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活动《动一动真有趣》含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师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活动《动一动真有趣》
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了解简单的运动方法。
2.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学会与同伴共同参与活动。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会简单的运动方法。
2.难点: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学会与同伴共同参与活动。
三、活动准备
1.玩具:各种颜色的小球、圈圈、绳子。
2.音乐:轻快的儿童歌曲。
3.教具:图片(展示身体各个部位的图片)、大屏幕。
四、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扭动身体等。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头、手、脚、腰等。
2.游戏活动
(1)游戏一:抓小猫
教师将小球放在地上,幼儿围成一个大圈,教师喊“抓小猫”,幼
儿迅速抓起小球,然后快速跑回原位。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表现,适时调整难度。
(2)游戏二:跳圈圈
教师将圈圈放在地上,幼儿分成两组,每组幼儿轮流跳过圈圈。
教师可适时调整圈圈的距离,增加游戏趣味性。
(3)游戏三:拔河比赛
教师将绳子放在地上,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拔河比赛。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用力方式,引导幼儿正确参与比赛。
3.合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幼儿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如用圈圈摆成一个形状、用绳子绑成一个结等。
(2)教师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教师给予幼儿鼓励,表扬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
五、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运动能力得到了锻炼,合作精神得到了提升。
2.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意识,但也有部分幼儿表现出胆怯、不自信。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发现个别幼儿不善于与同伴沟通,影响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
5.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教师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重难点补充:
1.教学重点: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动一动,动动你的小手、小脚,感觉一下,它们都在哪里呀?
(2)幼儿:我的小手在这里,我的小脚在这里。
(3)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做身体运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体部位,并学会简单的运动方法。
2.教学难点:
(1)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叫做抓小猫。
当我喊抓小猫时,你们要迅速地拿起小球,然后跑回自己的位置哦。
(2)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动作不协调的情况,教师需要适时指导。
活动过程补充:
1.热身活动:
(1)教师:好啦,我们的小朋友们都准备好了吗?我们先来做做热身运动吧!
(2)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简单的拍手、跺脚、扭动身体的动作。
(3)教师:你们知道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动了吗?对了,是我们的手、脚还有身体。
2.游戏活动:
(1)游戏一:抓小猫
教师:1、2、3,抓小猫!
幼儿迅速抓起小球,然后跑回原位。
教师:哇,你们真是太棒了,都抓住了小猫!
(2)游戏二:跳圈圈
教师:现在我们来跳圈圈,每个人都要跳过这个圈哦。
幼儿依次跳过圈圈,教师在一旁鼓励和指导。
教师:你们跳得真高,就像小兔子一样!
(3)游戏三:拔河比赛
教师:我们要来一场拔河比赛。
分成两队,看看哪一队更厉害。
幼儿分成两队,教师指导他们如何合作拔河。
教师:加油,团队合作力量大!
3.合作活动:
(1)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合作的游戏。
每个人都要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完成一个任务。
(2)幼儿分组完成任务,教师观察并指导。
(3)教师:你们合作得真好,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一起完成了一个大任务!
(1)教师:今天我们做了很多有趣的游戏,你们觉得自己学到了
什么?
(2)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3)教师:你们都是最棒的,每个人都在动一动中找到了乐趣,也学会了和朋友们一起玩。
通过对话和活动的补充,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难点也得到了适当的强化和练习。
注意事项:
1.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挑战难度,而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幼儿,则要耐心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游戏的难度和节奏,确保所有幼儿都能在游戏中找到乐趣。
3.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
对于胆怯的幼儿,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过于活跃的幼儿,要适当引导他们遵守规则。
4.教学过程中,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难懂的词汇,让幼儿能够轻松理解。
5.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多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6.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他们在游戏中学会相互帮助、支持。
7.在活动结束后,及时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收获,为
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