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总酸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总酸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研究酒中的总酸含量,探究不同酒类的酸度差异,为酒类生产提供参考。

2. 实验原理
酒中的总酸主要由有机酸组成,如酒石酸、苹果酸等。

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酒中的总酸含量。

在酒样中加入酚酞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粉红转变为深红,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根据滴定反应计算酒样中的总酸含量。

3. 实验步骤
1. 准备酒样:将待测酒样10mL取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酚酞指示剂。

2. 添加氢氧化钠溶液:一滴一滴滴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直至酒样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深红色。

3. 记录滴定体积:记录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出酒样中的总酸含量。

4. 实验结果
以不同酒样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测定,得到以下结果:
酒样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
红酒 5.6
白酒 3.2
啤酒 2.8
5. 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红酒的总酸含量最高,白酒次之,啤酒最低。

这是由于不同酒类的制作工艺、原料及发酵条件等不同所致。

红酒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和苹果酸,因此总酸含量较高;而白酒中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较少,总酸含量相对较低。

而啤酒中的总酸含量最低,可能是因为啤酒的发酵工艺以及选用的原料导致。

6.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了不同酒样中的总酸含量,并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酒类的总酸含量存在差异,这与酒类的制作工艺、原料及发酵条件等有关。

对于酒类生产来说,了解不同酒样的总酸含量有助于调整酒的质地和口感,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也了解了酸碱滴定法的使用和原理,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7. 参考资料
1. Smith, P.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winemaking.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7.
2. 杨旭, 周芳华, 冯秀秀. 影响酒类总酸度的主要因素. 食品科技, 2016, 41(9): 257-2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