更新内膛,使之立体结果。
要特别注意大枝处理,不可片面强调树形和骨架,要因树,因枝进行改造,且改造不宜过急,即不可一次性动大枝过多,以免影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