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价值千亿的公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打造价值千亿的公司
作者:
来源:《通信产业报》2016年第29期
因为人们和我们的产品之间是有一种纽带,他们希望我们的产品做得更好,做得成功。

产品的杠杆是非常强大的,如果你能以正确的方式去打造,你的用户就变成了你的忠实的粉丝。

非常幸运,在过去20年里,我曾经参与了互联网史上最伟大的三个产品:当时就有1亿用户的Winamp播放器;之后是AIM和ICQ,是所有即时通信类产品的前身;接下来到facebook。

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学到的经验和原则,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把产品的用户变成粉丝
价值千亿的公司大概每过6年就会出现,就像时钟一样准确。

这些公司为什么可以做到呢?肯定有一些可以预判的东西,这里的规则是永远不变的。

首先,总会有稀缺资源。

但是,如果其他人也发现了,就没有任何价值。

所以你要找到很独特的东西,让别人搞不清楚你的想法。

其次,你到底怎么去执行你的想法。

打造出一个产品,解决你发现的问题,而且要用一种抽象化的方式。

你要能够很好地去利用你的产品。

产品让你有一种能力,能够使得成千上万的人来帮助你,否则就只有你和你的员工,这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Winamp播放器被AOL以1亿美元收购,这是非常棒的产品。

当时每个月有1亿的活跃用户,而最初我们产品团队只有9个人。

当时我在做这个产品的时候,人们说,这个东西没有意义,没有人给钱支持我们,也没有人跟我们合作。

怎么办呢?我们想了两个抽象化的点子:
第一个就是让我们的社群来帮助我们开发,我们打造了非常棒的界面,这样第三方的开发者可以过来,可以打造各种各样的应用,他们使得我们的产品变得非常棒。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不知道怎么挣钱。

我们就让我们的用户,如果他们愿意的话,请给我们捐钱。

然后他们会给我们寄支票,结果一年就挣了好几百万,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我们被AOL收购了以后,这些支票还在往我们这边寄。

因为人们和我们的产品之间是有一种纽带,他们希望我们的产品做得更好,做得成功。

产品的杠杆是非常强大的,如果你能以正确的方式去打造,你的用户就变成了你的忠实的粉丝。

新稀缺资源就是关键资源
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原则,抽象化和产品杠杆。

英特尔说,我们要把这些事情化繁为简,我们做一个抽象化,做成大家都能用的通用芯片,把所有的复杂性全给抽象出来,所以你只需要用一种语言进行组装,这个通用芯片可以帮你解决所有的事情。

然后把这些芯片卖给整个的PC行业。

另外一个例子是微软,在1975年的时候,他们在想,市面上既然有这么多电脑了,所以重新再写5个不同的软件,这个没有意义,所以就写一个软件。

微软把电脑又抽象化了,它建立了一套统一的操作系统windows。

当大家都在做操作系统的时候,思科决定把所有电脑连接起来,他们做好了抽象化,建立了产品杠杆,他们也赢了。

当大家都在想着怎么样让电脑相互连接,谷歌想到的是如何组织机器之间的信息,他们做好了抽象化,建立了产品杠杆,他们也赢了。

同样的一套战略,同样的一套规则,虽然这些公司各有不同,但是规则是通的。

现在的关键资源,或者说下一层的关键资源,实际上就是目前这一层资源充足化以后新出现的稀缺资源。

如果看日常的生活,其实你也会看到有一些支离破碎,或者是很有限的资源。

这些东西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所谓的稀缺的资源,你建了公司以后,把它进行抽象化,你就可以让这些资源充足。

只关注热爱你的人
2004年facebook刚起步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做搜索,或者是做信息网,但是facebook的重点是希望能够在互联网上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很多人并不相信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我告诉我的团队,有三件事情一直要重复做:第一个是衡量,第二个是测试,第三个是我们要实际尝试各种可能性,尤其是那些听上去很愚蠢、很错误的事情。

这三件事情做好了,可以给公司创建一种开放、透明的文化。

你可以亦步亦趋,但是需要有一个框架。

有很多人觉得应该尽可能地尽快获取用户,我觉得正好相反,不要尽快让人们去用产品,而是尽快地让人们爱上你的产品。

这个爱上产品的用户群,肯定是不如用产品的用户群来得大,但是爱你产品的人会带来很大的回报。

大家都听说过facebook和Twitter,有多少人听说过Google+?我还记得谷歌在推Google+的时候,我们就想,是不是我们的末日来了。

但其实不是这样,Google+基本上就是让2000万用户在第一周先进行使用,但是我们第一批2000万用户是真正热爱我们产品的人。

当然,我们得到2000万用户的时间比Google+要长50倍。

现在好像你能在24小时内得到很多的用户,就能得到很多的回报。

但是我想说,如果你愿意花时间找到真正热爱你的人,这对你的长远成功更有利。

我们现在假设你有一个方式可以很好地获取客户,是一种有原则、有纪律的方式:你就只关注热爱你的人。

(本文根据Chamath Palihapitiya在混沌研习社上的讲话整理,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未经本人确认。


赵明
荣耀总裁
互联网渠道依旧强势
荣耀是公司全球战略中面向年轻人的重要一环。

日后华为和荣耀双品牌的战略也会坚持下去。

近日,赵明表示,电商品牌往四、六级市场进行下沉还面临一些压力,但电商也在下沉渠道,未来四、六线地区互联网手机份额能达35%,市场仍然可观。

陶然
滴滴出行资深副总裁
滴滴今年将推出2至3个新品
目前的出行市场竞争仍然很激烈,市场渗透率依然很低。

8月4日,陶然向媒体确认,2016年滴滴出行还会推出2-3个出行领域的新产品。

在问及滴滴是否利用优势延伸出全新业态时,陶然表示“一直在进行”。

李楠
魅族副总裁
魅蓝E是对青年良品新解释
魅蓝E仍然面向年轻人,准确说是面向更精英一点儿的年轻人,E代表Elite。

在近日的采访中李楠表示,年轻群体也在面临消费升级,所以即将发布的魅蓝E会比以往的魅蓝更高端。

至于配置和外观要等到发布会才正式揭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