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件 (共40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标要求】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
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 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什么是大众传媒?有哪些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 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
印刷媒介——阅读改变生活
报 刊 篇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 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 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 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 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 觉天下。
vs
反方观点:所传递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不良 的社会舆论不利于人们思想品格的发展。(弊大于利)
你知道吗?
中国网民规模 将近7亿
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88亿
22
每天发送微博
1亿条
这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23
每天电子邮件总量
1440亿封邮件
24
人们每天发送的文字信息
R
话题一:你如何看待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 纸?
一分为二辩证地 观点一: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
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 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 和手段。
看待历史问题 观点二:认为,尽管一部分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
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 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 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30



新 时 代
历史的车轮
变化
是不可改变的
32
我们 如何面对
33
学会处理海量信息
34
学会全球交流
35
做一个合格的 现代公民
介绍科学知识
《申报》是旧中国历 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 份报纸。原全称《申江 新报》,它创刊于1872 年4月30日上海,创办 人是英国商人美查,是 一份以赢利为主要目的 的商业报纸。
①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加剧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
②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促使国人办报,人们思想观念改变。
发展与有挽强救烈新辛民的文亥族政化革运危 治命动时亡 性时期联 色期 系 彩在《《一新民起青报年》报》
生 的 宣传政治舆论 活 进 批判封建,宣传民主、
科学
20世纪前期 新中国成立后
《红色中华报》《新华 日报》《中央日报》
《人民日报》、
方 程 政治斗争工具 式 , 宣传党路线、政
繁荣
改逐革渐开多放样化
《光明日报》
欣欣向荣
。 日 策和方针 多样化
话题二:报刊的局限性
提示:文化水平、媒介、地域性、传播 速度、表现力……
电子媒介——科技创造自由
广播 影视篇
文字
广播
声音
1926年6月1日,中国人
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
台正式开播。随后,无
线电广播日益成为民众
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
容。
远远大于
这个星球的 星球总人数
25
互联网步入
“手机时代”
截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4.2亿
26
每天有
3000多本
新书出版
27
可以装在一个电子书(e-Book)里阅读
Kindle XD 可装下3200本2书8
人类的学习和阅读迈进“无纸化时代”
29
互联网
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中国网民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抓关键词句
阶中段国报时刊期业或变时迁间的特点 代表刊物
表现
《中国丛报》
由外国人1创9世办纪中到期国人自主《《万创申国报公办》报》
形成
19世纪七十年代 《昭文新报》
传教益、科推学 知识改 动
变近 人 代 中国人自办的第
一份报纸
戊戌变法时期
《时务报》
们社 的 会 介绍西方,宣传变法
1.集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送; 4.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话题五:大众传媒日新月异的互联网+ 时代我们怎样看待其利弊又该 如何应对?
正方观点:大众传媒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新信息, 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活跃了我们的思维。它是促进人 由传统人向现代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利大于弊)
近代电影事业的发展
第一部自制电 影《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获得国际 荣誉的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
《地道战》《地雷战》《洪湖赤卫队》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
彩色电视
黑白电视 1958年北京电视台首播
液晶电视
广播影视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有线
无线
无声
有声
黑白
彩色
单一性
多样化
话题三:改革开放后影视业普及的原因
提示: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影视技术、 国家政策、影视的优点、精神生活的需 要……
在日常生活中你接触使用最多的 大众传媒是什么?(问卷统计)
网络媒介——掌控无限未来
互联网篇
互联网+
话题四:互联网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越性体现 在哪些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